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IBM、Google们的那些年——《浪潮之巅》
前段时间,《长谈》里,罗振宇围绕着 “创业者、产品、创业、用户、投资人、高管、员工 、合作伙伴、自己”这八个维度问了罗永浩250个问题,这八个维度我从来都没记全,也是临到要写这段时,去网上扒过来的,但这也足以说明,办企业,不是一个“我只要把产品做好了就可以大卖特卖”这样的简单事情。
大学时读过一些卡耐基的成功学,后来也不记得他当时说了些什么,但依稀记得成功学一般有的一个特点“只要怎样怎样,就能怎样怎样”。作为一个喜欢历史的人来讲,我是比较反感这种简化世界的逻辑。因为世界和事情的发展,总是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世界和事情,都不是在实验室的环境下,可以一点一点的测试控制变量,最终得出哪个变量是最重要的,或者哪几个变量分别占了百分之几的比重,影响一件事和一个公司成败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带团队之后,越发的觉得管理好一个不到10人的队伍都非常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更何况去管理好一个企业呢?
但我相信,总有一些规律是可以遵循的。
因为人一直可以通过学习来完成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是为什么我最近在持续的读商业、经管类书籍的原因,我不了解,我不懂,但我可以通过看别人怎么做、别的企业怎么做的,去思考和分析,去学习和模仿,然后去优化和改进成我现在最需要的。
而在文章开头的那张图,是我看完《浪潮之巅》这本书后,尝试用的我的方式做了一个小的总结。
“大有大的难处”
《浪潮之巅》里,讲的基本上都是你听过的公司,而那些没听过的公司,很多也曾有过我们大部分人所在公司可能这辈子都很难达到的市值。
一般而言,读大公司的经历和研究伟人的传记一样,没有什么可以直接借鉴的意义,毕竟,大人物不仅有异于常人的特质,还会处于异于常人的时代背景中。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未必需要从大公司那找到可以直接用的细节,但看大公司的思路和策略,对做一件事的在格局上的思考,总是不一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做活动时,常规的想法基本上几百人就足够了,那疯狂的设想一下,上千万人的活动应该怎么做?而数百人的活动在变现上可能也需要绞尽脑汁,但上千万人的活动,变现一定有各种方式。
阿里、腾讯、滴滴,不都是在考虑后面的格局么。一个很容易想象的东西,背后的潜力一定不会太大,因为大家都想得到,只有那种让人觉得不可能的地方,才可能存在新的机会,这是我在看大公司搞事情时,再次意识到的一点。
“大有大的难处”,但某种程度上,想做一个足够成功的公司,大是必须的。
成功和失败的对比
《浪潮之巅》的前半段里,写的都是现在还活着并且市值超过百亿美金的公司,但在中间部分,也写到了一些曾经有机会成为它们,甚至一度比它们的增长幅度还大,最终却迅速衰败的公司。
这种对比很有意思,办企业就像是赌博,而且是一直赌,你不仅得做正确所有事,而且你有些事不可以做错,做错了就可能输掉了。甚至有的时候,你做正确了所有事,依旧无济于事。比如和微软竞争的Novell。
讲这段倒不是想说明,办企业是个完全说不清楚,非常依靠运气的一件事,恰好相反,我想说的是,做企业不仅需要你极其清楚要做到哪些事情,而且还需要很大的运气,但运气并不一定是当事人都明白的。
此外,这里所谓的“清楚”并不是说你在办企业的过程中应该在一开始就想清楚要做的所有事情,但至少你得清楚你所在的市场,你做的所有策略是否是有效果的,你的团队开发的产品是否足够符合需求,并且能持续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等等等等......
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反摩尔定律
看书的时候,如果我觉得一本书是值得读的,虽然偶尔会分析一些书中具体的例子,但大部分时候我是不会太累赘的去介绍书中的详细细节的,因为相对于作者表达来看,如果想看细节,看原作才是效率最高的,所以在写读书笔记时我常常会更关注概括那些通行的规律。
IT领域作为有完整的产业上中下游的产业,本身也有着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规律,以下部分以介绍这几个规律为主。
摩尔定律:在世界前五大行业,金融、IT、医疗和制药、能源和日用消费品中,只有IT一个行业可以以持续翻番的速度进步。具体表现为,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或者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钱会降一半。
这也直接带来了三种影响:
第一,因为十八个月后这代的产品会降一倍的价,所以IT公司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完成I下一代产品的开发,这也是不论是电脑还是手机,总会有很多代的款型出现的原因;
第二,由于硬件的提升速度很快,所以很多对硬件要求配置更高、功能更强大的应用才会不断出现,举个例子,以前装个魔兽世界就要占电脑几个G的内存才能玩,现在甚至连手机上都能玩很多配置要求比较高的游戏了;
第三,公司在研发产品时,必须要针对多年后的市场。十年前我们的网络带宽速度非常低,计算终端设备的普及也主要以台式机和笔记本为主,而如今,4G+移动终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代了上个十年的计算终端。那下个十年呢?谁知道VR、AR会在那个时间段迎来突破性爆发呢?甚至人工智能的奇点如果到来,现有的APP是否会以一种我们想不明白的方式被取代掉吗?
而第三点,也是会让一些大公司焦虑的点,这也是反摩尔定律存在的原因。
反摩尔定律:在科技量变的过程中,新的小公司是无法和大公司进行竞争的,因为后者在老的技术上形成的壁垒优势不是小公司在短时间内能突破的。但科技领域里也会出现质变的技术突破,比如刚才说到的“人工智能”,就是技术领域中可能存在质变的技术。当然,你会问,大公司也能去搞“人工智能”啊?只是对于小公司而言,小公司往往没有包袱,也比大公司更灵活。我们回顾一下2G时代转向3G时代时,曾经的手机霸主诺基亚衰落得有多快,顺带问一句,你身边还有人用塞班系统的么?
也正是因为这种技术质变的反摩尔定律存在,新兴的小公司有可能在发展新技术上和大公司处于同一起跑线。这也逼着大部分的IT公司不停的寻找革命性的创造发明。
安迪——比尔定律:在摩尔定律里,我们说了,十八个月后这代的产品会降一半的价,那人们干嘛不等18个月买便宜一倍的那代产品?而且,买了产品之后人们为啥还是要换?
原因主要在于,虽然硬件的配置更高了,内存更大了,但是像微软的操作系统所占的内存也更大了,而之前由于知道硬件能升级的应用开发商们,也在不断开发功能更强大占内存也更大的应用,工程师们也因为硬件更大在写代码时不需要像之前的DOS系统上写简洁到极致的代码,因为那个时代内存就那么大,写代码必须“勤俭节约”。
这直接导致了,虽然内存可能比过去翻了很多番,但运行的速度和之前还是差不多的,甚至,很多应用如果不更新系统的话,就使用不了。于是人们需要持续的换电脑设备。
其他的一些
关于硅谷的前世今生,创业氛围,以及斯坦福的历史发展,创投公司在硅谷的兴起等,我这里就不赘述了,看书时体验会更深些。
“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儿,我要去哪儿”,这三个问题是我认为需要一直问自己的问题,在职场里也是如此。《浪潮之巅》,对于一个IT领域里的互联网从业者,在某些地方为这几个问题,提供了一部分答案。
如果你想了解IT产业历史的大致模样,个人认为《浪潮之巅》是值得一看的。
PS:最近在做一个“成长读书会”,针对已经工作的人,主要关注互联网、管理、心理这三个方面,每周1次线上或者线下的图书分享,10分钟左右。
进群规则:进群后的三个月内需完成一次10分钟左右的读书分享,线上线下皆可,君子之约,自行遵守。
和你一起
思考一些和我们都有关的问题
最后更新:2017-10-08 00:54:44
上一篇:
苹果手机升级,传开发新晶片
下一篇:
MacrographMermaid美人鱼making2016
现在high sierra出来了,想获取10.12.6怎么办呢
Apple Store 免费兑换:Plotagraph 帮你做出大片级的 GIF 动图
itunes 未能连接到此iphone 发生未知错误(OxE8000015)
请联系itunes store支持以完成此交易,怎么解决。?
iTunes要求您的电脑运行Windows 7 Service Pack 1 或更高版本
win10 电脑用iCloud备份手机照片C盘被大量占用
iTunes12.7的版本中没有App Store,如何下载应用并且更新到手机上?
我需要立即取消Apple music会员资格
Adobe CC 2018版本破解包,支持Win/Mac系统,亲测有效
我Mac的itunes连接iphone不显示应用,怎么设置?
热门内容
冬日里的小确幸英式苹果派 Delicious and Seasonal Apple Pie
为什么你比从前更需要一份 AppleCare+?
Apple Watch遇时区问题 一问Siri今天天气就重启
美国吃定中国市场?不仅iPhone热售,apple也想卖给中国
Apple Park访客中心将于下周五向公众开放
Apple Pay 的扩张之路继续 中国也新增两家
iPhone X有“烙印”属正常现象?Apple 建议四大避免方法
晒单大赛#屏幕是最大惊喜—Apple 苹果 iPhone X 手机 使用5天全感受
传博通最快今天宣布收购高通计划;Apple Watch 3被曝出故障:通过Siri询问当天天气会死机
海外有人问到 Apple Watch 天气状况时,突然就重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