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85 返回首頁    go 魔獸


A股上市券商馬上滿30家!財通證券剛拿到IPO批文

今年以來,隨著中國銀河、中原證券、浙商證券先後上市,券商儼然進入一個上市大年。這不,又一家券商剛剛拿到IPO批文。

這次拿到“通關卡”的是財通證券.

9月22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9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上交所5家,即包括財通證券在內,其也是此次9家拿到IPO批文的公司中唯一一家證券公司。

A股將迎來第30家上市券商

今年以來,大、中型券商再融資規模擴大,不過也有不少券商選擇直接融資,隨著紅塔證券、華林證券相繼加入,A股“闖關”券商越來越多,而財通證券即將成為A股第30家上市券商.

基金君大致整理了一下,財通證券在“闖關”IPO的路上主要有以下幾個重要時間節點:

今年3月31日晚間,證監會官網正式披露財通證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5月31日,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財通證券首發申請事項;

9月22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財通證券首發申請。

從上述時間點也可以看出,財通證券從發布招股書申報稿到最終獲得證監會核準,大約花費了半年時間,而從過會到核準也隻走了約4個月時間,IPO審核周期有所縮短。

根據財通證券此前發布的招股說明書,其此次股票發行總量不超過10億股,占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3.64%,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42.3億股。

上市募資的財通證券也並不“差錢”。2014年至2016年,財通證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5.02億,96.89億和108.42億,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8.56億元、25.23億元和17.87億元。2017年上半年,財通證券(母公司報表)實現營收19.8億元,同比增長22%,實現淨利潤9.5億元,同比增長48%。

在各大業務中,經紀業務仍是證券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財通證券也不例外,但券商靠天吃飯的特性,越來越多的券商開始將業務發力點轉移到資管或投行業務上。在今年券商發布的半年報中,多家券商開始有意降低經紀業務在收入中的占比,轉而打出資管和投行組合拳。

財通證券亦是如此。在公司幾大業務中,資管業務日益成為財通證券新的利潤增長點。財匯大數據終端統計顯示,截止2016年年底,財通資管總規模近1400億元,主動管理規模達976億元,主動占比近70%。與2015年底的不到300億元相比,其主動管理規模增長逾200%,大幅超越行業平均水準。而在中國基金業協會今年最新披露的二季度數據中,財通資管以917.71億元的規模排在證券公司月均主動管理規模的第14名,排名上升3位,是二季度主動管理增速最快的券商資管,增幅達4.36%。財通證券資管董事長馬曉立6月底曾表示,今年將大力發展公募業務,進一步提升權益類業務的投資優勢,對固收類業務重在調結構,同時發力ABS,形成獨特優勢。

券商IPO增發密集募資

在資本市場,沒有資本金就沒有未來。近年來,特別是在去年10月起正式施行的《證券公司風險控製指標管理辦法》後,對於很多券商來說,資金成了業務發展的生命線。

為了融資,券商們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想盡了各種辦法,當然,對於券商特別是中小券商來說,IPO是首選。於是,越來越多的券商就此開啟了漫漫上市路,目前,在排隊等待上市的券商多達十餘家,其中,天風證券、中泰證券、國聯證券、南京證券等審核狀態為“已反饋”;中信建投證券、紅塔證券、長城證券審核狀態為“已受理”。

財通證券在招股說明書裏表示,IPO所籌集的資金將全部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實際上,今年以來,也有多家上市券商利用定增、配股、發債等方式提升淨資本。

9月19日晚間,東方證券發布公告稱,證監會發審委通過了該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根據今年8月修訂後的定增預案,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數量不超過8億股(含8億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20億元人民幣。而在今年年初,申萬宏源公布定增預案,其擬以6.07元的價格發行不超過31.3億股,募資總額不超過190億元,後又對預案進行調整,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總額至不超過120億元。

此外,還有華泰證券和國元證券今年也發布了定增預案,其中華泰證券預計募集資金260億,國元證券擬募資42.14億元。

有券商非銀研究人士告訴記者,隨著券商的發展,當下是券商鞏固行業地位的關鍵時期,資本金也越來越成為突破發展瓶頸的必要環節,經紀業務越來越難,資本中介、直投等資本業務越來越重要,不融資就沒機會。

(原標題:A股上市券商馬上滿30家!財通證券剛拿到IPO批文)

最後更新:2017-09-23 11:07:49

  上一篇:go 商務部、海關總署執行聯合國安理會2375號決議 公告自2017年9月23日起執行
  下一篇:go 華創證券:大型券商仍處估值窪地 第四季度有發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