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微信
微信公众号内容运营的真相
【每天三分钟学管理原创】
今天单说微信的内容营运,定位、推广等等就先不谈,先说最重要的,或者以后再单说其它的。因为定位除了吸引力本身也包括了与企业、产品定位的契合,而推广的手法很多,比如互推什么的,很多大家也可能都在用,比如也有砸钱的,像“一条”,最初两周多时间微信粉丝从0到100多万,他们花了两三百万砸腾讯广点通,当然很快就上来了,后来继续砸,粉丝过千万。这次就先不谈这些,我们集中先说最重要的事。
进入正题,微媒体运营的核心是内容,以微信为例,微信文章现在的打开率可以说惨不忍睹,比如“一条”千万粉丝,一些文章的阅读量过不了十万,这是怎样的打开率?这是什么原因?在目前这种各色人等大面积进入,各种惊悚文章,互推等泛滥的局面下,每个微信用户关注的账号已经太多了。如何做好内容运营,说白了就是你发的文章,别人为什么要点开看,别人为什么要转发。这是内容运营的关键。
我们可以看到一篇文章的初次打开率是很低的,越来越低,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到,总体上(个体当然有差异,不论是一些账号,还是某些文章),一篇文章阅读量,7-8成是来自于朋友圈,只有两三成是来自于这个公众号的关注者。也就是说大部分的读者并不是这个账号的关注者,是文章被转发到了朋友圈,其它人看了。
通过对大量的内容的分析,一篇文章能获得较大的阅读量的两个关键点,即内容和标题。初次点击都是公众号的关注者,现在账号、内容大多了,标题的吸引力很关键,包括被转发到朋友圈后,一样,朋友圈内容很很多,也需要好标题来吸引人点击。
但要注意一点,如果这里有做过传统的网站编辑工作的朋友,就会清楚,过去的网站就是靠标题来吸引,所谓标题党,因为传统的网站没有分享转发功能(现在当然都有了),而且微媒体更大量的阅读量是来自于被转发后,那么,你发的内容光靠一个惊悚的标题党就不适用了,哪怕你标题再吸引人,关注者点击以后,没有转发的欲望,那也就完了。因此首先是内容要能激起人们的转发欲望,其次是标题要有吸引力(当然具体的选择都跟账号的定位有关,你管理类号不能天天去发搞笑段子)
那么下面我们分开讲,这其实也是社会化营销的一个重点,(当然这里我们先抛开抽奖、邀请码之类的营销型内容)。
先说内容,我们把问题直白化就是:为什么人们对一些文章有较强的转发欲望,而对另一些却没有。
第一点,社交需求。这个好理解,大家每个人都是社会、圈子中的一份子,你要分享一篇文章,目的是什么,核心通俗讲就是人们怎么看我,你转发是给别人看的,就跟发文章文字一样,你为什么要写博客、微博、要发朋友圈,你仅仅是为了记录些什么吗?那你自己在电脑写存在电脑上就好了。每个人都重视自己的形象、获取存在感的意愿,个别非正常人类除外。比如谈诚信的文章,就会相对获得较高转发,我希望别人看到我转发这篇文章,以期待别人认为我是一个或想成为一个诚信的人。例如:张瑞敏:人不成熟的*个特征。注意,这是一篇冒名的文章,并非张瑞敏所写,这是借助名人效应和权威认同,我举这个例子是告诉大家这类假文章非常多,比如:前耶鲁大学校长:中国大学是人类文明史上是最大笑话;袁隆平:中国最大的劫难已无法避免。我们在研究分析过程中专门核实过(其实人家都出来否认过,但是微信微博里还是疯转),这都是冒名的文章,想说的是,我们无论怎么做微媒体,也不要这样做,还是诚信为先嘛,何况现在微信官方也对造谣处罚的越来越严厉。
当然同样的,账号定位,是与用户的圈子有关系的,他是个老板,有一些文章他就是转给员工看的。
第二点,情绪的激发
一篇文章总会激起读者的某些情绪,结合国外的研究者统计分析,我们把文章对读者的情绪激发分为高唤醒情绪(促进转发),和低唤醒情绪(不愿转发)。高唤醒情绪有:敬畏、被逗乐、恐慌、愤怒等,低唤醒情绪有:满足、悲伤。令人恼火的事远比伤心事要容易与朋友分享。稍微展开一下,这三类是最易激发分享的情绪:
敬畏: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惊奇和震撼。牛逼神秘的知识、壮丽美艳的风景、超越常人的勇气力量等,这种情绪常常包含着惊讶、出乎意料,在中国常常包含一种对比情绪。例如:生命之于荷兰(荷兰全国迎接马航空难遗体的照片和图说),惊呆了,看看德国人是怎么安装下水道井盖的!(一个德国人安装下水道井盖的视频)
被逗乐:兴奋、有趣、搞笑
愤怒:在中国两类事件较易引发愤怒情绪,一是国内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出行安全、腐败,比如最近的百度推广、莆田系医院的事),二是外交冲突
基本上正面积极的情感都有助于激发分享情绪,而负面消极情感就复杂一点,愤怒激发,悲伤不是。
第三点:实用性
各种实用知识类内容。不多说。
再说说标题
读者面对太多的内容,他点进文章的第一关就是标题,内容再好,标题缺乏吸引力,很可能丢失掉大批本来看了内容会转发的读者,这就太不划算了。要提醒大家一点,文章标题有时候也可以起到唤醒分享情绪的作用,因为一是很多人不会读完文章,二是标题本身是对文章主题的概括,会影响人们看文章的主观方向。
1、与上面讲内容方面话题相关,你要在标题把内容重点讲出来,内容本身吸引他们,点进来发现标题党被骗可不是好的体验;
2、争取好奇心。“那些学历低得吓死人的大师们”,“那些低学历却牛逼哄哄的大师们”,后者更吸引人。
3、多用数字。注意是阿拉伯数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近几年在国外崛起的一些网站,如buzzfeed,其大量流量都是来自于其内容在社交网站(facebook、twitter等),你们去看看他们的首页内容有多少文章的标题用了数字,而且大都用在标题首位。
3、标题用语
在标题中使用阴暗或有侵略性的词语,文章被分享的次数会相对更多。例如:相比包含“做”和“开始”等字样的标题,不、没有和停止,这样的字词可能给文章带来更多的分享量。像死亡和恐惧这样的侵略性词也更容易被分享。动词相对名词更好。注意这里我说到了相对,是总体性,不能拿相反个案孤证。
这是国内外研究者统计的更易引起关注的词语:
首次、全新、独创、历史、黑客、巨大的/大的、转发、社交的、免费、请转发、重大的、社会媒体、关注、顶尖........
其实、数字、词语都与人脑的快速反应相关,读者要一下扫描很多文字,这次词语相对来说更容易被搜索到,也就是更醒目,就好比在一堆照片种,蛇的照片是被搜索到速度准确度是相对要高的,这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蛇恐惧有关。在简短的标题中体现出信息的重要性。怎么算重要?令人恐惧,令人激动,令人感到新奇,令人感到困惑。
当然, 一切都是以好的内容为基石。
今天先到这里。
最后更新:2017-10-08 06: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