738
搜狐
尼爾森 阿裏巴巴 中國首份快遞服務趨勢報告
更多精彩明天繼續……
2017-10-17 UHRtoolbox
尼爾森和阿裏研究院聯合發布國內首份《快遞最後100米服務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快遞代收已成消費者剛需,且持續增長。
數據表明,目前74%的用戶會使用代收服務,這已成為主要的快件簽收方式之一。大部分用戶表示體驗良好,未來使用意願強烈。其中,都市新人和小資白領最為青睞,不經常在家、不用在家等候、更自由掌控時間等是主要原因。
報告顯示,基於消費者需求,共享、多元的最後100米配送形式成為行業趨勢。同時,隨著雙11的到來,期間快遞量將超過10億件。
43%用戶擔心信息安全
代收成主要收件方式之一
近年來,快遞年業務量增長迅速,2016年全國快遞313億件,2020年有望超過700億件,但快遞員增長並不匹配,快遞最後100米麵臨巨大壓力。
數據顯示,其中43%的用戶表示會擔心上門簽收個人信息不安全,且55%的用戶因為家裏沒人/不在家,並不方便上門簽收。
“基於這些變化,代收成為剛需。”報告指出,其中都市新人和小資白領作為典型用戶,除工作忙家裏經常沒人外,還注重隱私等,認為代收包裹更安全放心。
目前,社區平均可選代收點平均達到2個。報告表明,在代收方式中,物業、保安或其他私人代收因為安全性低、管理混亂等飽受消費者詬病,專業的店麵代收和自提櫃是主流專業服務模式。
以菜鳥驛站為例,取件更方便,服務更人性化,管理更規範,總體認知度最高,達到64%。報告還顯示,75%的消費者認為加入代收服務後,整體收件體驗更好。
共享、多元代收成最後100米趨勢
今年雙11,全行業的快遞處理總量將達到新的量級,預計將會超過10億件。
在最後100米,目前仍然需要大量的人手和三輪車來完成繁重的作業。快遞員平均每天要派送150-200件左右的包裹。百世快遞杭州下沙蕭山網點運營總監李田說,由此帶來的壓力反映在派送效率上,主要矛盾在於快遞員和消費者時間不匹配。一件快遞多次上門是家常便飯,迫切需要創新方式。
阿裏研究院副院長楊健介紹, 2016年快遞業服務人次超過600億,是各種幹線交通工具客運服務人次總和的3倍。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1500億,有望超過全國城市公共交通服務人次的總和,成為服務人次最多的實體末端網絡。
“目前最後100米占據整個鏈路成本的50%以上,從日均1億到10億,物流鏈路的末端革新不可逆轉,勢在必行。”楊健表示,到家、代收、預約上門等多元服務格局是提升最後100米效率,提高消費者體驗的重要方向。
尼爾森專家認為,在代收服務專業化上,服務專業和運營專業是主要發展方向。通過建立統一化的服務標準形成行業規範,引入智能化技術提升代收服務效率,讓更多消費者可以享受到代收服務的便利。
同時,在代收服務內容豐富性上,個性化服務包括冷鏈生鮮、貴重物品代收,定時配送等是未來的需求方向。此外,利用代收點的便利位置,更多生活相關延伸性增值服務也將成為潛在發展機會。
多層次的代收也正在解決這些難題。報告表明,社區消費者最認同代收服務的社會價值是可提高包裹派送效率,更安全、資源共享的感知則超過五成。
“共享、多元服務是打通物流最後100米的關鍵和趨勢。”菜鳥末端總經理梅鋒峰受訪時表示,未來代收服務會更加專業化、服務內容更豐富,滿足消費者安全、便捷、優質的服務需求。
版權說明:
所在內容來源於 尼爾森、 智選堂,發表內容本公眾號保持中立態度,更多精彩明天繼續……
最後更新:2017-10-17 18: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