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1 返回首頁    go 微信


微信啟動頁這簡單一換,是多少中國航天人的心血

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間,用戶在微信啟動時,可以欣賞到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從太空拍攝的祖國全景。

這也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麵首次發生變化,啟動頁背景中的地球圖片由非洲大陸上空視角,變化為了我們的祖國上空。

這一換,別有洞天

視野全部幾乎都被陽光照亮。主體是非洲,圖片上下基本和地理南北吻合,畫麵中心點在南半球,南端可見南極大陸。

新的微信登入頁可以看到中國的全境,由“風雲四號”衛星拍攝。

風雲四號搭載了全球首個大氣垂直探測儀,是國際上首個在單星上同時搭載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和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的衛星,相對於地表靜止在赤道正上方35800千米高度。

2016年12月11日,風雲四號發射,12月17日定位至東經99.5度。此前它處於測試期,從25日起正式投入使用。

這簡單一換的背後,是中國航天與氣象技術的一次飛躍,是中國航天人多年的心血。

“風雲四號”作為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是我國氣象衛星從跟跑、並跑轉向領跑的實現者和見證者,對於提高我國航天事業和氣象事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不可不說的奠基人:任新民

現在你知道微信的登入界麵發生了變化,也知道地球的圖片是由風雲四號衛星拍攝;但你可能隻知道風雲四號馳騁風雲的風光,卻不知道它背後的風雲係列工程的奠基人——任新民。

“他四處奔走,上至國務院,下至國防科工委等各個部門,在中國氣象局等用戶的大力支持下,陳述各種支持國產化的理由,堅定要求支持我們的這支氣象衛星隊伍走下去,並堅信憑我們國家的能力一定能夠蹚出一條路來。”

這是任新民給人留下的最為深刻的印象。

“1988年9月,風雲一號A星發射前突遇問題,任老總三天三夜陪我們查找問題,絕不讓衛星帶著問題上天。”

這是年事已高的他對工作的認真負責。

半年後,風雲一號B星失控,在高空軌道上高速旋轉,危在旦夕。當時,任新民坐鎮現場指揮,他說這是國家的財產,不能就這麼放棄了。最終,在任新民督戰下,風雲衛星團隊硬是讓一個高速旋轉的衛星“安靜”下來,為國家挽回了巨大損失。這是他為國家做出的不為人知的貢獻。

他的默默無聞正如他的離世一樣安靜,一樣不為人知。

今年2月12日15時00分,在北京,“航天四老”(任新民、屠守鍔、黃緯祿、梁守槃)中的最後一位航天巨星——任新民走了,享年102歲。

就差幾個月,任老就可以看見風雲四號的成就,看見全網絡上都在轉發的馳騁風雲的風雲四號的輝煌。

為了“風雲四號”,他們一起拚了15年

“風雲四號”總設計師董瑤海和他的設計團隊

董瑤海帶領的,是一支100多人的隊伍——他們80%以上是第一次完整經曆衛星研製發射全過程的85後、90後。

7年前,當中國宣布要在2016年前後發射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並達到歐美同期衛星水平時,國際上一片看衰之聲,覺得不可能。

國際上判斷風雲四號不可能在2016年發射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圖像定位與配準技術難以攻克。在太空拍照,相機偏一個角分,地球上就偏了十公裏,穩——很重要。而這項技術,當時僅美國掌握,歐洲、日本均依靠美國封閉式的技術支持。

這支年輕的隊伍不服氣:“就算扒層皮我們也要把‘風雲四號’打上去。”“美國人能研究出來,相信我們也一定能成功。

從2001年預研到2009年正式立項,他們一直在死磕圖像定位與配準技術,花了近10年時間,才攻克這一技術難關,把精度指標定在了國際最高的“1個像素”。

董瑤海

風雲四號衛星團隊的微信群名叫“任它虐我千百遍,我待航天如初戀”。

做航天人,被虐,是必須的。一些85後、90後小年輕在開赴衛星發射場前,有的會帶兩大箱零食,有的會帶上洗衣機,做好沒時間吃飯、沒時間洗衣服的最艱苦準備。

有時候忙起來,團隊所有人都不能休息,有的連孩子剛出生,都沒時間看上一眼。

上海最熱的時候,85後姑娘劉瑞芳和孫永雪,每天都得穿上包裹嚴實的防護服、戴上防紫外線眼鏡進到空間狹小的罐中,進行太陽模擬器的光路調試。除了吃飯、睡覺,剩下的時間幾乎都在接受太陽輻射的“炙烤”。

軟件主任設計師顧強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寫代碼,一坐就是一整天。有一次發現問題,顧強排查了很久都無法定位,他說:“不解此惑,不起此座。”等問題解決了,他站起來,咳出一口血……

這就是他們的日常,幾年如一日,十幾年如一日,甚至幾十年如一日。

風雲四號衛星

2016年12月11日零時11分,“風雲四號”成功發射。

2017年2月27日,“風雲四號”雲圖正式發布,廣闊海洋、多彩陸地、巍峨山脈、甚至細小河流清晰可見。

他們拚了15年,多少人的青春,多少人的熱血,都給了“風雲四號”。

有人可能會問,“風雲四號”到底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

簡單舉幾個例子:

1,獲取準確的、定量化的大氣和地表觀測信息。“風雲四號”可以在36000公裏之外的赤道上空做到對青海湖溫度的測量誤差小於1℃,同時,當湖水溫度變化0.1℃時,衛星就能夠準確感知出來。

2,監測霧霾的時空變化。“風雲四號”可以計算PM10和PM2.5的濃度。

3,對台風、沙塵、暴雨強對流等災害天氣和藍藻水華、霾等環境生態問題能夠進行實時有針對性的應用監測。在軌測試期間,“風雲四號”為今年5月份北方地區嚴重沙塵、6月份的華北特大暴雨、6月底至7月初南方持續降水以及“苗柏”“南瑪都”台風等的預警提供了有力支撐。

除此之外,我國是世界氣象組織的重要成員,風雲係列衛星也是全球對地觀測業務衛星序列的重要成員,除了大家每天收到的天氣預報,還要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氣象數據。

“風雲四號”的成功,讓世界看到了我國的綜合實力。

科學家的世界我們是陌生的,但他們不應該隻是一個個孤獨的小黑影。

一句“厲害了,我的國”背後,其實是他們多年的付出與心血。

我們應該感恩他們的付出。

最後更新:2017-10-08 10:42:55

  上一篇:go 30s刷臉入住,微信小程序的生態酒店解決方案的好處竟然這麼多
  下一篇:go 微信啟動頁變臉,“風雲”牌地球全身照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