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魔獸
曹德雲:險資在實體經濟運行中不可替代
近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在參加第三屆“中國財富論壇”時表示,保險資金在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運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曹德雲表示,國內外實踐證明,保險資金作為期限長、規模大、來源持續穩定的資金,在經濟金融運行中發揮著十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成為最主要的長期資金提供者。
在我國,近些年來,隨著保險資金累計規模的快速增大,保險業緊貼國家戰略、民生建設和行業需要,發揮長資金、大資金、穩資金的優勢,積極參與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政府和市場的高度重視。
曹德雲進一步表示,保險資金和養老金是金融市場主要的長期資金持有者和供給者。目前我國保險資金運用餘額超過14萬億元,其中八成以上為壽險資金,平均期限超過10年,總量近12萬億元。各類養老金合計規模7.5萬億元,其中可投資規模在4萬億元左右。
可以說,保險資金是中國金融市場長期資金的最大持有者和提供者。“此外,保險資金也是銀行中長期貸款的重要資金來源,目前有2萬多億元的保險資金存在銀行,其中一半以上為5年期協議存款,其餘多為定期存款,同時還持有1.8萬億元的金融債。”曹德雲直言,可見,保險資金在國民經濟和金融市場運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著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不斷拓寬和投資工具的日益豐富,分散化、多元化、國際化配置趨勢已成為保險資產配置的主流,保險資金以多種方式參與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建設。
截至2017年4月末,保險資產配置中銀行存款占比14.98%,債券占比33.42%,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占比12.7%,另類投資占比28.4%,其他投資占比10.52%。
曹德雲表示,綜合來看,保險資金以四種途徑參與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運行:一是通過銀行存款轉化為銀行貸款對實體經濟間接融資;二是通過購買債券、股票等金融工具對實體經濟直接融資;三是通過股權、債權、基金等方式對實體經濟項目融資;四是通過回購、拆解等方式對金融市場提供流動性。
僅從項目融資看,近十餘年來,保險資金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產業基金、信托計劃、私募基金等方式投資實體經濟超過4萬億元,投資領域涉及交通、能源、市政、環保、水務、棚改、物流倉儲、經濟適用房、工業園區等,如京滬高鐵、南水北調、西氣東輸、上海市博等重大項目,都有保險資金的身影。
保險資金在支持國家戰略實施上也做出積極貢獻。據曹德雲透露,截至2016年末,僅從項目融資看,保險資金投資“一帶一路”、綠色金融、長江經濟帶、棚戶區改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國家戰略領域的資金分別達到5923億元、5258億元、1509億元、989億元、736億元、276億元,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中成為價值的發現者、引領者和創造者,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經濟工作會議報告、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新國十條”等重要文件中,都對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各地方政府也將引入保險資金納入重要工作日程。
2017年5月4日,保監會下發《關於保險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的渠道,促進保險業持續向振興實體經濟發力、聚力,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文件中提出很有創新性舉措,包括支持保險資金參與醫療、養老和健康產業投資,以投資新建、參股、並購等方式興辦養老社區;發起設立債轉股實施機構、專項債轉股基金和產能並購重組基金,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業務和不良資產處置等特殊機會投資業務;鼓勵保險資金服務國家戰略實施、區域發展、城市群建設、軍民融合、《中國製造2025》等;支持保險資金積極參與PPP項目和重大工程建設。文件還提出一些支持性配套措施,如適度放寬相關投資條件和標準。而如何通過改革創新盡快將這些措施落地,是保險資金當前的重要任務。
曹德雲表示,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經濟運行將處於新常態,深化改革、加快創新、經濟轉型、結構調整、方式轉變、產業升級是主旋律,保險資金要善於搶抓機遇,搭上國家改革創新發展的順風車,積極參與,乘勢而上,在諸如“一帶一路”、“城鎮化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區域發展等戰略實施中實現服務國家發展、體現自身價值和行業價值的目標。
曹德雲表示,2016年,中國保險業保費收入規模突破3萬億元,資產規模突破15萬億元;2017年,預計保費規模達到3.5萬億元至3.7萬億元,資產規模達到17萬億元至18萬億元。到2020年,保費收入規模有望達到5萬億元,資產規模達到30萬億元。2017年至2020年,預計新增可運用保險資金累計規模將達到13萬億元。
曹德雲認為,龐大的資金規模需要得到有效配置,才能實現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維護好廣大投保人的利益,才能對實體經濟和民生建設發揮積極作用。為此,保險資金要緊貼實體經濟需要、緊貼國家戰略需要、緊貼行業發展需要,要堅守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的理念,堅守風控至上、安全第一的準則,堅守市場導向、有效供給的主旨。
最後更新:2017-06-19 19: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