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
搜狐
阿里巴巴十八岁的成人礼:从公司转型为经济体,需要更多的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
李晓鹏
从古至今,真正的企业家都必须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因为他们明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财富到了一定数字,也就仅仅是数字。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会想方设法回报社会。
阿里巴巴的18周年公司年会,更像是一场阿里巴巴的成人礼。
成人礼之前,阿里巴巴是一家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成人礼之后,阿里巴巴开始把自己定义为经济体。在9月8日的年会现场,马云在演讲中宣布,今天的阿里巴巴已是一个新型的经济体。这个定义,颠覆了传统经济学概念。
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体是指对某个区域经济组成的统称和划分。以往的经济体以地理位置界定,比如长三角经济体、珠三角经济体、加州经济体,但今天新的经济体诞生在互联网上。
如果说,经济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传统定义没有问题的话,那么,今天的阿里巴巴确实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生产关系的总和。每天,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和商家活跃在阿里巴巴的平台上,从前端的消费,到中端的销售和物流,再到后端的生产,都通过这个平台得以连接。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产业革命,是人类近代以来第三次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从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在中国的互联网革命中,阿里巴巴从创业之初,就把目标定位于平台,这实际上是聚拢和培育互联网时代的生产关系。
别人是看见而相信,阿里巴巴则是相信而看见。只有看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才具有如此的远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口号,正是在重塑互联网条件下的经济模式。传统模式下的中间环节,漫长而繁琐,代理商、分销商拿走很大一块,物流不能抵达每一户人家,商家信誉无法直观看到,消费者基本没有话语权……
通过支付宝、商家和消费者评价系统以及物流的进步,在阿里巴巴平台上,这些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得到一一颠覆。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些就是新经济的基础设施。支付宝解决了互联网条件下的支付问题,商家和消费者评价系统解决了传统经济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菜鸟物流解决了商品到户的问题。什么是新经济模式,这就是。
然而这还仅仅是新经济的最初形态。互联网终究要连接一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会成为网络上的一个节点,通过网络重新组织起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等的发展,最终将带给人类难以想象的发展空间和业态。
从企业到经济体,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对社会的认知。作为一个企业,阿里巴巴过去更多是从传统社会和经济模式下,发现互联网新经济的机会,夹缝里面求生存。银行不做的,传统商家不做的,市场缺失的,阿里巴巴都一一介入,并且都做起来了。那时候,社会对阿里巴巴来说,是机遇之地。
而作为经济体,则不能仅仅考虑社会之于阿里提供的机遇,更要为社会创造机会和价值。这就是为什么马云会在演讲中反复提到“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这是因为,阿里的发展,确实是抓住了世界技术革命的浪潮,但更多的,则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契机。
一夜之间,中国从一个贫瘠落后的社会,成长为世界排名第二的庞大经济体。国家打开国门,对外开放,来自海外的先进技术、观念和资金一下子涌入我们这个曾经封闭的社会,停滞的经济得以快速增长,人们的心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畏手畏脚走向敢于创新,被压抑的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旺盛的需求带来了网络购物的契机。而网络购物所代表的,正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需求。这是阿里巴巴得以发展的第一个重大契机。
第二个重大契机是,在改革开放的氛围中,杭州遇到了阿里巴巴。北京、上海先后婉拒了马云,家乡杭州却接纳了阿里巴巴。一方面,民营经济在浙江和杭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彼时,冯根生、鲁冠球、宗庆后已功成名就,英雄不问出处的土壤对阿里巴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本地官员对互联网经济呈现出一种积极开放宽容的心态,从省到市,均给予阿里极大的政策优惠,表现出对民营经济的重视,对互联网时代的接纳。正是这样的氛围和土壤,造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
第三个重大契机,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迅猛推进。阿里巴巴这十八年,正好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获得飞速发展的十八年,资本、商品、技术把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加入WTO之前的2001年,仅为0.53%,而到了2016年,则为33.2%。从微不足道一下子跃升为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发动机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伴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阿里巴巴也走向了世界各地。
阿里巴巴既然得益于国家、社会以及世界提供的巨大机遇,成长为今天最重要的互联网经济体之后,有更多的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正如马云在演讲中所说,经济体和普通公司的区别是公司只用考虑自己的利益,而经济体要承担社会责任,它不是规模和利润的差别,而是担当和责任的差别。
环境问题、消除贫困问题、社会不公平、全球化……等等,都是今天的中国和世界要共同面临的挑战。要从普通企业转型为经济体,就必须要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案,提供基础设施,提供公共资源。尤其是在世界经济面临新保守主义威胁,全球化有可能走回头路、吃二遍苦、遭二茬罪的时候,马云在去年提出的eWTP建议,今年已经开始实施,马来西亚成为第一个节点。正是应对全球化危机和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务实之举。
根据阿里巴巴最新一个季度的财务报告,其中国零售平台上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4.66亿,约为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移动月度活跃用户更高达5.29亿,较2017年3月增长2200万。与此同时,它的海外会员数也在急速增加。而按照马云的承诺,在20年后的2036年,阿里巴巴将会成为继美国、中国、欧洲和日本之后的第五大经济体。这个经济体,最终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更像是一种业态的聚合,它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它是新兴的,也是传统的;它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更是杭州的。
一直以来,从古至今,真正的企业家都必须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因为他们明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财富到了一定数字,也就仅仅是数字。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会想方设法回报社会。而社会也会受此激励,发展得更好。美国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从哈佛、斯坦福到摩根、洛克菲勒,再到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这样的传统造就了一个伟大的社会。当社会需要阿里承担更多责任的时候,阿里决意转型,成为充满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的经济体,令人期待。
最后更新:2017-10-08 02: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