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76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前三季度稅收穩定增長 實體經濟發展持續向好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稅收收入99237億元,同比增長10.6%。從行業來看,工業方麵數據亮眼。1~9月,工業稅收增長19.9%,改變了近年低速增長態勢。稅收收入增長動力較強,反映實體經濟發展持續向好。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召開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年前三季度稅收數據情況。

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介紹,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99237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同比增長10.6%。

具體來看,高端製造業和新興產業稅收增長較快,產業發展新動能不斷積聚是一個顯著亮點。

新興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稅收增長56.1%,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36.3%,反映新興產業快速成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何代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轉型升級的加快、互聯網經濟的成長,生活服務業的蓬勃發展,都能從現代服務業相關的稅收增長中得以體現。

新興產業快速成長

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99237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同比增長10.6%。稅收收入穩定增長,主要得益於近年來宏觀調控政策累積效應的持續顯現,進一步鞏固了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鄭小英分析稱,稅收收入增長動力較強,反映實體經濟發展持續向好。伴隨商品價格持續回升,全麵推開營改增試點擴大稅基、拉長產業鏈積極效應不斷顯現;企業生產經營效益明顯改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稅收收入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1~9月國內增值稅收入42274億元,同比增長7.2%,工業增值稅、商業增值稅分別增長20.5%、27.5%;企業所得稅27334億元,同比增長13.1%。

從行業來看,工業方麵數據亮眼。前三季度,工業稅收增長19.9%,改變了近年低速增長態勢,反映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向好。

何代欣向記者表示,從工業企業的增值稅和所得稅兩方麵來看,增值稅的增長表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躍程度很高;而企業所得稅的較快增長,其稅基是企業的毛利潤,這說明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擴大。

記者注意到,數據也顯示,近兩個月工企利潤保持明顯加快勢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621.8億元,同比增長27.7%;而8月份利潤也同比增長達24%。

同時,新興產業稅收增長較快。前三季度,高端製造業中,通用設備、通信設備、專用設備等行業稅收分別增長26.7%、23.1%和19.9%,均快於製造業稅收平均增速。新興服務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稅收增長56.1%,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36.3%。

區域稅收平穩、增長較快,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稅收收入分別增長7.8%、18%、15.3%和7.6%。

“與上半年相比,東部地區稅收增速提高1.1個百分點;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提高2.5和2.9個百分點,增速保持領先地位;東北地區增速提高2個百分點,進一步縮小了地區差距。”鄭小英說。

小微企業減稅34億元

小型微利企業關乎市場活力、就業和民生,相關的所得稅政策一直受到各方關注。今年以來,國務院推出一係列減稅政策。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範圍,將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符合這一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減半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並按20%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記者注意到,從2014年起,國家先後4次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征稅範圍。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鄧勇表示,在政策實施後的首個納稅申報期,就為企業減稅34億元。在國家支持“雙創”政策的引導下,我國小型微利企業發展迅勐,數量已占到全部企業數量的80%以上。前三季度,平均每個工作日新辦小型微利企業保持在1萬戶以上。

何代欣向記者分析稱,小微企業利潤總額比較少,現金流比較小,給小企業減稅作用非常實際。企業節約下來的成本,可以拓展業務、探索創新嚐試等等,這對小微企業來說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也是重要的減稅措施之一。鄧勇介紹,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在有效降低稅負、增加企業現金流的同時,有利於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擴大產能,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他預計,2017年度,這項政策的減稅額將突破1000億元,在所有享受減稅優惠的企業中,製造業企業占比超過60%,成為該項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年減稅額預計超過600億元。

(原標題:前三季度稅收穩定增長 實體經濟發展持續向好)

最後更新:2017-10-29 23:48:29

  上一篇:go 銀監會李均鋒:網貸應側重事中事後行為監管 運用監管科技
  下一篇:go 稀土上市企業前三季度喜憂參半 業績飄紅產品卻開始跌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