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搜狐
競技釣高手發明的“螞蟻上樹”釣法,趕快學了去打比賽!
螞蟻上樹釣法是競技高手在比賽當中摸索出新的釣法: 此釣法是在抽浮釣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當釣手在鯽魚密度相當大的時候把浮漂向下擄釣浮,魚在窩點形成魚圈是開釣,這時把鉛皮座向上推至漂腳下使漂的翻身加快,子線下擺放慢魚去追餌,這時要及時揚杆中魚,注意拋杆要輕,餌落水要輕以免驚了窩中的魚,拋杆的頻率要快.餌料要霧化,要粘但不要鉤子上的殘留物太多.這種釣法不好掌握,用的地方不多.
''螞蟻上樹''的調釣原理:此釣法就是將鉛皮向上推使之子線延長,使釣的時候,餌料呈現更仿生,使魚就餌更放心,尤其是想那種經常比賽的魚塘,那裏麵的魚都是'久經沙場'的'老運動員'了,它們吃餌更謹慎,我在餌料裏麵又添加了適量的白粉,使餌料物化更好(注意:添加要適量,否則魚群容易亂層),就象一群螞蟻一樣接二連三的快速上浮,直至拉到水皮,形象的稱才叫''螞蟻上樹''
螞蟻上樹 此釣法起源於釣水皮上的魚,因漂有長度,加上一段和漂一樣長的主線,再加上子線,再短的漂入水,總長度至少要30-40厘米,很難釣水皮。為此,就衍生了把鉛墜推到浮漂腳下,意思就是把“螞蟻”(鉛墜)推到浮漂這所謂的樹上了。
在實際操作中,應該第一用餌要輕,搓拉皆可;二要餌料顏色要顯眼,白、黃餌最好,便於觀察,加上餌輕下沉相對慢,當餌落到水皮上的魚群中,隻要兩顆餌突然不見即揚竿。由於餌輕下沉慢(不如連接環下沉的快)此釣法慢慢被用於釣中上部的各個泳層,前提是水中各泳層都有魚,而且被釣滑的魚居多,如果是正常釣法,由於鉛墜下沉的速度作用,在鉛墜未到位的這段水域,魚不接口或未進嘴餌即下沉。所以這種螞蟻上樹釣法用途範圍就加大了很多,由於鉛墜已到漂腳,浮漂入水即翻身,魚吃餌時浮漂任何信號都不會產生,全憑臨場感覺。但這種釣法確實有很多的收效。
在實際應用當中,釣者可以從餌料入水時開始計算時間,1-3秒、4-5秒、5-6秒提竿。。慢慢找到魚吃口最多的泳層,也就是找到了感覺,形成了提竿意識。一旦找到,就會連連中魚。如果因換子線、或跑魚耽誤,形成了隔斷時間差,又連連空槍,仍重新找感覺。這種釣法,必須經常鍛煉,摸索經驗,努力找到一個最佳的適應方式,熟能生巧。還要記住餌料最好要輕,入口狀態一定要好,顏色已不重要了。
最後更新:2017-11-07 05: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