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1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社交金融有風險 支付寶握著金剛鑽難做瓷器活

支付寶從2.688億元拿下春晚,到集齊五福平分2.15億元紅包活動,再到今年兒童節,支付寶的擅自將用戶改名成“寶寶”的事件,這一切都印證支付寶鉚足了勁要攻入社交領域。但這些營銷活動並不完美,通過五福活動而拚湊的關係鏈黏性不強,用戶從支付寶得到好處之後依然湧回微信聊天的現狀讓支付寶的這每場社交戰役飽受質疑。

金融業是建立在商品和信用經濟基礎上的,信用作為一種借貸行為,其活動建立在對未來預期的基礎上,因此金融本身就是個高風險的行業。而便捷高效、全球聯網的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則擴大了風險。與傳統金融生態和互聯網金融生態相比,社交金融生態中,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更大。

技術風險

因為社交金融生態高度依賴智能手機的操作技術和係統,而該技術本身就在不斷完善和改進過程中,因此極有可能留下安全漏洞。同時,因為移動社交金融用戶能隨時在不同場景接入WIFI,再加上社交金融生態中用戶基數大、使用頻次高。相比傳統金融生態和互聯網金融生態,這些因素理論上使社交金融生態中呈現的操作技術風險被無限放大了。這樣的係統和操作漏洞一來可能從客觀上造成社交金融生態係統的損傷,二來這種漏洞給內部或外部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操作技術風險是社交金融生態需要防範的基礎性風險,由操作技術風險帶來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交金融發展的最大障礙,也是用戶考慮是否使用社交金融的首要因素。

數據泄露風險

受經濟利益驅動,以信息竊取、流量攻擊、網絡釣魚為代表的黑客活動呈快速增長趨勢,並形成黑客地下產業鏈,嚴重危害互聯網用戶和企業的切身利益。金融業是典型的純數據化的產業,沒有物流支持,沒有任何實體。因此,金融與互聯網、社交是可以無縫對接的。但也正因為如此,社交金融生態中,黑客的入侵行為和內部員工的欺詐行為,若不加以限製,極易造成資金流或信息流的數據泄漏和被篡改風險。

從傳統金融生態、互聯網金融生態和社交金融生態的結構上來看,社交金融生態中用戶信息更多,數據庫中包括資產狀況、信用等級、投資偏好、潛在需求等用戶的多方麵內容,所以可利用價值更高,受黑客攻擊或金融機構內部人員盜用的可能性就更大。

流動性風險

所有的金融機構對流動性風險都不陌生。流動性風險是指金融機構以合理的價格銷售資產或者借人資金滿足流動性供給的不確定性。隻要金融機構某一時刻無法以合理的成本獲得足夠的資金來滿足債務,就存在流動性風險。因為社交金融生態內部結構複雜,資金的流動渠道多樣,用戶和產品一環緊扣一環,一旦一個環節出問題,有可能導致其他方麵的資金流動性出現問題,進而造成整體性風險。因此,作為傳統金融生態和互聯網金融生態都十分忌憚的流動性風險,在社交金融生態中將更為突出。

社交金融產品應接受與商業銀行類似的清償能力和資金流動性的監管。因為目前移動社交金融中,第三方支付或基金等金融產品等已沉澱了大量資金,但資金的使用並沒有受到監管。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出台了針對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監管法規,但是針對移動社交平台還需要出台更進一步的監管法規。在移動社交金融生態中,資金流動快,沒有在途時間,資金撥轉在瞬間完成,這對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監管要經常、及時,才能準確地了解各種金融產品的現狀。

格局難動防守微信支付寶難社交

作為移動互聯網重要入口的支付寶錢包近日公布的月活躍用戶數為2.7億,雖然在移動支付市場支付寶錢包已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支付寶並不願止步於此。事實上,在紅包大戰收官之後,人們最關注的就是“支付寶斥巨資打通用戶關係鏈究竟值不值”的問題。畢竟,在社交功能上,支付寶與微信的用戶活躍程度相差甚遠。微信已牢牢占據著移動社交第一把交椅很長時間,而同時圍繞著它已構建成龐大的生態圈,並在不斷完善中。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微信也已不再隻是社交應用而是一個“超級APP ”;“用戶形成使用習慣後,微信的壟斷地位仍然很難打破”,一位業內粉絲坦言,目前通訊已被逐漸弱化,植根於興趣人群的垂直社交想要做大很困難,如果有一定條件也隻能是在功能上達到與微信相仿的程度卻很難引流,相對的,後來者的創新又很容易被微信平台的流量擊垮。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BAT三大巨頭大戰方興未艾,其中騰訊依靠其強烈的社交基因,必然還會在社交金融領域繼續突破和探索。而阿裏巴巴和百度,相信也都意識到社交化的重要性,不會輕易放棄這一陣地。而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和社交金融,都可以按照各自的情況進行分析,擴展自己的生態係統,發展新業務或拓展新用戶。對於社交金融平台,可更明確自身的優勢,明確今後金融產品的開發和金融業務的拓展方向。

最後更新:2017-10-08 01:45:47

  上一篇:go 支付寶回應大尺度照片:違規嚴重將拉黑處理
  下一篇:go 震驚,支付寶改名“支付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