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
魔獸
智能眼鏡上可否能有“MIUI”?
題圖來自robfields.com
初次交流時,Anson正在晚間的廣州地鐵上,電話那邊的他表示特別繁忙。他的團隊BestApp工作室正在準備10月份的第一次正式亮相——Glass X ROM發布以及合作夥伴站台背書。
Anson,BestApp工作室CEO,2013年6月其發布的App「PM25.in」被認為是公開已知的第一款Google Glass中文應用。當時的Anson告訴雷鋒網,他們特設了BestApp X實驗室,專門研究各種概念或先鋒的創意硬件,包括Google Glass、Leap Motion、MYO臂環等。他設想在中國做Glass的應用商店以及標準接口,希望為預防眼鏡生態碎片化做出努力。
現在Anson的設想已經有了初步實現。他和他的團隊做出了國內首個第三方眼鏡ROM,它不但有應用商店,作為完整的產品布局還打通了眼鏡、手表、手機之間的界限,這個ROM可以實現三者聯動功能。
作為一名極客,Anson其實已經取得了成功,有什麼能比自己親手打造一款先鋒產品更讓人興奮呢?Glass X接下來的考驗,在於他的商業思考是否能與現實世界相契合。
Glass X是一款智能眼鏡ROM
Google Glass想必無須過多介紹。這款產品自發布起就吸引住了大眾的目光,占據最多宣傳版麵。
Google Glass需要完全依靠Google服務才能使用,包括Google Voice、Google Now、Google 框架(GMS)、Google OTA服務等。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Google服務在中國受阻,這款眼鏡的功能並沒法正常使用。
Glass X瞄準的就是這一市場。Anson告訴雷鋒網,Glass X在Google Glass官方開源項目的基礎上進行定製,將裏邊的Google 服務替換為國內服務,比如語音引擎由科大訊飛提供,框架改為自己提供。
這個ROM的完成度將會非常高。Anson描述他們正在為它打造自己的應用商店、開放接口和SDK、控製App以及設備間信息互通係統等等。
“眼鏡和手表,僅有兩類可安裝應用的智能硬件。”
“為什麼會選擇做眼鏡ROM?”
“因為眼鏡代表未來趨勢。”
如上述對話,Anson是一位堅定的智能眼鏡支持者。他被Google Glass所透射的未來理念所征服,堅信智能眼鏡會是下一個智能手機市場。
但作為智能眼鏡的範例,Google Glass本身亦有難以接受的硬件缺陷。比如續航時間太短、容易過熱等。
“這些問題Glass X也沒法解決,但我們試圖用一些折中辦法。”Anson表示,“我們目前的產品觀中,是將眼鏡定位為一個手機(或平板,後續均以手機為例)配件。眼鏡通過App與手機連接,使用時眼鏡做輸入及顯示屏幕,手機提供計算能力。”
比如使用地圖導航時,眼鏡隻是語音輸入目的地以及顯示地圖,GPS定位和路線計算都由手機進行。這樣可以大大減輕眼鏡的電量消耗以及發熱。
基於以上產品觀,Anson同樣看好的還有智能手表。他目前同時在進行一個智能手表ROM項目,這個項目將作為眼鏡的補充,為眼鏡提供更多擴展場景。
中國智能眼鏡市場是否可以支撐一款ROM?
透過Glass X,很容易看到“MIUI”的影子:專注於本土化、閉環,為用戶提供更優秀的體驗。Anson也多次提及對未來平台化的規劃。但回歸MIUI當時的環境,智能手機正是蓬勃向上的普及期,有足夠的終端供其落地。Glass X並沒有足夠堅實的落地環境。
目前國內的智能眼鏡市場還在萌芽階段。根據雷鋒網《智能眼鏡白皮書》顯示,還未真正有一款眼鏡終端在市麵上銷售,國內智能眼鏡廠商的產品大多在試產階段。而Google Glass方麵,一家Glass App開發商告訴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目前國內存量大概隻有3000部左右。
Anson希望初期以Google Glass刷機為主,前期導入硬件廠商合作。現在的問題在於:一個軟件背景的團隊做了一個ROM,如何去說服硬件廠商合作預裝。這件事有很多先行者,但成功者少之又少。合作,對Anson而言是更大的考驗。
ps:Anson表示,10月份的ROM發布,第一批的硬件合作夥伴將會亮相。屆時大家將能夠對他的合作模式有一個完整的觀察。
最後更新:2017-09-13 10: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