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3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比亞迪秦深陷電池衰減泥潭,曾經的銷量王一去不返

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2萬輛和19.5萬輛,作為中國新能源領域的排頭兵,比亞迪再次以34634輛的銷量榮登冠軍寶座,然而,作為其下曾經的新能源車銷量王比亞迪秦的銷量則令人大跌眼鏡。

中國乘用車聯席會獲得了最新公布的銷量數據。2017年7月秦銷量為479輛,同比下降90.08%,環比下降49.84%,在比亞迪銷量中占比1.69%。2017年1-7月,秦的累計銷量6250輛, 同比下降83.88%。

百公裏加速5.9秒,最高時速185公裏,百公裏油耗1.6升,純電狀態下可連續行駛70公裏等諸多亮點。比亞迪秦自2013年12月上市以來表現可謂搶眼,一度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王。

反觀如今斷崖式下跌的銷量,不禁令人唏噓,原因所在呢?無非就是競品越來越多市場競爭力加大,其次就是產品質量出現了問題,很不幸的是比亞迪秦屬於後者。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針對“秦”的投訴也浮出水麵,關於“秦”的投訴逾半數是針對其電池的。據第三方投訴網站統計,電池投訴以2014款為最多有387個,2015款有89個。

比亞迪秦電池續航裏程嚴重不足廠家推脫

來自遼寧的一位2014款車主反映,剛買回來的時候,能充滿13度電跑70公裏,但現在隻能充9.3度電跑50公裏,(在炎熱的夏天不開空調,不開音響,不急加速,急減速,勻速行駛,卻隻能跑50)開空調的話隻能跑30公裏。隨後車主去4s店做了將近8個小時的檢測,得到的回答卻是電池正常衰減。

徐州的一位2015款車主也對秦的電池短期嚴重衰減產生了質疑。車子在2015年10月購買,從2016年5月底開始,動力電池開始嚴重衰減,續航裏程也從基本達到70km,直線下降到不足50km,特別是後50%電量掉的速度很快,跑不到15公裏。先後從4S店更換了4塊電池,但過了半個月,又恢複到換之前的總續航50km左右。之後又去4S店檢測,又說沒問題。

僅僅使用半年多的時間,比亞迪秦的電池衰減就如此厲害,這正常嗎?

續航裏程不達標,廠家涉及虛假宣傳。

2015年4月17日,第三屆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在車展舉辦地附近的道路上,出現了十幾輛比亞迪“秦”。這些比亞迪“秦”的車主,通車身上麵的字幅抗議“秦”質量差,質疑其在純電模式下的續航裏程廠家“宣傳為70公裏,但是實際上隻有40公裏”;“虛標電池11度當13度賣”。還有車主比較極端的說法是:“買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不是在4S店修車,就是在去4S店修車的路上。”

廠家回複令人不滿

比亞迪的回應是這樣的:一、消費者對電池電量的理解存在誤區。消費者往往容易將公告中的標稱電量理解為車輛可使用電量,拿到車後發現充電的電量與標稱電量有差異,繼而產生懷疑;二、為了電池的使用安全,電池存在電量冗餘。比亞迪電池的上端保留了2%-3%的冗餘,底部則保留了6%-8%。即,這個電量冗餘一下就占掉了10%左右,這個才是車主拿到車後真正可使用的電量;三、車主的用車習慣會影響電池的效率和壽命;四、溫度對電池充放電效率存在很大影響。

新能源汽車續航裏程多有虛報

目前,國內對新能源車電池電量、續航裏程實驗標定數據與不同季節實際使用情況的誤差合理標準,並未進行嚴格規定,不能避免有一些車企用實驗數據進行宣傳的現象。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還是沒有解決電池問題,要想續航裏程長,就要提供大容量電池,而由於電池密度問題,大容量電池的體積和重量過大,沒辦法使用在汽車上。這一問題不得到徹底解決,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裏程始終有限,很難大範圍推廣。

專哥想說:

在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的政策下,難免會有些企業急功近利推出劣質產品,新能源未來要想發展的更好,還需要進行合理化調整和政策指引。而對於比亞迪秦,廠家如果不解決舊款車型的電池問題,即便2017款新車現在上市了,恐怕也難以改變現有的銷量困局。

如果你的愛車遇到任何問題,請關注“汽車專業網”,點擊下方“汽車投訴”。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後更新:2017-10-07 23:52:30

  上一篇:go 8月新車銷量:日係強勁兩位數增長,奇駿同比增長34.85%
  下一篇:go 當梅賽德斯-奔馳AMG C63 S coupe變成網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