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1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海釣磯釣初學者必須掌握的技巧

做為一個海釣人,第次選釣點非常重要。根據積累的經驗總結如下:找對海流、漁船碼頭、尋找海溝處、海水與淡水交匯處、尋找礁石區、人工投石區、防波堤,這些都是魚窩,是非常理想的釣點。

海釣時間非常重要,一天中,一早一晚最好,大風前和大風後一天最適宜釣魚。因為風前魚有預感要趕快搶食,儲備能量,躲避大風。而幾天大風後,魚兒又饑餓難忍,所以瘋狂進食,切記。

我家在北方,北風好釣魚,但不能超過五級,三四級北風最好,東北風最不好。三四級北風明朗的天氣下,人覺得舒服,魚也特別活躍,肯咬釣。沒風沒浪也不好釣。以上這些是幾年來釣魚積累的經驗。

外國人海釣經驗真的很豐富

海釣跟野釣和黑坑釣魚相比,水底的魚情和水情要更為複雜一些,也更不容易把握。所以,海釣時,對於釣棚的設定很重要,釣棚設定的好與壞,直接關係到釣者能否截住對象魚的魚道,從而達到“誘釣同步”的目的。在講釣棚的設定技巧之前,先講一下浮遊磯釣,因為隻有搞明白了浮遊磯釣的具體含義,才能對釣棚的設定技巧的理解更為直觀。

一、浮遊磯釣

那麼,浮遊磯釣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呢?從字麵上來看,所謂的浮遊磯釣,可以從下麵幾方麵來理解,這樣也會更為直觀。因為對於磯釣來講,垂釣地點都是在礁石區,如果采用沉底釣的話,非常容易掛底,所以,在垂釣的過程中,就要求釣者采用釣餌離底或者貼近底部的辦法來進行。

“浮”,從字麵就可以理解,也即釣浮,結合這種釣法來說,即指保證在海釣的過程中釣組不要拖底。

“遊”,說明垂釣的過程中,釣組的狀態是“遊動”的,水流在流動,魚在移動,誘餌在移動,釣位也時時刻刻處於一種移動的狀態。

“磯”說明此種海釣的釣點是在礁石上,或者說釣位下麵就是礁石,因為磯釣的對象魚都喜歡待在礁石附近,跟礁石有著密切的聯係。一者,水流經過暗礁,會在其背後形成較穩的水流,誘餌窩料、食物集聚於此。二者,暗礁後麵流緩,便於魚兒覓食。三者,暗礁上麵常會布滿洞穴,很方便魚兒躲藏。

“釣”的觀念比較籠統,我們可以理解成釣法,或者說心中想的對象魚。這裏講的釣法,全遊動釣法、半遊動釣法、移動釣法全包括在內。這裏我們隻說半遊動釣法,因為半遊動釣法便於操作,且很具殺傷力。

當然,上麵所說的,隻是一種簡單的字麵理解,不過也可以說是一種更通俗的理解方法。正規來說,所謂“浮遊磯釣”,意即在礁石上垂釣,采用的裝備較為輕巧,通過選用浮漂、施打誘餌,且保持釣組可以在水中自由隨著水流移動的一種釣法。這是一種將釣餌、釣棚、誘餌、中魚點完美融為一體的釣法,即常說的“誘釣同步”。

二、釣棚設定

磯釣時,釣棚的設定直接可以決定釣者魚獲的好壞。那麼釣棚的設定究竟該從哪些方麵去把握呢?通常說來,這不僅需要對對象魚的生活習性、覓食習慣有所了解,還需要參考釣點的水下地形、外界的自然因素、一些人為因素、釣組以及釣餌的比重等等。

今天先說說對象魚的生活習性和覓食習慣對於釣棚設定的影響。不同的魚的生活習性和覓食習慣是不同的,這就需要釣者在設定釣棚前,先要確定對象魚是什麼,繼而根據魚的生活習性具體來設定釣棚。

拿黑鯛來說,它喜歡在近岸處貼底覓食,釣黑鯛的時候,釣棚就要盡量貼底。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當岸邊無流速,或流速太慢,就需要遠投,而遠處的黑鯛因為受到過的驚擾少,覓食比較大膽,會離底覓食,這時候釣棚就可以設置得淺一點。當然,這跟釣者打誘餌的技術也有很大的關係。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所要給大家介紹的關於海釣中的浮遊磯釣中設定釣棚時,對象魚的生活習性及覓食習慣對其的重要影響,下麵的文章中,小編還會詳細地給大家介紹在釣棚的設定時,釣點的水下地形、外界自然因素、一些人為因素、釣組以及釣餌的比重等幾個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希望釣友們在海釣中設定釣棚的時候有所助益!

主編:昍朤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係我們

最後更新:2017-11-07 11:39:16

  上一篇:go 釣魚海釣、船釣、夜釣垂釣5個注意技巧
  下一篇:go 競技釣高手發明的“螞蟻上樹”釣法,趕快學了去打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