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29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開征環保稅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征收環保稅在倒逼企業治汙減排、產業技術升級、形成環境保護稅收法治化上,已經邁出關鍵一步。”

2018年1月1日,我國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環境保護稅同時開征。

在當前的中國經濟環境下,環保稅的開征意義重大。整體來看,開征環保稅對企業將產生三方麵的影響:一是增加企業綜合成本。環保稅的開征,勢必會導致環境成本的產生,而環境成本屬於企業生產成本,最終會導致企業總成本增加。長期以來,部分企業陷入高能耗、高汙染的粗放式增長,因為過低的環境汙染成本,而無視這種增長模式對社會資源和環境帶來的不可逆損害。因此,環保稅是進一步明確了環境成本的重要性,也是在時刻提醒各類企業:不要再將環境作為廉價資源,隨意加以損害。

二是倒逼企業進行技術升級和創新,企業必須淘汰落後的生產設備,購買先進的節能設備。因為企業節能減排如果到位,就可以少繳稅甚至不繳稅,反之,要多繳稅。企業與其繳納環保稅,背負汙染環境罵名,還不如通過自身升級,做到環境保護和減少成本支出的雙贏效果。

第三,之前雖然各地都在征收排汙費,但確實存在針對不同企業收取額度差異性較大的問題,甚至有個別地方將不繳排汙費作為招商引資的優惠條件,這不僅對環境造成汙染,也有損於國家在環境保護管理製度上的權威性。環保稅的開征,既是貫徹新發展理念、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切實舉措,也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促進“費改稅”、規範征稅體製、明確企業繳稅責任的必然要求,不僅明確了征收標的,擴大了環保稅的征收內涵,也明確了環保部門和稅務部門各自的責任,將征稅與監督兩分開,有利於各司其職,提高執法剛性,企業也能有的放矢。

按照現在的“費改稅”趨勢,許多地方還隻是“平移”負擔標準,對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不同企業在排汙量的征稅標準、增減檔次的稅率上還缺乏一個比較科學的依據,是不是能夠解決企業主體的逆向選擇和形成嚴格的激勵約束機製,恐怕還要有一個實踐期,征收環保稅的根本在於將排汙成本內化為企業的成本,不能讓企業主體規避環保責任。這既需要細化稅收標準,也要形成正向激勵。

征收環保稅還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一個頂層設計,主要還是照顧到各地情況,出於平衡考慮。從全國範圍來看,高汙染高排放企業由於曆史的原因,在區域布局上本身就有差異,如果一些企業對當地稅收貢獻和經濟產出高,地方政府會有激勵,而一旦這些企業對當地貢獻不大,也會驅使他們向一些不發達地區轉移,這就與環保稅征收的目的相違背。所以,在掌握節奏、平衡利益的同時,必須有全國一盤棋的思考,目的在於將征收環保稅的壓力轉化為企業主體加大技術改造、自覺承擔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內在動力。

無論如何,征收環保稅是大勢所趨,這也是世界各國在環境保護上的通行做法。比如自2008年以來,法國有超過40項的環保措施變成法律,旨在鼓勵社會、企業、公司承擔更多的環保責任,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的企業予以減免稅收的獎勵。英國為了節能和保護環境,自2001年4月1日起開征了氣候變化稅。這是全球首創的、實為銷售稅的新稅種。

總而言之,征收環保稅在倒逼企業治汙減排、產業技術升級、形成環境保護稅收法治化上,已經邁出關鍵一步。我們期待包括環保稅在內的環境綜合保護體係能夠不斷加以完善,從而讓中國更多地區的民眾享受天藍水淨的優質生活環境。

(原標題:開征環保稅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最後更新:2018-01-01 04:18:46

  上一篇:go 年度歸母淨利潤眼看四連降 江陰銀行補血計劃遭駁腹背承壓
  下一篇:go 銷量狂跌55.3% 江淮SUV為何上演滑鐵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