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76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微信為什麼調換錢包和相冊的位置?

關於設計,人們吵著嚷著要創新。但是這創新肯定是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首先要取材於人們熟悉的事物或詞,這樣人們才容易接受;但仔細一看又要有所不同,比如星巴克人魚的雙魚尾,這樣才能有記憶度,有差異和區隔。

太陌生的事物不容易被接受,因為人腦有保護機製;而太熟悉的事物又不容易引起記憶,因為人腦有效率機製,習慣性忽視熟悉而安全的事物,來節省大腦能量。

由此可見,在人們的習慣性使用路徑中安插固定廣告位是很容易被忽視的。比如搜索網站最前邊的固定廣告位,人們會選擇性忽視掉它;再比如摩拜單車在“掃一掃”前邊蹦出來的廣告,幹擾使用簡直就是找死。當然,這也是信息流廣告比較牛逼的地方,因為它並不在你的習慣性忽視路徑裏。

想起來以前大號軟文裏流行一時的“這廣告出現得我猝不及防”的廣告,你還記得多少?這種方式出現的廣告,隻能刺激短時記憶,如果沒有重複投放來加深記憶,根本就是打水漂。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微信5月份最新版本把【錢包】替換到最前邊的位置了。以前那個位置是【相冊】。現在我想打開【相冊】,總是習慣性地把【錢包】打開。這個位置變換有點小意思。【相冊】沒有激起任何互動或銷售,它除了滿足自戀,並不產生任何【流】。但是【錢包】就不一樣了,【錢包】裏有各種花錢應用,放在最前邊單列出來,表現出微信對這個功能入口的重視。微信悄咪咪地就在電商和金融上使勁呢。

說實話,在用戶習慣使用路徑方麵,支付寶應該跟微信好好學一學。在以往是支付內容的信息流裏插入好友分享信息,這種【嚇得我雙腿一軟】的主意是誰想出來的?假設我剛買了一種不可描述的私密產品,打開支付寶首頁一看:就在我購買產品的信息下邊,就是我某個好友分享的“某家烤串真好吃”的信息,我會怎麼想?我買東西這條信息不會也被對方看到吧?我特麼還有沒有隱私了?私密信息流與公開信息流攪和在一起,這樣真的好嗎?

說到這兒我想起來以前碰見過這樣一種按鈕設計——確定取消嗎?然後扔給你倆按鈕【確定】、【取消】。我真的猶豫了半天你知道嗎?——我覺得這是個哲學問題。

最後更新:2017-10-07 23:06:11

  上一篇:go 敲黑板,微信酒店牧場模型營銷理論詳解
  下一篇:go 微信理財通昨天收益井噴,年化收益比餘額寶高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