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27 返回首页    go 搜狐


A股估值低于美国!价值洼地曝光一批“漂亮”金股

这一年,全球股市都在咆哮。美国不必说了,涨了8年,欧洲主要市场除了法国也都有新高出来,就连隔壁的日本都21000了,回到了1996年的水平。

咱们这边,台湾新高,恒生历史次高仅次于2007年的31900多点,A股省略了,地球人都知道。

美国这么涨,估值到底如何呢?

截止10月14日,道琼斯PE(TTM)为19.75倍,纳斯达克33.83倍,标普500在21.63倍。

以最具代表性的标普500为例,从1871---2017近150年的长河中,大部分时间的PE都在10—20倍之间。仅亚洲金融危机(1997)之后到次贷危机(2007)期间估值大幅飙升:科技股泡沫峰值时标普500指数PE达到46.17倍,次贷危机爆发后更是高达70.91倍。

一方面,这里有克林顿时期经济政策的功劳(削减赤字、制止通胀、加强外贸等),推动美国经济繁荣、利润增长、股市走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掀起一波科技狂潮。同时,进入21世纪后宽松的货币政策更是助推了估值的高启。

可以看到,2000年时,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还在6.5%左右,小布什上台前后利率大幅下降,叠加2001年的“9.11事件”,至2004年上半年联邦利率一直在1%徘徊。宽松的货币为资本市场注入生机。

结论:虽然历经八年大牛市,从估值角度看,公司盈利能力更为突出。以标普500为例,虽然迭创新高,但当前的PE仍处在底部区间10—20倍的范畴,只是处于区间的上轨。而近150年的规律显示,其回到20以内是超大概率,驱动因素当然是两个:业绩增长或指数调整(强势震荡调整)。

再看香港

恒指最近十年的市盈率,截止当前也只有12.31倍,对比刚才的美帝是不是更便宜了。自从2011年底至今基本都在10倍附近晃荡,要不是这两年沪港通、深港通打开,估计还在10倍以下呢。

简单算了一下,2017年1月1日至今10月15日,恒指PE上涨了11%左右,同期恒指涨幅高达29.44%,可见利润贡献。

结论:中长期来看,港股当前的低估值优势、科技股IPO政策的改革、沪深港通未来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上市公司盈利的稳健增长,几大因素共振都将促成良好氛围。

最后看一言难尽的A股的估值

这几年A股的估值也算“友好”了。以主要的指数上证指数和反应沪深两市的沪深300来看,当前的PE分别在16.48倍和14.38倍,似乎也比标普500便宜了不少。但处于什么水平呢?看下图:

我统计了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中小板、创业板5个市场的市盈率,目前的情况是:创业板(44.39)> 中小板(37.08)> 深成指(20.52)> 上证指数(16.48)> 沪深300(14.38)。

以近十年的规律对比来看,自从07年全球危机和09年“四万亿”之后,上证指数、沪深300大部分时间都在20倍PE以内,处于底部合理区间(即便是经历了2015年的峰值)。

深成指在2011--2014年间也是如此,但2015年大牛拉起来后虽然又大幅回落,但始终保持在30倍以上。考虑到其成分股包括更多的新兴产业以及中小板、创业板的成长股,在当前信息科技“革命式”发展下30倍的PE也反应了预期。

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还是较高,聚集了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以及未来不确定性更大的行业,但与自身相比,PE也回到了各自的十年低位水平。

这样一来,美股是强牛、港股是大牛,A股怎么也得是蜗牛!

最后列出一个表,条件如下:

1、剔除ST股

2、市盈率小于50且为正

3、最新的中报业绩同比增速大于等于20%

4、三季报预增大于等于10%

5、按2016年报ROE由大到小排序,选取前60只。

三季报行情悄然开始,主力资金涌入低价成长股,加入“聚股票”(jugupiao)实战定制,获取大资金最新操作路径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最后更新:2017-10-15 13:14:27

  上一篇:go 刚刚中国股市释放一重磅消息,大盘将一路飙升,散户系好安全带!
  下一篇:go A股最新紧急消息:A股惊现历史极罕见现象,下周注定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