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8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現在的中國,真不是你想來就能來@特斯拉

最近,關於特斯拉在華建廠的消息層出不窮。

然而,這究竟是好事將近還是雷聲大雨點小?福布斯雜誌對此亮出了自己的觀點——特斯拉戰勝全球傳統汽車製造商計劃的最大薄弱環節——@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而“電動車先行者”特斯拉在這裏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難逃“叫好不叫座”的富人玩具窘境。

目前,統治中國市場的電動車是廉價的知豆D2和長安奔奔電動版。

俗稱老年代步升級版的知豆D2

在中國市場五花八門的廉價電動車麵前,外來者特斯拉毫無競爭力。要知道,在中國銷量最好的知豆補貼後售價僅為7,500美元(約4.95萬元)。而購買特斯拉不僅要支付25%的進口關稅,而且不能享受中國政府的任何電動車補貼政策。因為,中國補貼政策認可的電池均由中國本土製造商生產。

因此,如果特斯拉想提升競爭力,必須在中國本土生產電動車。這樣一來,至少25%的關稅就免除了。然而,中國在此方麵的政策是,外國車企需要捆綁一家本土企業,並與之五五分賬。

特斯拉方麵似乎並沒有尋找中國小夥伴的意願,這也難怪它在中國建廠的消息一直在傳,但從未落地了。

近期,彭博社發表相關文章,稱中國承諾終止對外國汽車製造商的嚴苛政策。文中提到,中國正在討論一項措施,允許外商在自由貿易區內建立全資電動車業務。這將改變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汽車工業政策的基本原則。放鬆規則意味著特斯拉們有機會在中國開展獨資造車業務。

如果此項政策通過,可喜的一麵是,特斯拉不用像福特找眾泰,大眾找江淮一樣,非得需要一個本土合作夥伴,它可以在自貿區獨資獨自造車,不用擔心被隊友分一杯羹。

但是,特斯拉在中國造車的地點也將僅局限於自由貿易區內。天津財經大學教授劉恩誌在接受《財新》雜誌采訪時表示:“中國自由貿易區內的外商獨資企業在全國其它地區銷售產品時,仍將受到25%的進口關稅限製。”因此,如果特斯拉在自貿區造車,區外銷售,25%的關稅跑不了。

駐紮上海化險谘詢(Control Risks)的高級分析師Julia Coym對此表示:“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周內,中國關於合資企業的政策完全鬆動,外企可在自由貿易區登記,之後在中國不受任何附加限製條件地銷售電動車,我將感到非常驚訝。“

問題來了,中國鬆動外企來華造車的政策將能獲取什麼利益?三十年前,中國需要國外的技術來啟動屬於自己的汽車製造產業。而現今,電動汽車製造相對簡單,中國不需要國外的專門技術將電池和電動馬達組裝進新能源車。

事實上,中國放寬外國車企限製的討論已經持續多年,卻還沒有政策落地。原因在於,中國汽車製造商協會的成員對此表示堅決反對,而中國大多數大型汽車製造企業都歸屬國有。因此,放寬外國車企限製的想法也就一直被擱置。

數十年前,像日本和韓國一樣,中國新起的汽車製造被描繪成一場危及世界的廉價汽車革命。然而直到現在,中國汽車製造業也並沒有創造豐田、本田式的世界級汽車奇跡。現在,中國看到有機會用電動汽車統治世界,它將盡一切努力確保電動車的中心將在北京,而不是在加州。高級分析師Coym表示:“中國不會采取任何會破壞中國企業在這個領域取得成功的政策。”

總的來看,廉價版特斯拉Model 3目前量產交付未達預期,屢屢被質疑產能不足,特斯拉股價受此影響下跌3.91%。而它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嚐試也顯得力不從心。因此,特斯拉不如學學福特大眾,彎下腰,先找一家眾泰式的中國小夥伴,再來談進軍“中國市場”。

參考鏈接:

https://www.forbes.com/sites/bertelschmitt/2017/09/21/no-china-is-not-opening-its-doors-to-foreign-ev-makers/#10a685863f3a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最後更新:2017-10-10 19:03:40

  上一篇:go 特斯拉將推燃油汽車 馬斯克沒顛覆傳統車企卻被傳統車企顛覆
  下一篇:go “一切以便宜為核心”寶駿510九月銷量突破四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