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4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奔馳GLC 260的一篇主觀試駕日記

對於一個喜歡操控的人來說,在選擇一輛車時,最有爭議的話題莫非是到底該選擇一款轎車還是一款SUV,這個困擾我多年的問題,我一直想找到最能趨於一種平衡的答案。

巧遇今年國慶一幫朋友約了一次短途的出行,人不多,一輛車就夠,但由於我的那輛小鋼炮在擠下幾個人後,雖然樂趣由我把控,但必然虐待了後排乘客,於是選擇了一位女性朋友正處於磨合期的奔馳GLC260。

當然,一方麵為的是嚐鮮,另一方麵出於職業本能,借此研究一下,為何這輛SUV中的神車可以在上市如此久後還依然保持著加價都提不到車的局麵。

我認為主要原因之一是,GLC的人群談不上像奔馳E-class那種嚴格的定位,一定要上升至社會中堅力量才是能成為核心目標人群,相比之下,GLC的消費者構架更為寬闊,在舍去了前輩GLK硬朗的個性後,更加時尚運動的氣質突然變得老少皆宜,僅通過顏色的變化幾乎就能滲透到各個層次,例如,一位成功的事業型女性,選擇一款石英紅,絕對抬人氣質;一位陽光大叔駕駛一款寶石藍,那一定活力重現……。而此次我這位朋友的經典白色更是有一種回歸年輕的感覺。

所以奔馳這一代設計的華麗轉身幾乎給它又貼上了幾個新標簽,如果說奧迪是一家燈廠的話,那麼奔馳絕對能堪稱一位頂級的藝術家,除了外部,車內的配色與調性更是營造得細膩到位,木紋與縫線的點綴,時刻標榜著這位擁有135周年高貴血統座駕的品味。

不過說來有點後知後覺了,在GLC居然上市數月的今天,我才算真正意義上徹底感受了它一次。而讓我感覺很意外的是,當我坐進駕駛艙後,單從坐姿上來說,並沒有要去把控一款SUV的味道,與C-class幾乎相同的內飾和布局,以及使用了刻意降低的座椅,讓我雖然上了一個台階才邁入車內,但瞬間又像是坐進了一款奔馳轎車的座墊上,並帶著一股強烈的包裹性和駕馭感,唯一不同的是,周圍的視野變得更好,這樣的感覺更像是將一款轎跑整體放大的感覺。

奔馳這幾年來一直在追求操控領域上的轉變,不想把BBA中操控王的頭銜拱手相讓給寶馬,所以即使在這款定位於個人和家庭使用的SUV上,依然采取了偏向於運動風格的調教,風琴式油門踏板、帶可變轉向比的轉向係統、帶軟硬調節的可變懸架、運動打孔方向盤、包裹性座椅,甚至將調節駕駛模式的按鈕都放置在最順手的地方,還刻意調教出Sport+的極限運動模式。

所以,當我踩下油門後,仿佛就是在駕駛一款帶著靈魂的轎跑,而如果上升至Sport+後,在換擋邏輯和排氣聲浪上甚至還營造出一絲AMG的味道。當然對於一款車來說,並不是僅僅隻去為喜愛操控樂趣的人而設計,該秀裝備的時候,GLC一點沒有低調,全景影像、獨立恒溫空調、以及奔馳最為先進的駕駛輔助在這款車上幾乎有完全縮水。不過這其中也有讓我費解的地方,奔馳雖然重新沿用了懷擋設計,但從A-class到S-class的換擋杆都一個樣,這對於高端車型來說難免有點委屈。

也許此次與GLC僅有不到一天的接觸,還談不上深入了解太多,但由此刻畫的一種意境卻讓我一直回味無窮,可以稱之為情懷,也可以稱之為進化。多年前在一次駕駛GLK的過程中,我曾經想過,下一代的GLK究竟會朝向那個領域去發展,因為在一個本是經典的車型上得以改變是所有設計師最大的一個難題,然而沒想到,GLC推翻了GLK的設計,營造出又一種耐人尋味的感受,就如同達爾文的進化論,將最不能想到的一種可能變成可能,最後再變成又一個經典。

最後更新:2017-10-08 01:38:55

  上一篇:go 運動悍將不止銳誌 馬自達阿特茲
  下一篇:go 胖哥試車 凱迪拉克CT6——充滿肌肉感的美式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