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3 返回首頁    go 魔獸


全球經濟秩序在瓦解 一個最糟糕的結局要出現了

摘要

否則,現在的秩序將被世界經濟無秩序替代的可能性將不斷增加。

  下個月,當全世界180多個國家的財長和央行行長們齊聚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年會時,他們將在與日俱增的壓力下麵對全球經濟秩序。

  由於未能實現包容性的經濟繁榮,這一秩序遭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日益增加的挑戰。除非調整方向,否則,現在的秩序將被世界經濟無秩序替代的可能性將不斷增加。

  目前的國際經濟秩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應運而生,由美國和其盟友帶領,得到了多邊國際組織的支持,包括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內。這些國際組織的目標是明確成員國的義務,它們還製定了一套最佳的經濟政策策略,這些策略慢慢演化成“華盛頓共識”。

  這一共識根植於一個經濟模式,這個經濟模式旨在促進國家之間雙贏互動,強調貿易自由,在跨境資本流動、自由市場定價和國內管製方麵相對寬鬆。

  經濟崩潰

  數十年來,西方為首的國際秩序運作良好,幫助實現了繁榮和相對的金融穩定。之後它受到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達到頂峰水平的一係列金融衝擊的動搖,引發了連鎖式的經濟失敗,將世界推到了毀滅性的多年經濟蕭條的邊緣。這是自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崩潰。

  但是這場危機看起來並不是突然冒出來挑戰一個健康的經濟秩序。相反,全球秩序的發展速度長久以來一直落後於結構性經濟挑戰,多邊政府機構花了太長時間才完全意識到金融部門發展及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的重要性,也才知道要為新興經濟體創造足夠的發展空間。

  例如,包括選舉權在內的管理結構更適合於過去的經濟狀況,而非現在和未來的。此外,國籍,而非價值,仍是任命這些國際組織的領導人決定性因素,這些組織的高級職位仍留給歐洲和美國公民。

  “未能對多邊管理進行充分改革”這一失敗破壞了穩定性,數個發達國家也未能改革國內政策以反映經濟全球化、自由化和監管寬鬆化帶來的經濟關係的改變。

  勝者和敗者

  所有這些的結果是,勝者和敗者之間的平衡變得越來越極端且難以調控,不僅僅是經濟上的,還有政治上和社會上的。太多人感到被邊緣化,被遺忘和拋棄,並且將憤怒發泄在了讓這一切發生的國家領導人和政府機構上,受此影響,國內政策壓力加劇,國家們紛紛將重心轉入國內。

  這一趨勢已經反映在了經濟秩序數個部分近來麵臨的挑戰上,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美國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及英國退出歐盟等。所有這些都對全球經濟係統的未來造成了不利影響。

  持續了數年的美國內向化的影響尤為深遠,這是因為它的離開將令世界秩序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沒有其他一個國家或者一群國家能夠主導大局,政治科學家伊安-布雷默所說的“零集團時代”變得越來越有可能成為現實。

  作為對全球係統核心弱化的回應,中國正加大努力建立關係網絡,這就包括了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多邊支付協議的普及以及積極打造一帶一路,建設連接中國和西亞、歐洲、非洲的基礎設施。

  經濟無秩序

  這並不是新觀點。在每年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會議上,各國政府高級官員都未能解決這個問題。今年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這些高官們將可能迎來全球經濟的向上發展周期,敦促成員國們采取更多措施移除結構性障礙以適應更快速、更持續和更具包容性的發展,而非討論延緩和逆轉世界經濟無秩序這一發展趨勢的具體措施。

  盡管可以理解,但這還遠遠不夠。即將召開的會議提供了一個開始嚴肅討論如何終止在全球經濟中獲得牽引力的兩敗動向的重要機會。花越長時間來撒播改革的種子,它們就越不可能生根發芽,兩敗的世界經濟無秩序就越有可能誕生。

(原標題:外媒:全球經濟秩序在瓦解 一個最糟糕的結局要出現了)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9-22 10:28:02

  上一篇:go 終於說清了:為什麼美元下跌中美股卻持續上漲
  下一篇:go 登富特:歐係內部分化 澳、加弱勢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