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搜狐
新三板與“四板”擬納入《證券法》調整 逾3.1萬家企業將受益
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塔基”部分,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俗稱“四板”市場)正在得到重視,在兩大層次市場不斷規範並實現企業數量和融資快速擴容的同時,其市場地位和法律地位有望得以鞏固。
在此之前,《證券法》修訂草案已將證券交易場所劃分為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新三板)和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三個層次。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新三板企業數量已超1.1萬家,而全國40家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也已超過2萬家,兩大層次市場企業數量超過3.1萬家。
近5年來,新三板市場實現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快速擴容。截至今年10月末,掛牌公司達到11619家,其中,中小微企業占比達94%,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達到65%;行業覆蓋從初期的12個行業門類發展至覆蓋全部行業門類,新經濟特征突出。
近5年來,新三板累計共有5328家掛牌公司完成股票發行,實現股權融資3818.34億元,一批處於研發階段尚未盈利的企業也順利完成融資。在發生融資的掛牌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製造2025”重點突破領域融資占比不斷提高。
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認為,新三板通過掛牌程序和融資、交易、定價等靈活的製度設計安排,為中國大量有融資需求但難以獲得銀行貸款的中小企業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資渠道。
另外,新三板積極吸引民間資本支持,目前創新投資基金(VC)、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持股的掛牌公司數量占比超過60%。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16年以來,大多數VCPE投資的項目通過新三板實現退出。此外,在企業掛牌不斷提升規範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質量後,更容易獲得銀行貸款。截至目前,已有5800多家掛牌公司通過銀行推出的專項金融產品,獲得貸款逾5000億元。
目前,並購重組也是新三板市場的一大特點,也是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麵。截至今年10月末,掛牌公司累計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和收購922次,交易總額1443.83億元,其中七成以上屬於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進行產業整合,或傳統製造業公司謀求轉型升級實施整合。同時,上市公司收購掛牌公司也日益頻繁。
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層麵,國務院辦公廳今年1月份已印發《關於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的通知》;7月份證監會製定出台的《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已開始實施。目前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正在逐步規範市場發展,其中清理異地掛牌企業、合並區域內市場正同時推進,另外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也成為地方政府培育IPO標的和提高轄內資產證券化水平的起步平台。
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新三板市場以及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幫助更多中小微獲得低成本資金,很大程度上實現助推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未來兩大層次市場納入《證券法》調整範疇,將提升市場的法律地位,夯實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中的基礎地位,有助於提升市場服務掛牌企業的能力,逾3.1萬家企業將受益。
(原標題:新三板與“四板”擬納入《證券法》調整 逾3.1萬家企業將受益)
最後更新:2017-11-16 06: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