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0 返回首頁    go 魔獸


AI、VR和區塊鏈已經被講爛了,你還應該關注這六大未來趨勢


0?wx_fmt=jpeg


科技公司新的盈利模式:係統規模技術(System-Scale Tech)

大的科技公司正改變自己的盈利方式:亞馬遜CEO Jeff Bezos的Blue Origin剛剛宣布了他的宇宙探索公司的第一個付費客戶。這之後,Elon Musk宣布他的SpaceX公司的兩名客戶將飛往月球。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陳培思(Priscilla Chan)正在建立一所學校。穀歌的人行道實驗室正在把16個美國城市改造為智慧城市,他們利用技術來改善通勤能力、增加清潔能源等等。

這些技術公司巨頭正在通過用戶點讚/點擊/廣告賺取收益,並利用它們來解決太空、教育、城市和能源等係統(大型係統)。 利用用戶注冊來盈利的資本正在轉化成為替民眾謀利的科技。


未來新的工作模式:非正式員工跨區域合作

這不是一個多麼新的趨勢,但它將在未來幾年內加速發展:在公司關鍵項目上“非正式員工”跨越時區進行深入的合作。

這種新型的工作結構與谘詢(您被招聘進來參加工作,但您不參與公司建設的核心工作)、自由職業者(他的時間和任務/項目需要依公司/客戶而定)和臨時工作(時間受工作限製)有所不同。它是基於公司意識到當一個人是他所在的領域的大咖(無論什麼領域),這個人想要的不僅是一份工作。這種通過協作技術(比如聊天工具Slack等)實現從世界任何地方加入工作的能力使得在沒有正式雇傭關係的情況下聘用專業人才成為可能。 

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他的新書《不可避免的(The Inevitable)》裏介紹了這個趨勢。下麵這個由微軟製作的視頻《生產力未來願景》也很棒的描述了這樣概念。



城市規劃新模式:品牌城市和數字國家

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數據被開放出來,擅長數據分析的品牌和營銷人員正在研究這些數據,以了解何時何地向我們出售他們的商品:將交通數據與天氣數據相結合,並從您的車牌號(是不是感到很震驚!)和您的車在特定的通勤路上行駛的距離信息,某些品牌可以將廣告定位到通勤者(例如,在您通勤2小時後到家前可能收到附近商店的烤雞打折信息)。 會令人不爽的是未來出現基於我們的所有數據(個人和城市規模)的定製廣告是不可避免的。 這也將成為某些為預算掙紮的城市的新的收入來源。

攜手推進品牌城市運動將促進國家數字化。去年,在中國的幫助下推動了毛裏求斯(盡管是小國家)的高速互聯網,以支持政府正在開展的服務經濟的轉型。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在印度最雄心勃勃的數字國家計劃中,微軟已經承諾向五十萬個村莊提供寬帶,全國範圍內的全球化進程將全麵展開。 期待更多的國家在智能化城市時也如此推進全球化。


能源使用新模式:分布式能源服務以預防電網故障

不再使用集中式電網結構的運動在去年獲得了一些進展:亞馬遜、穀歌、3M、蘋果和其他一些大公司開始將它們的能源供應轉移到分布式能源服務公司。不少公司有意向提供硬件(風力渦輪機、電網規模的太陽能和電池技術)並將其與服務(作為電力的合作夥伴)相結合的公司合作。預計這一趨勢將在今年加速。

由《財富》排名1000到2000的公司的加入將助力這一趨勢的加速。 對於這些公司來說,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在商業角度上都更靠譜,因為與太陽能相比,可再生能源的電價一直在相同價位並持續下降。

0?wx_fmt=png

上圖:2010-2015年間太陽能光伏(PV)係統的安裝價格持續降低;圖片來源:https://newscenter.lbl.gov/2016/08/24/median-installed-price-solar-united-states-fell-5-12-2015/


認知增強新趨勢:智力藥物或認知增強劑

智力藥物或認知增強劑指改善健康個體的認知功能,特別是執行功能,記憶力,創造力或動機的藥物,補充劑或其他物質。Nootrobox等公司以“更好的大腦,更好的社會”為標語,正在推動著據稱“沒有副作用”的認知增強補充劑劑的發展。

我們之前也遇到過聲稱有同樣功能的產品。但在那些被認為是食物(比如品牌Soylent)、蛋白質午餐(比如能量棒)以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願意嚐試新技術的意願等趨勢的共同推動下,人們更願意接受這些包裝在新容器裏的健康能量。下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是大腦增強產品的小型化,如智力藥物向我們承諾的。


物聯網與美妝的結合

歐萊雅在全球銷售了280億美元的護膚和美容產品。毋庸置疑,歐萊雅處於美容技術趨勢的前沿。在CES(譯者注: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消費電子展是一個著名的國際性電子產品和科技展覽會),歐萊雅的技術孵化器發布了一個智能發刷(下圖)。大家都笑了(我是其中之一),但我們都意識到這一點:現在的美容產品可以通過實現個性化來滿足每個人的需求。通過個性化和智能化連接的美容產品,如Mapo麵膜,我們的技術現在能滿足真正的美麗多樣性。

0?wx_fmt=png

上圖:歐萊雅發布的智能發刷


編輯基因(CRISPR)

這項技術將真正挑戰倫理道德:在過去四年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在細菌免疫係統中快速編輯動物和人類基因的方法。 CRISPR(或Cas9)使科學家能夠在幾天內進行這些編輯,而過去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這引發了研究機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獲得批準在癌症患者中編輯T細胞)和創業公司(Editas Medicine則專注於使用CRISPR方法治療先天性眼病)相關研發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7-04-10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大數據文摘”,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眾號

最後更新:2017-05-17 13:34:47

  上一篇:go  專訪穀歌高級工程師 | 不作惡的高昂代價,我如何讓穀歌損失巨額廣告費
  下一篇:go  D-News | 網易雲音樂獲7.5億元A輪融資,Kyligence完成800萬美元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