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0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這11個詞濃縮了房地產業的這一年

2017年,是房地產業經曆政策調控頗為嚴厲和頻繁之年。這一年,全國各地出台樓市相關政策和規定的次數之多、力度之大,都超過了以往。同時,隨著租購並舉、租售同權、共有產權、限售等政策的漸次落地,符合國情、層次分明、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製輪廓已經逐漸顯現。

在頻繁的調控政策背後,中國樓市的走向正在發生著趨勢性變化,“降低房地產的投資屬性,回歸居住屬性”的提法越來越深入人心。

人民網特此盤點2017年度房地產業關鍵詞,與各位網友共同記錄中國樓市的新變化。

關鍵詞1:房住不炒

“房住不炒”明確中國樓市發展方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製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點評:“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理念,明確了中國樓市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一定位貫穿今年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並寫入了十九大報告當中。這也意味著,我國將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製度和長效機製,真正促使住房回歸居住的本質屬性。

房地產市場調控不再一刀切,要求各地“因城施策”。

關鍵詞2:因城施策

本輪房地產調控強調“因城施策”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因城施策去庫存。目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仍然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

點評:去年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持續分化,一、二線城市過於火熱,而三、四線城市還需要去庫存。在此背景下,我國加強了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提出因城施策,這也是本輪房地產調控的重要特征。

2017年,各地房地產市場累計調控超過200餘次,創下記錄。

關鍵詞3:調控

“調控”是今年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

從去年至今,全國已有超過100個城市(縣級以上)發布了各種相關房地產調控措施200餘次。除了調控頻次增加,調控手段也增多,在“限購”、“限貸”的基礎上,“限售”“限價”成為今年調控的新手段,截止目前,加入限售的城市擴大到50個。

點評:今年,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下,一係列房地產調控政策出台,調控力度空前,調控範圍擴大,調控手段增多,在嚴厲的調控下,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交易量大幅下滑,網簽量也隨之不斷下降。

廣州今年首次提出“租購同權”,並將其寫入政府文件。

關鍵詞4:租購同權

租賃住房是幫助居民解決住房問題的重要途徑

為了加快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製度,多地開始嚐試租購同權,即以租賃住房為唯一居所的房屋承租人也享受同等的就業、教育、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權利。7月中旬,《廣州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出台,提出“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租購同權”。“租購同權”,第一次出現在我國地方政府的正式文件中。

點評:在提出“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下,租賃住房成為幫助居民解決住房問題的重要途徑。以往我國房地產市場“重買輕租”,租賃市場發展較為滯後,而“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以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為突破口,推進租購同權,加快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製度。

10月10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就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領域發展成就答記者問時,提出長效機製在製定中。

關鍵詞5:長效機製

房地產調控長效機製正在製定中

10月10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住房的基本屬性是消費,國家反對房地產投機的取向不會變,房地產調控政策會繼續發揮效應。房地產調控長效機製正在緊鑼密鼓地製定,會適時出台。

點評:我國開啟房地產調控以來,需求端“短期化”調控一直是主基調,也客觀上造成了房價波動性上漲和政策鬆綁房價上漲的預期。所以,建立房地產調控長效機製十分具有迫切性,對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業內認為,不動產資產證券化將是持有租賃物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助力。

關鍵詞6:不動產資產證券化

不動產資產證券化取得關鍵突破

11月23日,國內首單央企租賃住房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獲批,也標誌著長租公寓等各類持有租賃型物業在金融端口迎來突破。

點評:隨著我們國家資產證券化領域的不斷開發與發展,各類新興創新結構的出現,資產證券化一定會為盤活存量資產、快速擴張規模等方麵提供更加高效和有益的幫助。

9月30日,北京首個共有產權住房項目錦都家園公開搖號儀式在北京舉行。

關鍵詞7:共有產權

共有產權住房解決了“夾心層”的購房難題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製度和供應體係, 9月20日,北京市住建委連同有關部門發布《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京建法〔2017〕16號),自2017年9月30日起正式實施。

點評: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是我國深化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完善住房供應結構,支持無房家庭解決住房剛需的長期製度安排。共有產權住房政策的出台,針對城市“夾心層”,形成分層次的住房供應體係,也引導居民形成梯級消費理念。

關鍵詞8:長租公寓

長租公寓,樓市的下一個風口

今年是長租公寓發展的關鍵一年,碧桂園等中大型品牌房企紛紛推出長租公寓產品。11月23日,國內首單央企保利租賃住房REITs(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獲批,也標誌著長租公寓在金融端口迎來突破。

點評:長租公寓,樓市的下一個風口。隨著各地出台政策鼓勵長租公寓的發展,各大品牌商積極布局長租公寓,長租公寓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北京等地土地市場陸續推出自持商品房用地,這將可能改變未來行業內生態格局。

關鍵詞9:自持商品房

自持商品房比例逐漸增加

北京市采用“限房價、競地價”的交易方式掛牌出讓的數宗土地,由開發商自持商品住房麵積,並將全部作為租賃住房,不得銷售。對於這部分開發商自持商品房,其出租將納入政府監管,企業“以租代售”將被取消拿地資格甚至注銷資質。

點評:隨著我國租購並舉的住房製度的建立,我國從供給端加強租賃住房用地的供應量,在出讓土地中規定開發商自持商品房的鼓勵用於出租,這也為未來租賃住房的發展奠定基礎。

在各地城市的人才爭奪戰中,房子成了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碼。

關鍵詞10:以房留人

各地人才爭奪戰升級

今年以來,包括武漢、長沙、成都、西安、濟南、南京、鄭州、青島、廈門等城市,紛紛推出人才政策,開啟人才搶奪戰。在這一輪城市人才爭奪站中,給予人才購房、租房等優惠也成為一大特點。

點評:如何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其中關鍵不僅在於出台多少物質優惠政策,而更在於堅持創新發展,為人才營造創新創業、施展才能的政策環境,才能給優秀人才帶來歸屬感。

2017年7月,萬達、融創、富力三家企業共同創下房地產行業的“世紀並購”。

關鍵詞11:企業並購

並購已經成為企業間的重要生存形態

今年,是房地產行業的並購之年。中國A股市場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公司並購與反並購攻防戰“萬寶之爭”,在今年年中以萬科引入深圳地鐵為第一大股東而落下帷幕。隨之,今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又發生了一場世紀並購,融創、富力共同接手萬達超過600億元的資產包再次創下曆史記錄。此外,房企之間的整合也不斷加劇,和昌收購萊蒙國際、融信收購海亮等都成為房企並購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點評: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進入下半場,企業間的整合並購加劇。隨著“鯰魚效應”越來越凸顯,大企業試圖並購小房企從而繼續擴大規模;另一方麵,麵對越來越不確定的市場環境,強強聯合也成為房企之間的發展趨勢。

最後更新:2017-12-31 09:18:50

  上一篇:go 周小川:推動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再上台階 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下一篇:go 中國12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1.6 連續17個月位於榮枯線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