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魔獸
交易人你該知道的“胖手指綜合征”
26號(北京時間16:01)COMEX最活躍8月黃金期貨合約在北京時間16:01一分鍾成交量為13509手,交易合約總價值逾16億美元。另外有消息稱,據未經確認的市場傳聞,此次現貨黃金一分鍾內跳水近20美元,可能是由於“胖手指”錯誤觸發,期貨市場出現近2萬手賣單造成金價閃崩。

消息一出,“胖手指”重出江湖,風靡全球!大家都非常好奇什麼是“胖手指”呢?
所謂胖手指交易失誤是指由於人手在鍵盤上的操作錯誤,導致股票、外匯等金融市場大盤失控,引發急劇波動。通常是交易員輸錯買賣訂單量或合約量、抑或弄錯價格等等,這常常造成數以億計的巨額虧損。
胖手指是隨著電子技術在交易中的大量使用而產生的。在電子交易之前,錯誤的訂單常常在執行前就被取消,但是自動化係統容易導致胖手指錯誤在識別後無法取消。
電子交易再高效,人工的參與仍不可或缺。有時候,電子交易技術和自動匹配引擎的高效和智能和交易者的意願背道而馳。
胖手指事件就是指交易員的誤操作之舉。由於金融市場瞬息萬變,交易員工作壓力很大,一旦心理失衡,偶爾一次看花了眼,都有可能出現按錯鍵盤的現象,而這往往會給自己和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
日本瑞穗證券胖手指事件
2005年,日本一個笨手笨腳的交易員不小心點錯了鍵盤,於是多賣出了599,999股股票,造成其公司270億日元(約18.5億人民幣)的虧損。
這個交易員本來想要以610,000日元(約4,19萬人民幣)賣出一家新上市公司JCom的1股股票,結果由於輸入錯誤,他以每股1日元賣出了610,000股股票.而JCom的發行股票累積不過14,000股。
JCom的股票隨後急速下跌。市場上投資者聽聞消息後,因不知哪家公司出現失誤而紛紛拋售手頭證券公司的股票,導致各大證券經紀公司股票全線下跌。
以上的例子就是2005年日本瑞穗證券發生的危機事件,即金融行業常提到的“胖手指綜合症”。
● 2016年10月,英鎊在亞洲早盤中閃崩,短短兩分鍾內跌幅達6.1%,狂瀉至1.18,後恢複1.24左右並刷新31年最低值,導致不少投資者爆倉出局。不少人認為,這是因胖手指引發係統賣出程序而導致的閃崩事件。
● 2015年6月,德意誌銀行(Deutsche Bank)一名初級交易員錯誤將訂單的“淨值”處理成“總數據”,並將60億美元匯入一家美國對衝基金客戶的賬戶中。不過德意誌銀行事後追回了這筆巨資。
● 2012年8月,Knight Capital集團因係統故障和人工操作失當幾近破產。
Knight的操作人員忘記在一台服務器上更新程序,導致客戶訂單不斷重複提交訂單,45分鍾內報出了幾百萬個小交易單,其中超過400萬交易被成交,成交股數超過3.97億股。Knight當天虧損4.5億美元。最終這家美國領先的經紀商和做市商被Getco LLC收購,才避免了破產的命運。
● 2005年6月,一名富邦證券公司的經紀人在接受客戶交易委托時,將英文數字8000萬(eighty million)誤聽為80億(eight billion)。結果從11時33分至11時40分之間,台灣股市大盤指數從6284.82暴漲到6342.45點,百餘股票漲停。
● 2003年4月,一名經紀人以13英鎊每股的價格買入了50萬股葛蘭素史克製藥公司的股票,但該股票當時的市值不到70便士。
●2002年11月,一名經紀人看錯了愛爾蘭低價航空公司Ryanair的股票價格的貨幣單位,把先令和歐元弄混,結果該股票在倫敦市場的報價上漲了61%,從404.5先令上升到653.7先令
●2001年5月,美國雷曼兄弟證券公司倫敦分公司的一名交易員在接近收盤時忙中出錯,將一筆300萬英鎊的交易打成了3億英鎊,金額放大了100倍,結果英國金融時報指數瞬間暴跌120點,百家藍籌股的300億英鎊市值化為烏有。為了回購原本不該賣出的股票,雷曼兄弟公司損失了500萬-1000萬英鎊。
遇到極端行情應該怎麼辦?
1、首先,保護好本金;
2、行情還沒結束,而你第一時間知道了消息的話,別猶豫了,趕緊跟一單!大小隨你,記得設止損;
3、大行情後必有回調。根據斐波那契32%價格回撤水平,這輪黃金跌勢在1253到1235.5美元,共計約18美元的跌幅,因此,回撤水平大概在5.76美元左右,加上1235.5,正好等於1241.26美元。而黃金當前的回調價位正在此處。

因此,錯過了一波極端行情不要緊,待到回調之後,可以考慮輕倉反手再做一單
此外黃金、美日可以考慮一起做。你懂得!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29 15: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