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7 返回首頁    go 魔獸


任澤平:A股市場正在步入強者恒強的新周期時代

文:方正宏觀任澤平聯係人:甘源

導讀

近期期貨市場黑色係爆發,股票市場鋼鐵、煤炭、銀行、保險、房地產、建材、建築、造紙等盈利超預期,而創業板權重股紛紛爆出業績大幅下滑,大票創新高小票創新低的根本原因是新周期和估值重構。在產能出清、供給側改革和金融監管趨嚴背景下,市場更重視業績和基本麵,無論是金融、周期、消費還是成長性行業,都在步入剩者為王、強者恒強的新周期時代,千錘百煉。我們維持經濟L型新周期、股市震蕩結構性機會、債市配置價值凸顯的判斷。

摘要

國際經濟:美國通脹零售不及預期,耶倫證詞偏鴿。美國6月CPI數據連續第四個月不及預期,創9個月最低,核心CPI跌至2015年1月以來最低。美國6月零售銷售月率下降0.2%,預測值上升0.1%,前值下降0.3%。耶倫國會證詞偏鴿,表示通脹率低於目標,最近有所下降,部分原因在於有些項目價格出現異常下滑;利率無需進一步升高太多即可達到中性狀態;FOMC預計今年開始縮表,但仍有分歧。受美國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和耶倫偏鴿影響,美元跌,美股黃金漲,美債收益率下行。

國內經濟:需求平穩經濟L型,供給出清新5%比舊8%好。6月CPI、PPI分別為1.5%、5.5%,同比與上月持平,超市場預期,黑色係領漲。以美元計,6月中國出口同比11.3%,進口同比17.2%,外需內需好於預期,貿易順差連續三個月環比上升,流動性改善,全球經濟U型複蘇,出口有望延續改善。財政收支分別同比增長8.9%、19.1%,超預期,下半年房地產調控、財政整頓等可能增加財政收入壓力。30城地產銷售同比降幅繼續收窄,7月同比下降32.7%;7月初三四線土地成交同比大幅回升,三線城市拿地規模同比由6月的4.1%升至33.7%;7月發電耗煤量環比大幅改善,同比7.6%高於6月同比5.6%。7月鮮菜價格同比回落,豬肉價格觸底,成品油和中藥材價格同比增速放緩。

貨幣:融資回表社融信貸超預期,金融穩杠杆M2創新低。6月社融信貸超預期,源於監管收緊融資回表和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仍旺,委托貸款、票據減少。6月M2同比9.4%,續創紀錄新低,表明金融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央行重啟逆回購,公開市場操作“削峰填穀”,資金麵平穩,貨幣政策轉向不鬆不緊。本周二,央行在時隔十二天後重啟公開市場操作,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共有2800億逆回購到期。本周R007利率為2.9371%,較上周上升9.47個BP;DR007利率為2.7466%,較上周上升3.93個BP;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5663%,較上周下降0.37個BP。美元指數走低,帶動人民幣小幅上揚。

政策: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監管協調和穩杠杆。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把握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主要原則;加強宏觀審慎管理製度建設,加強功能監管,更加重視行為監管;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補齊監管短板;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強化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和係統性風險防範職責;金融管理部門要努力培育恪盡職守、敢於監管、精於監管、嚴格問責的監管精神,形成有風險沒有及時發現就是失職、發現風險沒有及時提示和處置就是瀆職的嚴肅監管氛圍;要把國有企業降杠杆作為重中之重,抓好處置“僵屍企業”工作。隨著金融降杠杆取得初步成效,近期公共政策部門紛紛表態從降杠杆到穩杠杆,從監管競爭到監管協調。

市場:股市震蕩新周期強者恒強,債市配置價值凸顯。2016年初我們提出“向低估值有業績的方向抱團”,2017年初提出“從流動性驅動到業績驅動,買就買龍頭”,“新周期、剩者為王、強者恒強、新5%比舊8%好”,6月提出“流動性改善、監管緩和、經濟預期修複,股市修複”。流動性退潮和風險偏好降低後,市場在擁抱流動性、確定性和業績。未來變盤可能來自貨幣政策轉向、監管高壓退潮和改革預期重啟。行業關注家電、食品飲料、銀行、保險、非銀、周期、房地產、遊戲龍頭、通信、電子等。過去A股結構性牛市和結構性熊市並存,但上證50創新高也在估值上升,創業板創新低也在釋放風險,未來無論金融、周期、消費還是成長,尋找業績和估值匹配的安全邊際。前期我們基於滯漲和去杠杆一直提示債券市場的風險,在2017年5月下旬開始調整觀點:“經濟通脹回調提供了基本麵支撐,債市配置價值凸顯”。隨著經濟二次探底,從再通脹到再通縮,6月我們對債券市場的觀點轉向積極:我們可能正站在新一輪債市牛市的前夜,建議啞鈴型配置。2015年看空股市之後提出“一線房價翻一倍”,2016年9月份提出“這一輪房價上漲接近尾聲”,我們預計短周期或將調整到2018年,關鍵看長效機製。

風險提示:美聯儲加息縮表超預期;貨幣和監管收緊超預期;房地產調控超預期;改革低於預期;債務風險。

正文

1、國際經濟:美國通脹零售不及預期,耶倫證詞偏鴿

美國6月CPI數據連續第四個月不及預期,創9個月最低,核心CPI跌至2015年1月以來最低。美國6月零售銷售月率下降0.2%,預測值上升0.1%,前值下降0.3%。耶倫國會證詞偏鴿,表示通脹率低於目標,最近有所下降,部分原因在於有些項目價格出現異常下滑;利率無需進一步升高太多即可達到中性狀態;FOMC預計今年開始縮表,但仍有分歧。受美國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和耶倫偏鴿影響,美元跌,美股黃金漲,美債收益率下行。

1.1 美國CPI數據連續四個月不及預期

7月14日,美國勞工部公布了美國6月CPI數據,數據連續第四個月不及預期,創9個月最低,核心CPI跌至2015年1月以來最低。美國6月CPI環比 0.0%,預期0.1%,前值 -0.1%。美國6月CPI同比1.6%,預期 1.7%,前值 1.9%,為2016年10月以來最小漲幅,表明通脹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回升至美聯儲目標。

美國6月核心CPI環比0.1%,預期 0.2%,前值 0.1%。美國6月核心CPI同比1.7%,預期 1.7%,前值 1.7%。能源價格環比下跌1.6%,是CPI成分中最大的拖累因素;服裝和運輸航班也出現了環比下降。食品價格基本不變。

上一次美國核心CPI出現這樣的同比下降趨勢,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曾宣布擴大QE3規模;而這一次,耶倫執掌下的美聯儲業已進入加息周期。

1.2 美國6月零售銷售環比再度下滑,核心零售表現並不出色

美國6月零售銷售環比再度下滑,核心零售表現並不出色。美國家庭依然對消費開支持謹慎態度,這可能意味著二季度經濟或許將延續一季度的疲軟。

具體數據為:美國6月零售銷售月率下降0.2%,預測值上升0.1%,前值下降0.3%;美國6月核心零售銷售3756億美元,前值3771億美元;美國6月零售銷售4735億美元,前值4738億美元;美國6月核心零售銷售月率下降0.2%,預測值上升0.2%,前值下降0.3%。

消費支出是美國經濟的重要驅動力,總量占美國經濟總產出量的三分之二。房地產支出增長在第一季度出現緩慢,在第二季度開始出現複蘇,主要受到就業人數增長、家庭財富增加與消費信心提振的推動。

1.3 耶倫國會證詞偏鴿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耶倫12日在美國國會對眾議院下屬金融服務委員會發表半年一次的漢弗萊-霍金斯證詞並回答議員提問。耶倫表示,未來幾年需要進一步漸進加息,但不需要進一步加息來達到中性立場。美聯儲有可能在今年內實施縮表。當前,通脹低於目標水平,美國財政政策也造成了不確定性,利率無需進一步升高太多即可達到中性狀態。

以下為耶倫講稿要點:

通脹:美聯儲密切關注通脹進展,通脹對經濟狀況的反應是一大不確定因素。通脹率低於目標,最近有所下降,部分原因在於有些項目價格出現異常下滑。

縮表:FOMC預計今年開始縮表。資產負債表的適當規模取決於一些未知因素,包括銀行準備金的未來需求。

加息:利率無需進一步升高太多即可達到中性狀態。當前經濟路徑料為進一步加息提供合理根據,未來幾年需要額外的漸進式加息。

經濟:盡管經濟增長緩慢,但得益於穩定的家庭消費及企業投資近來跳增,就業崗位持續增加,經濟現正也正受到海外強勁的經濟條件的支撐。預計未來幾年經濟繼續溫和增長。

1.4 美元跌美股黃金漲,美歐債券收益率下行

美歐股市普遍走強,上證小幅上漲,創業板下跌。本周標普500指數上升1.1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升2.59%,道瓊斯指數上升1.05%,德國DAX指數上升1.96%,法國CAC40指數上升1.75%,英國富時100指數上升0.37%,日經225指數上升0.95%,恒生指數上升4.14%,上證綜指上漲0.14%,創業板指數下跌4.90%。

本周美歐債券收益率下跌,德日債券收益率上漲。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5.4個BP;歐債收益率下降了3.77個BP,德債收益率上升了2.1個BP,日債收益率上升1個BP.

本周倫敦黃金現貨價格上升1.57%,收於1228.55美元/盎司。WTI原油上升5.25%至46.69美元/桶,Brent原油上升4.74%至49.05美元/桶。

美元小幅走弱,其他貨幣走強。本周美元指數下降0.9%,歐元兌美元上漲0.55%至1.1461,美元兌日元下降1.22%至112.4800,英鎊兌美元上漲1.57%至1.3090,澳元兌美元上升2.92%至0.7824.

2、國內經濟:需求平穩經濟L型,供給出清新5%比舊8%好

6月CPI、PPI分別為1.5%、5.5%,同比與上月持平,超市場預期,黑色係領漲。以美元計,6月中國出口同比11.3%,進口同比17.2%,外需內需好於預期,貿易順差連續三個月環比上升,流動性改善,全球經濟U型複蘇,出口有望延續改善。財政收支分別同比增長8.9%、19.1%,超預期,下半年房地產調控、財政整頓等可能增加財政收入壓力。30城地產銷售同比降幅繼續收窄,7月同比下降32.7%;7月初三四線土地成交同比大幅回升,三線城市拿地規模同比由6月的4.1%升至33.7%;7月發電耗煤量環比大幅改善,同比7.6%高於6月同比5.6%。7月鮮菜價格同比回落,豬肉價格觸底,成品油和中藥材價格同比增速放緩。

2.1 通脹短期平穩,貨幣不鬆不緊

6月CPI同比1.5%,預期1.6%,前值1.5%;6月CPI環比-0.2%,前值-0.1%。6月PPI同比5.5%,預期5.5%,前值5.5%。6月PPI環比-0.2%,前值-0.3%。

CPI持平,受基數效應和非食品價格支撐,食品價格繼續回落。PPI同比持平、環比微降,美元回落,經濟悲觀預期修複,部分行業庫存仍低,大宗短期反彈。我們維持經濟L型、貨幣不鬆不緊、股市修複、債牛前夜的判斷,時間對債市是友好的。四季度麵臨經濟二次探底、物價再通縮壓力。未來政策組合應從“緊貨幣+嚴監管+弱改革”轉向“寬貨幣+嚴監管+強改革”。

2.2 全球U型複蘇出口超預期,貿易順差回升流動性改善

以美元計,6月出口同比11.3%,預期8.9%,前值8.7%;進口同比17.2%,預期14.5%,前值14.8%;貿易差額427.7億,預期426億,前值408.1億。以人民幣計,6月出口同比17.3%,預期14.6%,前值15.5%;進口同比23.1%,預期22.3%,前值22.1%;貿易差額2943億,預期2751億,前值2816億。

因外需向好、內需仍穩等,6月進出口雙雙大幅超預期,貿易順差連續三個月環比上升。6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1.5,較上月回升0.4,連續第8個月穩中向好。全球經濟U型複蘇,出口有望延續改善,但中美貿易戰等風險仍需關注。貿易順差回升,流動性改善。我們維持需求側經濟L型、供給側新5%比舊8%好行業集中度提升剩者為王新周期、貨幣不鬆不緊、股市震蕩結構性機會、債牛前夜判斷。

2.3 財政收支超預期

6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82億元,同比增長8.9%;5月增速為3.7%。6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016億元,同比增長19.1%;5月增速為9.2%。

6月財政收入大幅上升,得益於工業品價格上漲、企業盈利狀況改善、進口價量齊升,以及營改增帶來的翹尾效應消退等多重因素。6月地方財政支出迅勐增長成為拉動財政支出的主要因素。同時地方政府的債務利息支出高達31%。下半年受ppi基數較高,減稅降費政策力度加大,房地產調控政策,財稅整頓等因素,財政收入增長壓力較大。

2.4 下遊:地產銷售改善三線拿地上升,汽車銷售平穩

本周30大中城市地產銷售環比下降15.0%。截至7月12日,30大中城市地產銷售同比-32.7%,高於6月同比-33.5%;其中一二三線城市同比分別為-36.1%、-29.9%和-35.7%,分別低於、高於和高於6月同比-32.8%、-31.4%和-37.7%。7月初土地成交麵積持續改善。7月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同比-7.6%,低於6月同比-3.3%,其中一線同比由6月的9.6%下降至-74.6%;二線同比由6月的-11.3%降至-31.2%;三線同比由6月的4.1%升至33.7%。土地成交麵積同比改善主要來自三線城市的拿地規模上升。7月初100大中城市土地供應同比增8.7%,基本低於6月同比12.4%;其中一二三線城市土地供應同比增速分別為25.5%、-19.0%和44.3%,分別高於、低於和高於6月的-16.8%、10.8%和18.6%。

7月車市開局平穩。零售方麵,17年7月首周同比增速約0%,但是16年同期零售高基數,零售情況好於預期。批發方麵,本周的廠家銷量同比增速17%,同樣表現搶眼。另外,根據全國乘聯會本周公布的最新數據,狹義乘用車合計產量6月環比增加5%,同比增加18.4%,車市總體情況良好。

7月集裝箱運價同比放緩。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7月同比28.0%,低於6月同比56.8%。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7月同比26.1%,低於6月同比28.9%。國內外貨運價格漲勢也趨緩。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7月同比19.4%,低於6月同比41.5%。中國沿海幹散貨運價指數7月同比14.3%,低於6月同比28%。

2.5 中遊:發電耗煤量環比大漲,鋼價走高水泥略降機械火爆

本周發電耗煤量環比大幅上漲。6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環比增加10.8%。截至7月13日,本月6大發電日均耗煤64.2萬噸,高於6月的62.8萬噸。7月發電耗煤量同比增加7.6%,高於上周同比4.6%和6月同比5.6%。由於6-7月高溫天氣導致居民用電上升,從而幹擾發電耗煤指標與工業生產之間的相關性。截至7月12日,17年7月日均最高溫為31.8℃,高於16年同期的30.7℃。

國內鋼廠上周盈利比率83.4%,仍維持在高位。上周高爐開工率為77.8%,環比增加0.9個百分點,鋼廠生產持續旺盛。粗鋼6月產量同比為3.4%,高於5月-1.8%和4月2.0%。盡管產能利用率繼續提升,但庫存連續下滑,社會庫存由上周的939.4萬噸降至927.4萬噸,鋼廠庫存由上周的301.8萬噸下降至294.9萬噸。低庫存帶動本周螺紋鋼價格持續震蕩走強,周環比增加1.9%,7月螺紋鋼價格同比56.3%,低於6月同比65.0%。

水泥價格小幅回漲。本周水泥價格環比上漲0.2%,7月同比增加32.1%,高於6月同比31.6%。據數字水泥網統計,截至7月7日,全國水泥庫容比連續6周上升,本周錄得65.3%,高於6月的62.7%和5月的60.8%。目前水泥仍處在需求淡季全國價格疲弱,但川渝兩地水泥大漲成為市場亮點。

大宗商品價格大規模上漲。截至2017年7月13日,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環比上升的商品共63種,集中在化工板塊(共13種)和有色板塊(共12種)。環比下降的商品共27種,集中在化工(共10種)和農副(共7種).

機械市場銷量持續超預期。6月重卡銷量約9.5萬輛,同比增長60%。6月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100.8%。綜合來看,即使是在淡季,工程機械銷量依然維持大漲行情。

2.6 上遊:油價偏強震蕩,有色價格震蕩分化

本周CRB工業原材料指數環比-0.3%,7月同比10.3%,低於6月同比11.2%。南華工業品指數環比增長2.5%,7月同比30.6%,低於6月同比32.9%;南華農產品指數環比2.1%,7月同比0.1%,高於6月同比-1.4%。

耶倫觀點意外偏鴿,美元指數劇烈震蕩下跌。本周美元指數環比下跌0.4%,7月同比-0.5%,低於6月同比2.5%。受美元下跌影響,本周周二開始,金價自低位開始上行,最高上探至1224美元每盎司。本周倫敦現貨黃金環比降低0.2%,7月同比-9.8%,低於6月同比-1.3%。

本周WTI原油價格環比上漲0.8%,7月同比下降1.6%,高於6月同比-7.8%。有色價格震蕩分化,銅鋁價格增速回落而鋅價增速反彈。LME銅鋁價格7月同比分別為22.2%和16.2%,低於6月同比22.6%和18.4%。LME鋅價格7月同比30.5%,高於6月同比26.2%。

2.7 價格:菜價回落豬價降幅收窄,油價和藥價持續回落

本周農業部28種重點監測蔬菜平均批發價環比上漲1.8%,前海蔬菜批發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3%,山東地區受高溫天氣影響供給大幅減少,蔬菜批發價格指數環比大漲17.6%。農業部28種重點監測蔬菜平均批發價、前海蔬菜批發價格指數和山東地區的蔬菜批發價格指數7月同比分別為-2.1%、-1.4%和4.3%,分別低於6月的1.7%、低於0.2%和高於4.1%。

本周農業部豬肉平均批發價環比上升0.4%,7月同比下跌22.6%,高於6月的-25.5%。36個城市豬肉平均零售價環比上升0.1%,7月同比下跌11.3%,高於6月的-11.5%。36個城市牛肉和羊肉平均零售價7月同比分別為-1.1%和-2.6%,分別高於和低於6月的-1.5%和-2.4%。36個城市草魚和鰱魚平均零售價7月同比分別為10.7%和5.2%,分別低於和高於6月的11.5%和4.5%。

非食品方麵,油價和藥價同比均回落。全國成品油價格增速繼續回落。本周全國成品油價格指數環比與上周持平,7月同比上漲5.2%,略低於6月的5.5%。中國成都中藥材價格指數7月同比10.6%,較6月同比12.7%下降了2.1個百分點。

3、貨幣:融資回表社融信貸超預期,金融穩杠杆M2創新低

6月社融信貸超預期,源於監管收緊融資回表和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仍旺,委托貸款、票據減少。6月M2同比9.4%,續創紀錄新低,表明金融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央行重啟逆回購,公開市場操作“削峰填穀”,資金麵平穩,貨幣政策轉向不鬆不緊。本周二,央行在時隔十二天後重啟公開市場操作,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共有2800億逆回購到期。本周R007利率為2.9371%,較上周上升9.47個BP;DR007利率為2.7466%,較上周上升3.93個BP;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5663%,較上周下降0.37個BP。美元指數走低,帶動人民幣小幅上揚。

3.1 融資回表社融信貸超預期,金融去杠杆M2創新低

6月社會融資規模17800億,預期15000億,前值由10600億修正為10625億;新增人民幣貸款15400億,預期13000億,前值11100億;M2同比9.4%,續創紀錄新低,預期9.5%,前值9.6%;M1同比15.0%,預期15.9%,前值17.0%;M0同比6.6%,預期6.8%,前值7.3%。

監管加強融資回表,社融大幅超預期和前值,貸款增加,委托貸款、票據、債券減少。金融去杠杆,M2連創新低,主因“股權及其他投資”下降和同業資產收縮派生能力下降。央行重啟逆回購,公開市場操作“削峰填穀”,資金麵平穩,貨幣政策轉向不鬆不緊。我們維持需求側經濟L型、供給側新5%比舊8%好行業集中度提升勝剩者為王、股市震蕩結構性機會、債牛前夜判斷。

3.2 貨幣政策“緊平衡”,短端利率略升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共有2800億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別到期300億、400億、500億、600億和1000億。本周二,央行在時隔十二天後重啟公開市場操作,進行300億7天和100億14天逆回購操作,完全對衝當日到期量;周三又進行400億7天和300億14天逆回購,當日淨投放200億;周四隨即停止逆回購操作。

央行對銀行體係流動性的評價由前段時間的“處於較高水平”轉向“適中”,反映了前段時間流動性充裕逐步走向尾聲,但總體不會改變流動性“緊平衡”的局麵。

截至7月14日,1天期銀行間回購加權利率為2.7256%,較上周上升18.79個BP;7天期銀行間回購加權利率為3.1070%,較上周上升26.46個BP.1天期存款類機構回購加權利率為2.6495%,較上周上升15.56個BP;7天期存款類機構回購加權利率為2.8064%,較上周上升9.91個BP.1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4560%,較上周下降0.15個BP;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5749%,較上周下降1.48個BP.

珠三角票據直貼利率(月息)和長三角票據直貼利率(月息)均較上周下降1個BP,票據轉貼利率(月息)亦下降1.5個BP。本周不同期限的信用利差分化,1年期AAA企業債的信用利差擴大1.49個BP,10年期AAA企業債的信用利差擴大2.95個BP.

美元指數走低,人民幣匯率小幅上揚。本周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貶值0.16%,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貶值0.26%,離岸人民幣貶值0.24%。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價差由上周的-0.0043擴大至-0.0001,美元兌人民幣1年期外匯遠期買報價下降5個BP.

4、政策: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監管協調和穩杠杆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把握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主要原則;加強宏觀審慎管理製度建設,加強功能監管,更加重視行為監管;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補齊監管短板;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強化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和係統性風險防範職責;金融管理部門要努力培育恪盡職守、敢於監管、精於監管、嚴格問責的監管精神,形成有風險沒有及時發現就是失職、發現風險沒有及時提示和處置就是瀆職的嚴肅監管氛圍;要把國有企業降杠杆作為重中之重,抓好處置“僵屍企業”工作。隨著金融降杠杆取得初步成效,近期公共政策部門紛紛表態從降杠杆到穩杠杆,從監管競爭到監管協調。

4.1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監管協調和穩杠杆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7月14-15日召開,會議強調金融監管協調和穩杠杆。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把握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主要原則;加強宏觀審慎管理製度建設,加強功能監管,更加重視行為監管;加強金融監管協調、補齊監管短板;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強化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和係統性風險防範職責;金融管理部門要努力培育恪盡職守、敢於監管、精於監管、嚴格問責的監管精神,形成有風險沒有及時發現就是失職、發現風險沒有及時提示和處置就是瀆職的嚴肅監管氛圍;要把國有企業降杠杆作為重中之重,抓好處置“僵屍企業”工作。

會議指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四項重要原則:1)回歸本源,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2)優化結構,完善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體係。3)強化監管,提高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4)市場導向,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習近平強調: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防止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要堅定深化金融改革。要優化金融機構體係,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完善外匯市場體製機製;要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其中要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做好新形勢下金融工作,要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金融改革發展正確方向,確保國家金融安全。

4.2 公共政策部門紛紛表態從降杠杆到穩杠杆,從監管競爭到監管協調

隨著金融降杠杆取得初步成效,近期公共政策部門紛紛表態從降杠杆到穩杠杆,從監管競爭到監管協調。李克強在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穩定宏觀政策、穩定市場預期、穩定金融運行。金融時報解讀稱“金融穩定運行就是穩定金融杠杆”。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近日表示,從貨幣政策角度來說,中國麵臨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平衡,特別要處理好杠杆率方麵的潛在風險;去杠杆首先是穩杠杆,5月M2數據顯示進一步穩杠杆態勢。

5、市場:股市震蕩新周期強者恒強,債市配置價值凸顯

2016年初我們提出“向低估值有業績的方向抱團”,2017年初提出“從流動性驅動到業績驅動,買就買龍頭”,“新周期、剩者為王、強者恒強、新5%比舊8%好”,6月提出“流動性改善、監管緩和、經濟預期修複,股市修複”。流動性退潮和風險偏好降低後,市場在擁抱流動性、確定性和業績。未來變盤可能來自貨幣政策轉向、監管高壓退潮和改革預期重啟。行業關注家電、食品飲料、銀行、保險、非銀、周期、房地產、遊戲龍頭、通信、電子等。過去A股結構性牛市和結構性熊市並存,但上證50創新高也在估值上升,創業板創新低也在是防風險,未來無論金融、周期、消費還是成長,尋找業績和估值匹配的安全邊際。

前期我們基於滯漲和去杠杆一直提示債券市場的風險,在2017年5月下旬開始調整觀點:“經濟通脹回調提供了基本麵支撐,債市配置價值凸顯”。隨著經濟二次探底,從再通脹到再通縮,6月我們對債券市場的觀點轉向積極:我們可能正站在新一輪債市牛市的前夜,建議啞鈴型配置。

2015年看空股市之後提出“一線房價翻一倍”,2016年9月份提出“這一輪房價上漲接近尾聲”,我們預計短周期或將調整到2018年,關鍵看長效機製。

風險提示:美聯儲加息縮表超預期;貨幣和監管收緊超預期;房地產調控超預期;改革低於預期;債務風險。

(原標題:【澤平宏觀】千錘百煉——方正宏觀周報)

最後更新:2017-07-16 15:39:06

  上一篇:go 銀行股最吸金 平安銀行最搶手
  下一篇:go 廣發策略: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 市場預期又會發生哪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