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37 返回首页    go 搜狐


乔布斯会怎么看全面屏?也谈产品需求牵引

乔布斯是智能电子时代一个显着的符号,围绕他有各种各样的话题。作为成名的技术领军人物、苹果公司的领导,他自身的性格特征和人生经历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乔布斯会如何看待XXXXX? ——这是一个带有光环效应的经典句式,同时更是一个前人如何看待科技进步发展的“穿越”梗问题。

也许这个“梗”比较俗套,但是对于引起大家的思考还是有相当的益处。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话题引子是——乔布斯会如何看待目前流行的手机全面屏设计。这个引子的中心焦点并不在于乔布斯或全面屏本身,而是高速发展的行业中,需求牵引和技术决定论之间的关系。

乔布斯与其说是手机教父 不如说是PC之父 Apple I的拍卖价就是明证

我们先来终结一下本文标题相关的基本内容——乔布斯(假如在世)会如何看待全面屏呢?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这位在PC和智能手机时代都有开创意义的“教父”身上有着海量的偏执特性。乔帮主曾经“3.5英寸最完美尺寸”的表态甚至给苹果立下了多年后略显尴尬的Flag。

不过乔帮主或许是有个性的极客,但绝不是不识时务的冥顽者。如果他没有遭遇不幸生活至今,应当不会阻挡大屏iphone的出现——成功的企业家不会真正放任符合历史趋势的普适需求。倒退回十年前,3.5寸的“完美”也只是当年显示面板和SOC CPU、基带等技术决定的结果。如果有可能把屏幕做大,乔帮主不会看不到好处。至于目前各个厂家炒作的“全面屏”概念,不论标准究竟是什么,本质上还是高屏占比设计的自然延伸,由于只是部分元器件体积分布的调整,这个概念对手机形态的改变几乎谈不上质变,乔帮主当然也会促进他事实上的实现,但是否还会遵从这个概念就不好说了。

争议中的全面屏概念很虚伪 但这种类型产品集体问世确实是产业进步

用“乔布斯还活着”这个梗抨击现在苹果的粉丝,与古代借古讽今的不平文人没有不同。其实,掌握杀伐政权的政客并不惮于自打脸,决策都是一时一地下的最优结果;科技行业的领袖也绝不是看不到用户的需求,只是囿于时代无法一口吃个胖子而已。

技术发展自有脉络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是汉宣帝对还是太子的汉元帝的教训。按照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用户和皇帝很有可比之处。皇帝只要下面不造反就好了,用什么手段都是次要的,可以灵活机动的;用户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只要在想象力允许的范围内好用就可以了,用什么样的技术实现这个目标并不重要。

按照强需求牵引论的观点来看,只要有某种社会性的普世的产品需求,那么飞速发展的快速消费品市场在某个时间段总会调整自身的技术脉络去适应他。静态而孤立地看,我们可以找到无数的正面例子来论证这样的看法。智能手机从十年前的傻大黑粗过渡到现在的高度成熟,本身就是最大的鉴证。

笔记本和智能手机的形态迭代速度惊人

需求牵引需要产品设计者不断结合社会实际和发展中的技术判断下一阶段主打的需求层次,这其间的判断相比两军交锋的运筹帷幄毫不逊色,我们目前看到的业界巨擘基本都是在面临这种判断时表现不错的一员。

不过需求牵引有最大的问题就是她本质上是一种软性推动力量。笔者的一位同事曾经坚信手机CMOS画质一定有超越相机的那一天,理由是手机的用户群、从业者、投资力度都远非专业相机科比。最近在他购买了A7 R2之后,这种信念已经不再坚实——技术发展自有其脉络,用上再多的黑科技,由于技术扩散的对等性,“底大一级压死人”的传感器固有技术脉络是不可改变的,哪怕你富可敌国,甚至全人类一起优化,也改变不了光学原理。

微单镜头不微 转接之后体积优势几乎无从谈起 手机要超越大底相机更是天方夜谭

返回问题的本源,什么时候能够出现怎样的电子产品,固然有产品经理们一代代选择方向的要素,但从根本上还是基础科学、材料科学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技术环境决定的。中世纪的军事家们同样需要更轻便的计算设备来搞定抛石机弹道、需要更高效的音频通讯工具来解决指挥协同问题,但无论他们如何呼吁,轻薄笔记本电脑和无线通讯网络也不可能提前五百年出现。

如果上游芯片厂商在工艺制程、传感器理论、计算机原理方面没有质的突破,那么无论手机还是电脑领域,不计时间空谈需求,甚至为一点点的产品设计量变沾沾自喜,鼓吹从此变了天,都是不负责任的体现。

最后更新:2017-11-04 07:22:03

  上一篇:go 马云王菲合唱新歌,段奕宏东京电影节封帝
  下一篇:go 从《甄嬛传》到《狐狸的夏天2》谭松韵竟然是这样的黎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