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3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從嚴把關一以貫之 IPO審核將更專業更精細

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新一屆發審委IPO審核通過率為56.41%,而今年前10個月通過率為80%。業內人士指出,首發申請企業過會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被審核對象實際的水平是否整齊,監管層嚴把審核信息披露質量關,從源頭上提高公司質量的審核理念從未改變。未來,發審委對弄虛作假的排查力度必然會越來越大,切實提升發行審核質量,嚴把上市公司準入關,防止病從口入。

堅持相對穩定審核標準

11月8日召開的發審會審核了3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有2家順利過會,1家被否,過會率為66.67%。此前一天發審會共審核了6家,隻有1家過會,5家被否,當日過會率僅為16.67%。數據顯示,10月17日以來,新一屆發審委共計審核了39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22家獲得通過,14家被否,3家暫緩表決,通過率為56.41%。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證監會共審核了405家公司的首發申請,328家獲通過,16家暫緩表決,8家取消審核,53家未獲通過,IPO審核通過率為80.99%。

“新股發行審核工作中,主要發生了兩個重要變化。”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一是發審委審核團隊成員是通過電腦隨機確定的,避免成員固定帶來的“被遊說”的問題;二是進一步加強了追責製度,強化了委員們的責任意識。在這種情況下,發審委在審核中可能更加關注企業實際存在的細節問題,比如持續盈利能力、財務狀況以及合規性等問題。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否決率上升不是由於新一屆發審委審核標準提高了,也不是說過去審核得鬆,現在審核得更嚴了,而是發審委審核一直堅持相對穩定的審核標準。

“當前排隊IPO的企業會越來越多元化,不管是大企業、小企業,好企業、壞企業,隻要達到IPO的門檻標準,都允許來排隊,所以過會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被審核對象實際的水平是否整齊。”董登新強調,從這個意義上說,有的批次被否概率高、有的批次被否概率低是正常的,將來可能會常態化。

持續盈利能力仍是關注重點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新一屆發審委對被否企業提出的主要問詢問題發現,持續盈利能力問題依然是發審委關注的重點。

以11月7日被否企業為例。國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因為“報告期毛利率逐期上升,遠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被要求對比同行業可比公司說明發行人進入銀行渠道的方式、優勢、是否有重大依賴以及該業務模式的可持續性;同時,“發行人2016年度給北京瑞琨福禧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支付了大額促銷活動費”,發審委要求發行人代表說明該費用的核算依據、標準,該公司是否為關聯方,提供服務主要內容及資金流向。

上海錦和商業經營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因為“報告期內發行人總體租金收入高於租金成本的比例分別為138.12%、137.63%、105.76%和81.82%”、“在所有期末的流動資產均遠低於流動負債”、“財務費用率在2%左右”,被要求說明租金收入遠高於租金成本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是否有流動性問題,如何保持公司未來的可持續經營;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綜合資金成本偏低的合理性;進一步說明租賃經營權價值偏高的原因及合理性;部分園區項目持續虧損,是否存在資產減值情況。

此外,企業規範運作與合法合規問題也是發審委一個重要的問詢點。以成都尼畢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發行人所處網遊行業受多個主管部門監管,報告期存在未取得互聯網出版許可證而從事遊戲出版發行、未取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從事網絡遊戲運營的行為。發審委要求發行人代表說明上述行為是否屬於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是否構成本次發行的實質法律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钜泉光電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發行人股東眾多且分散、無實際控製人,發審委要求發行人代表說明認定發行人無實際控製人的理由和依據,是否存在潛在的重大權屬糾紛,發行人在無實際控製人的情況下保證公司治理的完善和內控製度的健全且得到有效執行的具體措施。

總的來看,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田利輝認為,申請企業被否原因可以概括為財務數據有無做假、股權變更是否規範、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續、信息披露是否充分、資金募集是否合理、關聯交易是否合規、公司治理和企業運行是否規範八大問題,被否企業或多或少存在上述問題。

篩選將更加精細

接近證監會的人士此前透露,證監會在IPO審核過程中關注重點有兩方麵,一方麵是嚴防企業欺詐發行、虛假披露等“帶病過會”行為,同時,通過落實舉報、媒體質疑等方式來防範此類企業上市;二是嚴查業績操控行為,部分企業通過關聯交易、放寬信用政策、調整折舊、壞賬計提以及人為壓低員工薪酬、廣告費等企業必要支出費用的方式來調整企業利潤,粉飾業績,這種行為將是證監會審核的重點。

證監會此前在發布修訂後的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時強調,證監會吸收了市場的有益建議,尤其在嚴把審核信息披露質量關、進一步規範審核權力運行機製和防範權力尋租等方麵,從體製機製和組織架構方麵進行了優化。

此外,證監會強調,堅持依法全麵從嚴監管,切實提升發行審核質量,嚴把上市公司準入關,防止病從口入,防範惡性與重大審核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其中,證監會進一步強化包括發審委製度在內的發行審核製度運行監管,設立了發行審核監察委員會,探索采取按一定比例對發行審核項目進行抽查等方式,對發行審核工作進行監察。

“新股發行審核的標準未必會提高,但在細節的關注上可能會越來越到位,對弄虛作假的排查力度必然會越來越大。”潘向東表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鼓勵創新創業,是未來資本市場越來越重要的功能,新股發審目的是把假企業、壞企業、不守規矩的企業擋在資本市場大門之外,對急需融資、質地優良的企業反而要給予更多的理解和便利,所以新股發審的大趨勢應該是會提高審核效率、明辨良莠。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提醒,關心IPO過會率不如關心本身IPO項目的質量,企業上市融資的通道不會關閉,但篩選將更加精細。金融監管將會從緊趨嚴,對“帶病上市”及財務造假的企業震懾力越來越強。

“今年下半年以來,不僅僅是新一屆發審委對項目審批越來越審慎,監管層對承銷券商也加強了投行監管和指引及追溯問責。在此背景下,賬麵上的營收利潤不再是先決條件,規範經營、符合國家發展政策的企業,將更有先發優勢。”陳靂進一步補充道。

(原標題:從嚴把關一以貫之 IPO審核將更專業更精細)

最後更新:2017-11-09 03:33:38

  上一篇:go 美國國會參議院將於周四當地時間11:30公布稅改法案相關內容
  下一篇:go 醫藥股有望結束三年“跑輸之旅” 機構追逐“強者恒強”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