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17 返回首頁    go 微信


微信公眾號運營如何快速漲粉?

很多賬號運營者很多都在發愁什麼樣的內容能讓增粉來的更快些?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加大原創內容的產出能力,勢必能實現增粉的目的。但是問題來了,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寫手,怎麼才能不斷創造新東西呢?

問題的答案就是公眾號運營者或團隊需要有非常強大的內容整合能力,以及搜尋大量可用素材的手段,不管是通過各種國內網站,還是翻牆,找到你想要的一切素材,結合自身的觀點、經驗進行整合,打造原創精品內容。那麼我們在確定了賬號內容要在堅持原創的基礎上這一觀點後,接下來就要考慮原創哪些內容才能產生粉絲大幅度增長,閱讀量爆棚的效果呢?這就要求運營者和整個團隊具有敏銳的嗅覺,時刻洞察市場、社會熱點事件、受眾近來感興趣的社會話題等,比如“冰桶挑戰、微笑挑戰、H5、阿裏上市”等等。

關注熱點,別人沒有的才最具看點

熱點往往會有很大的用戶關注度,但是熱點也不是簡單的做個呈現就可以的。發現了熱點之後,怎樣能夠引起用戶的關注和轉發,從而達到增粉的目的呢?這就需要從熱點裏找到不一樣的視角。比如 “品牌H5營銷完全實戰指南”這篇文章,就是針對當下大家普遍關注的H5,從技術,以及技術和營銷的結合等角度用讀者鮮見的國內外優秀案例加以佐證,自然是能夠實現大量增粉、大幅度增加閱讀量的目的。大咖權威觀點,行業趨勢解析、國外最新數據觀察匯總、熱門品牌優秀案例點評這些題材也都是公眾號可以著力發揮的領域。

但是熱點往往關注的人會很多,可以操作的內容點就變得更少,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公眾號可以通過係統調研將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做一個詳細梳理,比如虎嗅在今年年初發表了一篇“過去一年,阿裏巴巴都布下哪些‘棋子’”一文。眾所周知,阿裏巴巴去年9月20日就已經在美上市了,看起來虎嗅的這篇文章有點姍姍來遲的意味,有些人肯定會認為連熱點都算不上,反響自然一般。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次虎嗅通過盤點阿裏這一年來的商業舉措,結合詳細的數據支持,對阿裏進行了一番全麵調研,將用戶需要通過看很多文章才能了解的內容用一篇長文一覽無餘。由此可見,即使錯過了熱點,通過詳細的內容整合與調研同樣能獲得高瀏覽和粉絲增長。

結合賬號及品牌特性打造原創內容

有人會有疑問了,你上麵提到的這些針對媒體公眾號來說還是很容易實現的,但是針對品牌類公眾號從內容上應該如何把控呢?大眾、保潔、可口可樂這種類型的公司該如何做公眾號呢?首先品牌類公眾號也可以往品牌自媒體的方向發展。在這個全媒體時代,單純的產品推廣放在公眾號裏就顯得大材小用了,公眾號的目的是將品牌和用戶深度捆綁,從而達到品牌知名度的快速擴張,最終實現購買力的轉化。

具體來說,對於服裝類企業,可以定期發布全球的時尚趨勢,指導用戶如何穿衣打扮等時尚類型的原創內容;對於日用品類企業,可以關注生活貼士類的原創內容,這些內容能夠提供給用戶必要的生活常識,避免把產品宣傳放在內容主要位置;車企則可以發布全球車展動態、車友和品牌的故事、自駕趣聞、新車保養、自駕目的地及攻略等原創內容,頓時感覺潮範兒十足;房地產類企業可以解讀國家的最新政策、家居裝飾等類型內容,提升公眾號整體逼格。總之,品牌公眾號在內容上的策略就是要提升用戶和品牌之間的粘性,進而達到賬號增粉、留住粉絲的目的。

從內容的表現形式來看,公眾號也可以做一些大膽的嚐試。例如我要推薦的不自然博物館,這個帳號每天隻是推送一篇單圖文,另外內容是以圖片漫畫的形式表現。雖然看起來可能有些簡單,但是正是不同於其他賬號單純文字、信息圖、多圖文的表現手法,才更好地讓用戶記住了不自然博物館,這和羅輯思維的套路看似是差不多的。

語言風格符合賬號用戶特征

公眾號也可以說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有自己的性格,他的性格就從內容的語言風格上體現出來。如果公眾號定位為生活服務類的谘詢發布,那麼語言風格就要盡可能的走親民化路線,要接地氣,另外網絡用語一定要爛熟於胸,因為公眾號的主要受眾群體是普通人,希望通過你的公眾號看點兒有意思的內容,消遣時光,如設計工坊、商務範等;如果定位為科普類型的專業知識的公眾號,例如營銷類公眾號,那麼就要從內容選材到一字一句的斟酌都要用專業化的語言呈現,因為用戶是需要從你的賬號裏要麼獲取工作中的專業知識,要麼分享出去炫耀個人的專業水準,太low會讓用戶產生非專業的錯覺。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無論是谘詢服務類,還是科普知識類的公眾號,用戶都喜歡看得懂的內容,說白了就是文章內容要接地氣,說人話。何為說人話?具體就是內容通俗易懂,盡量做到用最簡單的語言、最形象的案例進行闡釋,盡管你要表達的內容很專業,也需如此。試想一下連看懂都很費勁的文章誰還願意分享出去,又如何用內容達到增粉的目的呢?

短小精悍,方能提升用戶閱讀體驗

切記內容精簡,不要拋給用戶長篇累牘的大篇幅文章。碎片化時代,很少有人會耐心讀過多的文字,所以公眾號推送的內容盡量不要太長,以短句為主,目的是為了獲得最佳的用戶體驗。微信的閱讀方式和報紙雜誌不同,往往在報紙雜誌上看起來也就一頁的文章,放在手機屏幕上就顯得冗長。所以一篇文章控製在1500字以內用戶看起來是最舒服的。但是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就是文章內容知識性、科普性極強,這就需要進行係統和全麵的論述,篇幅長反而讓整個內容更加飽滿,用戶也會更加肯定內容的權威性,不過公眾號也可以將這種長篇幅的文章做一個係列化的呈現,比如“上下集”這種形式;添加視頻也最好不要放太長的視頻,3分鍾以內的短視頻用戶體驗最佳,圖文信息打開速度影響用戶閱讀率,道理簡單,做起來卻容易被忽視。切記,好的內容是賬號生存下去的關鍵。

同時,微信也存在很多隨機性因素,比如有些篇幅較長的文章依然獲得較高的閱讀量,內容幹貨、緊貼當下熱點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所以一兩篇的效果不好並不是死刑判決書,堅持原創、堅持發掘新內容一定會吸引用戶的目光,達到增粉的目的。

保證原創才能保證賬號的新鮮度,轉載隻能成為二、三條的備選方案,頭條作為最具價值的位置,就應該承擔起增粉、增閱讀量的主要職責。這隻是從內容這一個角度去談談本人對於增粉的個人經驗,後麵還會從其他幾個角度解讀公眾號增粉的秘密。

微信公眾號注冊、製作、開發、代運營、推廣吸粉,請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聯係微信客服。

關注步驟:微信-通訊錄-公眾號-+-搜索“公眾開發運營官網”關注。

最後更新:2017-10-21 18:44:44

  上一篇:go 微信推廣秘籍,微信公眾號如何自動吸粉?
  下一篇:go 微信公眾平台和開放平台的區別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