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46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政策助力 商業養老險發展空間大

近日,保監會官網公布消息稱,已經批準中國人民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籌)開業。據了解,人保養老批準籌備時間是在今年1月份。根據保監會批複內容,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人保)獨家出資設立的中國人民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0億元。而此次保監會的批準,也讓國內專業養老險公司增至8家。

政策紅利助力保險大發展

事實上,國內保險公司雖然數量龐大,但涉及專業商業養老的卻不多。除去獲準開業的人保養老外,僅有平安養老、太平養老、國壽養老、長江養老、泰康養老、安邦養老、新華養老。而人保養老的獲批開業,預示市場與政策兩方麵未來對商業養老保險的支持。

長城證券分析師趙浩然表示,政策紅利釋放將助力保險大發展。“目前,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老年人群體擴大加大了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現有的三大養老金支柱規模無法支撐起龐大的養老市場是目前社會關注和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趙浩然認為,國家適時推出政策支持商業養老保險政策(試點),逐步形成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為補充、與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相銜接的多層次保障體係。

業內人士稱,未來商業養老保險發展空間巨大。根據簡單測算,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口約2800萬,假設有60%的人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再考慮人均收入增長、個稅改革帶來稅基增加和居民養老消費態度轉變等影響因素,個稅遞延將有望為行業帶來超過2000億元的保費增量。綜合國際市場經驗來看,個人稅收遞延養老險中長期影響將更加顯著,有望成為保險行業重要利潤增長來源。

資本市場格局或重構

趙浩然認為,商業養老保險新政或助力提升保險作為市場基石的地位。商業養老保險稅收政策將大概率提升保險行業實力,有望重構中國資本市場格局,提升保險行業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

從短期看,個稅遞延商業養老保險落地每年可為行業貢獻約1400億元保費,占壽險保費比例的6.5%,長期的保費貢獻更為可觀。鑒於養老保險資金的長期特性,商業養老險保費疊加個人儲蓄養老賬戶資金投資將有效提升機構投資者的規模和質量,機構投資者和保險資金的強強聯合對改善我國股市的投資者結構、重塑投資風格、穩定資本市場起到重要作用。

從海外經驗來看,長期而言,養老金入市和海外資金入市是投資者結構變化的重要驅動因素。海外經驗表明,股票市場由個人投資者主導轉變為機構投資者主導以後,市場特征主要表現在市場整體估值、波動性及換手率均進入下降通道,其中波動性大體呈現“倒 U 型”。風格方麵,機構投資者主導以後,除美國外,各國的大盤股都表現優異。

業內人士表示,保險板塊前期由於漲幅過多,近期有所回調,在行業轉型背景下,長期向好格局不變。市場的主要分歧點在於134號文對險企經營的影響。目前部分險企尤其是上市險企已經實現部分產品替代,壽險行業推出的主要年金保險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年金+萬能險”雙主險型、5年後返還年金型、增額終身壽險型、純養老年金保險型、增額終身壽險和養老年金結合型五大形態。從短期看,134號文的對保費增速的波動性影響或存在不確定因素,但從中國人壽披露的三季報業績快報看,因投資收益增加而人壽的淨利潤大幅增長95%。

趙浩然稱,保險板塊三季報有望超預期。此外,商業養老保險新政(試點)所帶來的行業戴維斯雙擊是大概率事件,有望實現價值增速與估值雙提升,繼續看好保險板塊的投資機遇,建議投資積極關注與布局。

(原標題:政策助力 商業養老險發展空間大)

最後更新:2017-10-30 04:48:27

  上一篇:go 本周解禁市值環比減少逾四成
  下一篇:go 基金三季度盈利超2000億 規模破11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