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
搜狐
阿裏巴巴、華為……超20家企業把“第二總部”落在武漢
企業發展的如此迅速,以至於它們需要第二個總部。自2012年起,由民營企業領銜的“第二總部”設立浪潮在國內興起。據長江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2年至今武漢已收獲“第二總部”不少於20家,若算上設立研發中心的企業數量,企業數超過20家,分別為阿裏巴巴、華為、小米科技、科大訊飛、小紅書、慕聲科技、ofo共享單車、跟誰學、江民科技、尚德機構、猿輔導、東方夢幻、Uber、360、中興通訊、聯想、騰訊、摩拜單車、神州數碼、華發集團等。
公眾號“園區界”曾發布文章,稱武漢以12家的數量優勢,成為“第二總部”爭奪戰裏的“最強王者”。另外,上海11家,成都、北京各有4家,深圳2家,海南、天津、銀川、昆明、廣州、福州分布有1家。這個數據的統計時間是2012年至今年5月,而僅在今年7月,就有不少於7家國內優秀企業與武漢簽約,宣布將“第二總部”落戶武漢。“第二總部”通常是指市場之外的企業職能運營,與第一總部相互唿應降低生產成本,以促進企業整體發展。
記者分析發現,民營科技企業是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絕對主力,與其他行業相比,這類企業占地麵積小、單位麵積產值高、就業人數貢獻也最多。小米科技在近日舉辦的核心供應商大會上宣布,負責銷售和體驗的小米之家坪校已經達到27萬元,遠超以昂貴著稱的奢侈品同時,也是普通商品門店銷售的20多倍。而科技企業“第二總部”的落戶,也將為武漢帶來大規模的高素質人才就業機會。社區電商獨角獸企業小紅書透露,包括今年在內,在漢招聘人數將達到5000人。科大訊飛在武漢的“第二總部”也計劃帶動1萬人就業。7月22日簽約的8家企業,保守估計將新增1萬餘互聯網工作機會。
“第二總部”的競爭實際上是一場典型的招商引智競賽。從小米科技和科大訊飛的工商注冊信息看,不止總部公司,分設在各個地方的公司實繳資本也都在億元級以上。在小米創始人雷軍收到武漢喊話“回家看看”後的幾個月內,小米宣布在武漢設立小米之家銷售總部及大學生培訓基地。隨後,做定製耳機的小米生態鏈企業慕聲科技,也跟隨小米來到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目前小米已投資了89家生態鏈企業,其中16家年收入過億元、3家年收入過10億元,4家為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
不止一家在武漢設立“第二總部”的企業告訴長江日報,武漢是僅次於北京的教育人文重鎮,對企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小紅書的投資人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童士豪,就曾談到企業選址武漢的事:“我特別看好小紅書到武漢的發展,首先是人才角度來看。武漢上百萬的大學生資源,是互聯網優秀人才的窪地,特別適合小紅書的人才戰略。”
今年年初,武漢在全國率先出台支持總部經濟發展的經濟政策,對落戶武漢並經認定的總部企業給予了較高的政策支持,包括企業落戶獎勵、經營規模獎勵、企業培育獎勵、辦公用房補貼等。(長江日報融媒體)
最後更新:2017-10-14 20: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