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5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特斯拉落地上海,高富帥終於國產了,屌絲泡妞夢更進一步

汽車生活原創稿件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斯拉一直是一個處在風口浪尖的汽車品牌,有關於它的新聞都會引起行業內的風暴。再加上國內對於新能源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比如雙積分政策的落地和禁售燃油車的討論也從未停止。作為專注於高性能純電動汽車的特斯拉,自然一舉一動分外關注。

在滬建廠已成定局?

近日,一條關於“特斯拉在上海建廠”的消息引起廣泛傳播。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斯拉已經和上海市政府達成協議在上海自貿區投建一座獨資工廠。

此次協議是中國政府首次允許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建立外商獨資的汽車工廠,此舉將縮減生產成本,但是仍然會收取25%的進口關稅。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特斯拉正就時間等公告細節和上海市政府商議。

特斯拉方麵在23日給出回應,重申了此前在6月所做出的回應,“正如之前所言,到今年年底,特斯拉在中國生產汽車的計劃將會更加清晰”。但拒絕對6月份聲明之外的消息進行點評。

而最新的消息是上海市政府負責電動汽車項目的官員也表示,沒有就特斯拉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全資製造廠簽署協議。一時間,變得撲朔迷離。

幾經傳聞終成真?

近年來,關於特斯拉在華建廠的傳聞頻頻出現。早在2014年1月時,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就表示,特斯拉長期計劃將在中國興建生產車廠,供應中國需求。而最近一次是在今年6月,也是傳得最“逼真”的一次。

今年6月20日左右,海內外媒體熱炒“特斯拉工廠將落戶上海臨港工業區”的消息。當時甚至還曝光了所謂的“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簽約現場圖”,簽約桌上僅有特斯拉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兩個桌牌的現場圖片。

然而在6月23日,上海臨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澄清公告,否認與特斯拉公司就其在中國建廠事項有合作意向。但特斯拉方麵從未放棄過在與上海市政府合作,探索建廠、服務中國市場的可能性。

國產後到底有何好處?

從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事情基本上已成定局。那麼,國產後的特斯拉會有哪些變化?到底能給國內消費者帶來哪些實際的利益?

01

首先看價格

特斯拉在國內一直都是“高富帥”的象征,能夠在國內充電不便、充電基礎設施不齊全的現狀下還能賣出高價位的電動汽車,不得不承認特斯拉的銷售營銷方麵的獨到之處。

就算現在特斯拉的客戶人群在精英階層,但是汽車品牌若想發展就必須得有大眾化車型,也是就走量車型。

展開假設,如果特斯拉在華國產,首款車型預計會是Model 3。Model 3的美國零售價3.5萬美元起,折合人民幣23萬左右這個價格已經很讓人心動了。這樣一來,特斯拉在華組裝車輛,會大幅減少各種稅費,成本也將降低,訂單交付時間縮短,加上補貼政策,再怎麼在華售價也應該在30萬以內了吧。

02

其次看銷量

根據特斯拉2016年財報,特斯拉在華銷量達到1.04萬輛,營業收入達到10億美元,為特斯拉全球貢獻近15%;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特斯拉全球銷量2.54萬輛,中國市場在其全球市場的占比逼近20%。並且特斯拉自己預測2020年公司的銷量將達到50萬輛。

隨著銷量的攀升,特斯拉的產能問題就逐漸暴露,建廠也就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國外建廠目的是更接近消費市場,在中國建廠後能夠提供更完善的配套服務,並且利用當地的本土化資源、配套資源、降低成本。總之,就是產能解決,服務配套也提升了。

03

最後看行業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目前國內新能源市場風起雲湧,魚龍混雜。在去年,中國就已經超過美國成為電動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市場。特斯拉的到來,特別是價位在30萬以下的國產Model 3的到來,無疑是對比亞迪、騰勢這些已經在開始布局中高端電動汽車市場的企業的衝擊,也會促使一些傳統的燃油車企加快新能源轉型的步伐。

RECOMMENDED

麻辣不夠就再來點兒

最後更新:2017-10-23 20:19:06

  上一篇:go 保時捷911的“丐中丐”,小黑板都不給你!
  下一篇:go 350km綜合續航的較量!艾瑞澤5e/風神E70/EU400選哪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