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9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資本市場監管路徑明晰 防風險補短板可行穩致遠

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要深化金融體製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必須要防風險、補短板、促改革、更開放。隻有在確保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上,通過以降低金融杠杆為政策導向的從嚴監管、市場體製機製上的製度性改革、有序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才能確保資本市場在行穩致遠的道路上健康運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我國企業總體債務水平偏高,國有企業改革處在深水區,傳統企業實現轉型的成本高、風險大,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迫切需要一個規範且風險可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來承擔優化融資結構、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的任務。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在改革開放中取得了不少成績。A股股票市場總市值躍居全球第二,國內債券市場是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新三板、私募市場、期貨市場等都取得快速發展,成為金融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場所。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總體上仍不成熟,市場的各項製度建設與成熟市場依然有不小的差距,市場內在的脆弱性和複雜性需要引起重視。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建設既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更要保持穩中求進的定力,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一方麵要鞏固和運用在應對異常波動中形成的有效機製和手段,及時化解各種風險。規範市場,監管先行,防範金融風險跨市場、跨機構、跨境傳染,需要多部門協同規範發展好區域性股權市場,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和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另一方麵,繼續紮實推進資本市場“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在體製機製上補短板,促進上市公司規範運作,強化信息披露,杜絕粉飾業績和虛假重組,完善新三板市場的製度供給,不斷優化金融司法環境,為打擊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活動保駕護航。

此外,還需大力加快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步伐。我國投資者的規模和多元投資需求快速增加,海外投資者配置和持有人民幣資產的需求也大幅上升。最近一年多來,深港通、債券通相繼落地,人民幣正式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A股明年將被納入明晟(MSCI)新興市場指數,監管部門還通過完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製度、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製度、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製度,以及內地、香港基金互認等舉措,促進內地資本市場相關製度與國際標準接軌,形成投資者、資產管理機構、企業經營者利益一致的良性發展機製。可以預見,未來我國資本市場會更加開放,更加包容,製度將更加完備,成為優化資源配置、引導要素流動、促進創新創業的中堅力量。

(原標題:資本市場監管路徑明晰防風險補短板可行穩致遠)

最後更新:2017-10-20 07:03:30

  上一篇:go 私募加速入市:這一季來了8600億 8900人新入行!
  下一篇:go 跨境並購三季報:一帶一路沿線顯著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