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運轉正常的P2P不足2000家 三類平台聚集風險

11月1日,網貸之家發布《中國P2P網貸行業2017年10月月報》。數據顯示,10月P2P行業成交量為2183.94億元,環比減少7.12%;行業綜合收益率為9.5%,結束連續4個月上漲行情,環比下降3個基點。

此外,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截至10月末,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量下降至1975家,相比9月底減少了29家;10月份,停業及問題平台有54家。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網貸行業整改接近尾聲,退出平台數量將會急劇增長,投資者需格外謹慎。

成交量持續下降

記者注意到,P2P行業已連續3個月成交量環比下降,從7月的2536.76億元下降至10月的2183.94億元。

網貸之家研究員陳曉俊認為,這主要是“國慶小長假”的季節性因素,疊加部分地區限製平台規模增長所致。

數據顯示,10月份,成交量排名全國前三的北京、廣東、上海地區,環比均處於下降趨勢。據了解,監管要求各省領導小組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整治期間轄內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數量及業務規模雙降。隨後,上海、廣州等多地平台收到“存量違規業務必須壓降、不再新增不合規業務、業務規模不再增加”的監管通知。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近3個月成交量環比下降,但7月至10月的成交總量同比增長了26%。

貸款餘額亦穩步提升。截至10月末,P2P行業貸款餘額增至11663.5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808.67億元增長71%。

另一個向好跡象為網貸平均借款期限相比去年同期拉長1.16個月。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表示,監管層明文禁止期限拆分,使得期限拆分亂象有所好轉,這幾個月行業的平均借款期限較去年同期均有所拉長,這也是貸款餘額穩步增長的原因。

三類平台聚集風險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末,P2P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量下降至1975家,相比去年同期減少179家。多位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專項整治漸入尾聲和備案工作的啟動,難以完成整改轉型的平台將會加速退出,退出平台數量將會急劇增長。

方頌認為,在監管政策逐步落地的過程中,有三類平台要慎投。一是活期或定期理財計劃,這類產品存在期限拆分和錯配的嫌疑,平台流動性風險較大,且大部分活期和定期理財計劃產品無明確的投向和實質的項目信息,涉嫌非法集資風險。

據記者了解,這類產品在操作流程上, 往往是投資人在投資後才能看到平台提供的投資列表。這違背了“網貸平台應在出借人確認向借款人出借資金前,向出借人披露借款人基本信息、項目基本信息、項目風險評估及可能產生的風險結果等信息”的監管要求。

第二類是借款超額平台。監管層規定“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台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方頌表示,“超額”是重點整治的現象,也是網貸平台備案必須解決的問題。目前,互金專項整治已接近尾聲,若平台仍在發布超額項目,在整改期內完成整改的難度較大。

第三類為遷移注冊地或注冊新主體的平台。隨著北上廣深網貸監管政策趨嚴,部分網貸平台有意通過遷移注冊地至二三線城市謀求區域製度性套利;也有部分違規業務較多、難以整改的平台,通過注冊新主體逃避監管。

(原標題:運轉正常的P2P不足2000家 三類平台聚集風險)

最後更新:2017-11-03 07:49:53

  上一篇:go 重鋼擬讓渡21億股權引入重組方 寶武集團身影隱現
  下一篇:go 科融環境涉嫌信披違規 聞泰科技股東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