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2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聯手三大運營商,阿裏巴巴收割雲通信

文 / 王雲輝

經過三年蓄力,阿裏巴巴在雲通信市場開始全麵發力。

10月13日,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裏雲與阿裏通信宣布,聯合打造阿裏雲的通信PaaS平台(C-PaaS),"這個平台將帶領整個雲通信產業走向2.0時代。"阿裏通信總經理餘鵬武說。

作為一個正處於爆發增長階段的新興領域,雲通信正在成為大量企業IT服務的"標配"。據第三方預計,2018年全球雲通信市場規模就將達到75億美元,未來五年這個市場的容量還將有60%的增長。

此前,這塊大蛋糕已經吸引了大量廠商入局,但在餘鵬武看來,其中大多數都隻是圍著通信運營商轉的"資源型公司",業務模式千篇一律,都是運營商資源的倒賣轉售,缺乏核心競爭力。

而阿裏雲要做的雲通信2.0,是要整合運營商資源和互聯網資源,結合自身優勢特點,創新為全新的產品形態之後,在不同應用場景中為企業解決問題的"技術使能"。

雖然阿裏並沒有明確,在雲通信業務的市場目標,但憑借強大的資源、技術與業務,它對這一市場的收割已經開始。

1

2016年6月23日,納斯達克迎來了一家新的"獨角獸。"

這家名叫Twilio的公司,主營業務非常簡單,就是幫其他公司發送語音消息和短信,而且上市前一直是虧損狀態。然而,僅僅在上市的第一天,它的股價便從15美元漲到了28.79 美元,漲幅高達91.9%。

資本市場看好Twilio的原因,正是它的業務模式:雖然看上去無比簡單,但卻成功幫助了大批互聯網公司聯係客戶的成本,同時為自己帶來了營收規模的高速增長。

Twilio正是一家雲通信公司。也正是它的上市,成為了整個雲通信行業井噴的標誌性拐點。

在此之前,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類似的業務模式其實早已存在。但近幾年來,雲、大數據、物聯網、共享經濟等新興技術與新興市場的勃發,已讓雲通信重獲新生。

最關鍵的變化在於,數字化的轉型已經真正成為了這個社會麵臨的大轉型方向,雲計算、大數據,包括社交媒體,以及AI等等相關技術,已經真正影響到了整個行業,所有行業。

所有行業的公司,都正在變成互聯網公司,無論生產、經營還是用戶管理,企業的每一個環節都越來越數據化,而且越來越依賴網絡連接。

這意味著,他們需要更多的IT服務和通信服務。

尤其是通信能力,它雖然自身的業務場景有限,但卻是整個互聯網業務的基礎,它不但是網絡的基礎設施,而且以高效、穩定、可靠的連接能力,為互聯網和物聯網業務的很多業務創新奠定了基礎。

比如,短信已經成為各種互聯網業務中,最重要的身份交叉鑒權方式,沒有之一。

問題在於,很多中小企業需要通信能力時,卻遇到運營商業務體係的困擾。

在中國,三大運營商的省公司都擁有獨立的運營權,不同運營商、不同省份的政策和業務都各有不同。而如果企業要直接與運營商對接通信能力需求,甚至需要與三大運營商全國的1000多家地市公司一一展開談判,這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資金與時間成本。

而且,運營商的業務體係目前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麵向C端的市場體係,隻向個人客戶提供服務;另一個是集團客戶體係,為大企業提供服務,卻並沒有一個體係,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

其原因在於,中小企業的數量眾多、業務分散、需求規模小,運營商自己對接的話,完全忙不過來。所以,運營商一直是通過外部的代理商,搭建中間平台,從運營商批發帶寬、流量等資源,再拆開了零售給中小企業。

但由於運營商的資源分散在各省市公司,找的合作夥伴水平高低不一,而且行業上下遊信息高度不對稱,服務也缺乏監控,所以中小企業獲得的服務往往良莠不齊,經常存在業務接入難,接入流程複雜,通道不穩定等各種問題。

過去,需要這些能力的中小企業並不多,需要的能力也並不多,所以這種簡單的轉售模式就已經能滿足需求。

但如今,幾乎所有企業都需要這些資源,而且在不同的業務場景下,企業的需求也千差萬別,日益複雜。

雲通信的市場空間,也隨之打開。

2

值得注意的是,雲通信行業的發展,正處於高速迭代的發展之中。

按照學術的定義,雲通信是基於雲計算模式的通信平台服務。

(在中國信息通信行業管理體係中,雲通信的業務分類)

而我們看到的現實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公司才能算是雲通信,並沒有一個標準概念,幾乎所有的運營商資源轉售企業,都在自稱為雲通信公司。

在前些年,這個行業的玩家,主要還是以資源聚合為業務核心的整合型企業,比如263、容聯、雲之訊、訊眾、夢網科技等。

它們都擁有極強的資源整合能力與營銷能力,甚至與運營商關係緊密,得以整合各家運營商的通信資源,以更方便、更低成本的方式,提供給有需求的企業,從而獲得了快速的發展,甚至有的在短短3年內,就實現了10倍的規模增長。

但也正是因為它們更像是"批發商",沒有自身的業務場景基礎,所以它們缺乏持續的業務創新能力,提供的服務能力都以運營商自身的業務和產品為主,優勢主要體現在價格和流程簡單上,企業之間的業務大同小異,有的甚至連門戶網站的界麵和菜單都極為相似。

但事實上,雲通信它並不是雲計算和通信資源的簡單"1+1"。

"雲通信裏的通信,其實不是目的,它隻是連接手段,中間傳輸的是內容。"餘鵬武說,雲通信服務對企業更大的價值,應該是業務流程優化和應用場景創新,以提高商業競爭能力。

在他看來,不管是通信能力還是IT能力,最根本的驅動力還是為客戶解決問題,而做雲通信的關鍵,也正是在互聯網業務中,用通信能力來彌補IT能力不能觸達的問題,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業務場景。

比如視頻網站的會員,很多人都會把賬號共享給很多人,這就帶來了視頻網站的損失,但如果將會員ID與免費流量進行關聯,會員費中就包括了定向流量,就有可能避免這一問題,因為即使賬號分享給其他人,它的手機號也無法免流量。

"如果說,1.0的雲通信,是對運營商和互聯網資源的聚合;那麼2.0的雲通信,就將是技術使能以及場景化。"餘鵬武說。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產業升級,讓具有互聯網背景的雲通信企業,逐漸成為整個行業新的領軍者。

與傳統的雲通信企業相比,它們不但能有更強的跨界資源整合能力,而且對企業的實際需求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創新能力,所以能將各種資源進行"二次加工"、"三次加工",不斷轉化出更多全新的、貼合企業需求的能力和產品。

比如房屋線上中介,以前最擔心的問題,是交易雙方私下交易,導致平台就無法抽取傭金,但通過虛擬號碼(AXB)技術,讓雙方互相看不到對方真實號碼,同時通過人工智能的語音識別技術,把雙方對話內容錄音並轉化為文本,用以監測私下交易,實現了在確保企業利益不受損失的前提下,大幅改善用戶體驗。

據螞蟻短租產品總監劉琦透露,利用虛擬電話通話方式改造業務流程後,該公司的業務轉化率已經提高了十幾個百分點,目前每天的虛擬電話通話量已達數十萬次。

這個虛擬號碼技術,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能夠實現,但一直沒有規模應用。如今,正是因為阿裏通信的發掘和推動,才得以在出行、購物等場景廣泛應用,並一躍成為雲通信行業的"標配"業務,甚至反向驅動了運營商的同類業務推出。

同樣,也正是阿裏雲通信最早將運營商後向流量引入電商領域作為促銷工具;如今,它也逐漸成為很多分發體係和電商生態的重要營銷手段。

"和通信相比,我們更懂互聯網的應用;對於互聯網,我們更了解通信能力,這就是我們的核心優勢所在。"餘鵬武說。

3

在互聯網出身的雲通信企業中,目前走得最遠的毫無疑問,正是阿裏通信。

2014年12月,阿裏通信獲得中國首批移動轉售業務運營試點資格。彼時,它的絕大部分業務,也還是以基礎的通信能力轉售為主。

但餘鵬武並不滿足於此,"雖然阿裏有足夠大的生態,能夠進行資源的連接與匯聚,但如果僅僅是資源轉售,就永遠不會有核心競爭力。"

他很快發現,運營商有能力觸達C客戶,也有能力觸達B客戶,但對於小B客戶的觸達能力卻存在不足。

恰好,阿裏巴巴的生態體係中,有海量的中小企業:僅僅百川的開放平台,就有800萬商家;釘釘的中小企業,超過了300萬家,阿裏雲上的開發者,也已經超過了100萬。

這1000多萬家企業,就是一片寬闊的藍海。

幫助運營商觸達這1000多萬家中小企業,同時讓這些企業更加快捷、更加穩定、更低成本、更加按需地獲得雲通信服務,正是阿裏通信的機會所在。

餘鵬武決定,不去麵向更多的用戶做資源轉賣,而是沉下心來,整合運營商和資源,整合阿裏巴巴的技術能力,結合阿裏巴巴的業務場景,專注為阿裏巴巴生態鏈的客戶服務,幫助它們解決各種業務問題、服務問題和安全問題。

比如店鋪號,當用戶撥打店主電話時,店主就能夠在接聽前就看到用戶的信息,它是黃先生還是李女士,是新客戶還是以前已經在本店買過三雙鞋……這樣就能節省大量的繁瑣溝通。

比如流量錢包,店主購買流量後贈送給用戶,帶來的促銷效果遠遠好於優惠券和紅包。

比如虛擬號碼,它讓物流的快遞員既能聯係到收件人,又無法盜盜賣用戶的手機號碼穩私信息。

所有這些能力服務資源,都是和阿裏自有業務共享共用。

在這個阿裏生態與通信能力全麵融合的過程中,運營商觸達了更多的中小企業客戶,阿裏巴巴的電商、支付、物流、雲、IM等業務提升了業務能力,企業用戶得到更優質的服務,而阿裏通信也因此構建起了低成本的運營體係,獲得了更大的業務規模和更多利潤。

比如,雲通信就是成為阿裏巴巴雲計算業務的重要補充。它已經成為阿裏巴巴為中小企業提供雲、管、端整體性一套解決方案時,打通計算能力和運營商通信連接能力的"黏合劑"。

4

如今,阿裏通信的很多創新,都已被其他企業效仿,逐漸成為整個行業的潮流。

但從整體來看,阿裏的雲通信業務生態,卻並非傳統雲通信企業能夠簡單複製的。

比如,運營商的資源整合,就不可能是拿過來就直接用的。

一方麵,根據自身的網絡與業務狀態,運營商對業務資源也有自己的要求,所以雲通信公司要能夠感知並配合運營商的實際要求;另一方麵,無論是實名製、數據安全、還是用戶隱私,通信能力也都有嚴格的安全要求,雲通信公司必須要針對不同的場景,進行自己的加工,才能確保既安全合規,又快捷方便地將通信能力交付給用戶。

最重要的是,運營商是產品導向,而互聯網是客戶驅動。要把運營商的產品掰開了揉碎了,提供給最需要的用戶,這也需要業務場景,需要技術創新。

在餘鵬武看來,這也正是阿裏通信的兩大優勢所在:

第一,技術實力。阿裏通信不僅自身有很強的創新和技術研發,背後還有整個阿裏巴巴的技術體係支持。

比如阿裏通信的語音轉文本功能,就不是阿裏通信自己開發的,而是整個集團 iDST研究院在語義分析、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方麵的成果。這些基礎能力,都能嫁接到阿裏通信的技術開發之中。

第二,場景。阿裏巴巴生態,覆蓋了支付場景,物流場景,從電商零售場景,開發場景,協同辦公場景,乃至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大部分生態,而且已經經曆了億級規模的業務驗證。這些場景與業務的互動與創新,保證了服務能力持續的演進和變化。

比如物流的虛擬號碼,最早推出的時候,是點對點的標識,一個用戶分配一個臨時號,交易結束了再解綁;但隨著業務量越來越大,就改進為了一個號碼標記一次交易,而不是標記一個人,從而提升使用效率;最近更和菜鳥合作推出了掃碼唿,按照地域唿用,進一步大幅減少了號碼使用量,降低了用戶使用成本。

5

阿裏通信的這些創新,同樣得到了運營商的支持。

當前,中國的個人通信市場已經漸趨飽和,運營商的傳統業務已經摸到天花板,迫切需要深耕企業通信市場,以尋找新的發展動能。

雖然阿裏巴巴自己沒有通信連接能力,但它的優勢在於,能幫助運營商和運營商的合作夥伴一起觸達中小客戶。

阿裏通信還將與運營商進一步加大合作,比如深挖和運營商之間的通道連接,在通道上疊加一些新的IT能力,做一些新的場景創新等等。

比如,從今年開始,阿裏通信已經全麵拓展了基礎通信的領域,把物聯網連接和運營商的流量服務能力,都納入到了開放的範疇。

而在內部,阿裏通信已經與阿裏雲進行整個底層技術能力的全線打通,在達摩院成立後,阿裏通信也會將更多的新技術應用於實際需求之中。

在餘鵬武看來,隨著5G的發展,運營商的網絡全麵雲化,CT和IT的整合才剛剛開始。

未來,雲通信行業甚至有可能依托IT互聯網的計算、存儲、網絡、安全能力,乃至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反向幫助傳統通信行業解決企業服務時遇到的一些核心問題。

"阿裏巴巴的生態和技術能力,加上運營商的基礎能力結合,會使整個雲通信變得與眾不同。"他說。

最後更新:2017-10-25 21:32:17

  上一篇:go 阿裏巴巴和京東搶灘租房市場 未來租房市場或更透明
  下一篇:go 10月25日訊:永安行與哈羅單車合並;Zuzu獲2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阿裏巴巴加碼零售、酒店業;錦江酒店營收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