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73 返回首页    go 天猫


传统小店变身新零售前哨,天猫魔力何在?

文/杨国英

最近,杭州一家名为“维军超市”的小店突然火了,拜天猫吹起的新零售之风所赐,如今它是天猫小店的第一家挂牌门店,更是传统小店变身新零售前哨的象征。

数据时代的洪流已然涌起。“维军超市”只是天猫推出的“零售小店变身记”的一个主角——8月28日,阿里巴巴B2B事业群旗下零售通事业部,在杭州举办主题为“兼木成林、容川入海”的战略发布会,宣布将帮助中国超过600万家小店,全面拥抱DT(大数据)时代。天猫方面也预计,这个财年的年底天猫小店的数量就会突破1万家。

天猫小店的商业模式中,透着小中见大的格局。天猫与线下小店合作改造传统零售,这种商业模式本身足够新奇,天猫high起来,脑洞果然很大。相比之前的无人便利、盒马鲜生,天猫小店更值得让人叫好,因为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盘好生意、大生意——天猫把存量的线下商业择优盘活,可以直接减少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这既是线下小商家之福,也是社会之福,而从天猫的角度看,这不仅有利于天猫新零售的快速铺展,更符合其一贯聚焦标准输出、赋能中小商家的平台化定位。这种社会共赢的新零售,没有人不希望看到。

线下商业的新旧迭代已经是大势所趋,留下的疑问只是以何种形式展开,新零售与传统零售之间会展开怎样的博弈。天猫小店当前的落地路径虽然仅仅是暂定的,但从商家的角度看,据说“维军超市”变身“天猫小店”,从意向到改造完成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仅此一个细节,足见新零售之风已经深入人心。而此刻,维军超市的店主黄安可能还在感激自己的决定,因为有媒体从他的口中得知,升级为天猫小店后,店面的销售额环比提升了45%,客流量环比提升了26%。

把天猫小店放到天猫新零售的大盘中看,更能见其格局。天猫小店项目从属于阿里的“零售通事业部”,致力于建设智能分销网络,因此显然是天猫新零售中的主干业务。从第一家天猫小店铺展到财年年底的上百万家,要做到真正高效,需要的是一套极为发达的智能通路,而目前,天猫正在从商品、仓配、经营人员、覆盖面的拓展、基础服务升级、优质小店个性化升级等6个层面为天猫小店打造这条通路。由此可见,所有的天猫小店,标准化、智能化的基础支持是有保障的,而后续又预留了通道,可以在“千店千面”的智能小店中择优再升级。

在零售通路的基础保障部分,对天猫小店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显然是物流。对此,天猫给出的物流解决方案是兼容高效的“三级仓配体系”。最高级是覆盖三四个省的区域仓,重点配置采购频率较低的货品;其次是城市仓,每个城市仓覆盖周边的两三个地级市;最接近小店的是在每个区县设立的前置仓,配置高频的乳饮商品,前置仓与深度分销品牌的经销商合作,并且将逐步打通数据网络,使后者转型为专业的物流提供商。显然,在支撑天猫小店的整个智能通路中,赋能可能发生在传统线下商业的各个配套环节。

由此可见,线下零售小店的成功升级,显然不是因为有了天猫的冠名,而是得益于它不再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而是连接着品牌、商家、消费者的这张智能网络中的一个数据结点。换句话说,电商发力线下零售,不是简单的资源转移或1+1式的叠加,而是在线上平台资源赋能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扩展升级和价值挖掘。所以,走进天猫小店,你可以发现它有了有了数据化、标准化的高效管理,有了以需求为导向的丰富而有效的货品配置,有了让库存压力最小化的货品流通。所有这些,让传统的夫妻店、父子店在升级之后,不仅能够拥有与国际知名品牌开设的连锁便利店竞争的资本,更有了在未来零售业蓝图博得未来的底气。

显然,以赋能为使命,是天猫吸引商家的真正魔力所在。同样是赋能线下,8月30日,天猫与海澜之家在杭州正式签署新零售战略合作,海澜之家旗下5000家线下门店将全面升级为新零售“智慧门店”……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行动在表明,天猫新零售逐渐发力的过程,也是其使命感逐渐凸显的过程——我们看到,天猫改造线下商业的主要模式,始终是依靠智能网络的铺设、标准模式的输出,实现对传统商业资源的平台化赋能,换句话说,天猫越来越像一家专注技术和数据经营的商业基础设施的提供商,而随着基础设施的日渐成熟,能从中享受机会和红利的人也将越来越多。

杨国英观察」已入驻

今日头条 |天天快报

搜狐|UC头条 | 网易|百家号|一点资讯

和讯|雪球|中经网|同花顺 丨新浪财经

商务合作,24小时内回复

最后更新:2017-10-08 01:41:52

  上一篇:go 天猫双11交易额超1207亿元,无线占近比82%
  下一篇:go 天猫双十一13分钟在佛山完成首单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