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6
搜狐
阿裏巴巴:不看百度 不看騰訊,隻看未來
T客匯官網:tikehui.com
撰文 | 人稱T客
提起今天雲棲大會已經發展成了 4 萬人參加的全球峰會,但是他的前身還要追溯到 2009 年的地方網站峰會,2011 年演變成阿裏雲開發者大會,到 2015 年才正式更名為「雲棲大會」,而馬雲每次在雲棲大會上的亮相都成為會議的焦點,這三年來馬雲又在雲棲大會說了什麼呢?未來的阿裏巴巴又將走向何方呢?BAT 的鐵三角的競爭格局還能維持多久?
技術是雲棲大會上的永恒話題
在 2015 年馬雲表示:第一次技術革命是體能的釋放,是讓人的力量更大,第二次技術革命是對能源的利用,使得人可以走得更遙遠,而這一次技術革命是 IT 時代走向 DT 時代,也由此引發了人們對於 DT 時代變革的反思,數據成為了核心資產被企業越來越重視。
在 2016 年馬雲依然把技術變革當成演講的主軸他表示:第一次技術革命釋放了人的體力,第二次技術革命釋放了人的距離,這次技術革命將會釋放人的大腦,人工智能技術也成為了 2016 年的主旋律。
今年雲棲大會馬雲又以技術作為開場並表示他不懂技術,但他尊重技術,信仰技術,並成立麵向人類科技未來的實驗室「達摩院」,未來三年科研投入超過 1000 億元,這個實驗的定位不是為快樂研究,不是為利潤研究,而是為解決問題研究並帶來利潤和快樂。
他希望阿裏巴巴未來能夠留下三樣東西:
第一,達摩院留下科技的創新精神和財富。
第二,成立湖畔大學,把阿裏巴巴這些年商業智慧和企業家精神留下來。
第三,成立公益基金,把阿裏巴巴的社會擔當和家國情懷留下來。
阿裏巴巴此次雲棲大會也將技術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更是將產學研落到實處,成立達摩院可謂意義深遠,十多年來一直研而不發,是因為時機未到。原本提起阿裏巴巴我們更多的認為他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平台,但在九年前阿裏巴巴就一直謀求改變,把自己定位成為一家以數據驅動的公司,而現在阿裏巴巴顯然已不甘於這樣的定位,而以技術驅動才是阿裏巴巴的下一個五年和十年的發展藍圖,像 IBM,微軟,貝爾實驗室那樣用科技解決未來問題。
另外,拋開阿裏巴巴自身,從全球的科技實力排名上來看,在 2015 年中國的位置竟然在第四級。
第一級,核心,美國。
第二級,發達,英國,德國,法國,日本。
第三級,登堂入室,芬蘭、俄羅斯,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挪威,韓國,捷克等中等發達國家。
第四級,在大門口,中國,印度,墨西哥,南非等發展中國家。
第五級,落後,其餘發展中貧窮國家都在此列。
在信息技術領域,我們一直缺乏核心競爭力,從操作係統到數據庫到信息技術的前沿領地,我們都很難看到中國的身影,雖然這兩年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得我們看到了中國彎道超車的機會,阿裏巴巴也希望在技術領域有所作為,並有這個能力和擔當起家國情懷的重任和使命。
不看百度、不看騰訊 而是看未來
除了在技術是永恒的話題外,競爭對手的名字也是馬雲每年演講中必須提到的關鍵詞,因為重視所以才被關注。在 2015 年馬雲提到了 BAT 是中國所有創新、創意和創業機會麵前的三座大山,但是在 2016 年馬雲在演講稿中隻提到了騰訊無處不在,而百度在這一年中被阿裏巴巴也從演講名錄中刪除,從另一個側麵也能看出阿裏巴巴顯然已不將百度列為主要競爭對手,在今年的演講中並沒有過多的提到競爭對手的名字,而是更多的關注技術,關注未來,關注自已的責任和擔當。
就像馬雲此前的演講中一樣,未來的競技如果比作 1 萬米跑步,我們才跑了 10 米,不要將身邊的人當作你的競爭對手,3000 米以後,你才知道誰是對手,還能看到前麵的高手。馬雲表示,自己不看百度也不看騰訊,而是看穀歌走到了哪裏,IBM 走到哪裏,然後看看世界、看看未來、看看客戶,以及看看我們的孩子們會看上什麼東西。中國有這個能力也應該有這個擔當去做先驅者。
哪些語錄會成為經典?
每一年的雲棲大會都會有經典語錄被流傳:
比如在 2015 年:馬雲第一次提出 DT 概念,並表示未來是 DT 時代,互聯網讓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完美結合起來。接下來就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些經典:
DT 時代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
DT 讓別人愈來愈強大。
DT 更講究開放、透明、分享及合作。
從 IT 時代到 DT 時代,小企業是關鍵。
DT 時代重體驗,女性越來越"厲害"。
DT 時代最大的機遇和挑戰:能否把 IT 行業和傳統行業進行完美融合
在 2016 年馬雲講了五個新,並且放言:這五個新將會衝擊很多的行業。分別是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而這五新的提出也引起了業內的恐慌,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更是痛批五新說法除了新技術都是胡說八道,為了驗證五新說法不是概念,阿裏巴巴也極力推動五新的落地,隨後我們也看到了新零售到底長什麼樣,就像馬雲說的一樣真正衝擊傳統商業、衝擊就業、衝擊傳統思想、衝擊傳統行業的,不是電子商務,而是我們昨天的思想,是對未來的無知和不接受。
在 2017 年又會有哪些金句流出呢?(此內容由新浪科技整理)
1,我確實不懂技術,這不丟人。但不懂技術還裝懂的人,那才丟人。
2,阿裏內部不允許吹兩個牛:第一是技術強大,第二是服務做得好。
3,達摩院三個原則是:活的比阿裏長、服務 20 億人口、解決未來問題。剛成立的達摩院,是阿裏巴巴給世界最好的東西之一。
4,阿裏巴巴要活 102 年,每天度日如年,非常艱難。阿裏巴巴沒了之後,我們要留下一個研究院。所以達摩院要活的比阿裏巴巴長。
5,我說就叫達摩院(DAMO),這個名字叫著叫著就習慣了,英特爾、穀歌等起初也不習慣,後來叫著叫著也就習慣了。
6,想要成為偉大的企業,就需要解決偉大的問題。
7,未來阿裏巴巴的利潤來自技術,而不是規模。未來市場規模不是靠預算,而是靠創新。
8,有人說阿裏巴巴是外資企業,其實我們是利用外資最好的公司,服務於中國市場。我們絕大部分是外資,用了美國、日本的錢服務中國市場,我們也要服務全世界。
9,未來十年,企業家不能跟科學家結合、沒有科學意識,是走不久的。所有的科學家要有企業家的意識,以結果、效率、公平為導向。
10,對於下一次技術革命,如果沒有想象、沒有擔當、沒有學習,人類是悲哀的。
縱觀阿裏三年雲棲大會,傳統 BAT 的三強的格局正在打破,從研發投入上來看阿裏技術投入已成為中國互聯網之首,據阿裏 2017 財年技術投入為 170 億元,已經超過了百度同期的 101.5 億、騰訊的 118 億,再加上未來三年阿裏對技術投入達千億,這意味著阿裏巴巴未來三年技術投入將超過 300 億元,進而改變人們對阿裏商業強於技術的認知,阿裏巴巴的對手也不再是百度和騰訊,而是未來。
最後更新:2017-10-12 13: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