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魔獸
經濟不確定性仍存 M2增速料將上升
參與調研的經濟學家預測2017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為6.74%,低於一季度的6.9%。過去數月的經濟數據帶給經濟學家們更多信心,他們將今年全年GDP增速的預測值從一季度末的6.54%上調到了目前的6.65%。2017年7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0.67,這已經是該數字連續第11個月高於50。經濟學家維持經濟“前高後低”的判斷,即下半年經濟增長速度會低於上半年。
未來貨幣政策調整的可能性較小,財政政策仍將保持積極。5月M2同比增速降至曆史低點,為三十年來首次低於10%,經濟學家預計,6月M2同比增速將在此基礎上繼續下探,新增貸款和社融規模將較上月有所上升。具體經濟指標來看,消費整體較為平穩,CPI同比增速連續四個月回升,PPI同比增速下降。固定資產投資有所下降,貿易順差連續四個月增加。
經濟學家預計7月底人民幣對美元將貶至6.83(6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774)。同時,經濟學家還上調了對年底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預期,由上月底的6.99上調至6.96,這是年內第四次上調預期。
信心指數:連續11個月高於50線
2017年7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0.67,較上月有所回升連續11個月高於50線。除了兩位經濟學家給出了低於50線的預測值以外,其他經濟學家均認為未來一個月中國經濟仍將持續向好。其中,最樂觀的預估值51.5來自德商銀行周浩和招商證券謝亞軒,矽穀天堂郭豐給出本次信心指數預測值的最低值49.8.
招商銀行丁安華認為,二季度在金融監管的疑雲下,實體經濟依然保持了較強的韌性。這種韌性主要源於消費需求的穩定增長,而且近期金融數據也顯示金融降杠杆對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影響可能小於市場預期。展望下半年,他認為投資回落將拖累國內經濟表現,但是在消費和出口需求的支撐下,下半年GDP增速回落幅度有限,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並力爭更好成績的問題不大。因而,從經濟基本麵的角度,貨幣政策調整可能性非常小,金融監管和流動性緊平衡將貫穿全年。
華融證券伍戈表示,國內經濟短期無憂,但年內還將延續緩慢下行的趨勢,貨幣政策放鬆概率不大。從6月份的中采PMI和財新PMI等指標來看,短期經濟表現好於預期。
GDP:二季度GDP增速較一季度有所放緩
參與調研的經濟學家預測2017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為6.74%,較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6.9%有所放緩,略低於去年四季度的6.8%。給出本預測值的23位首席經濟學家中,有14位認為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將為6.8%,7位給出了6.7%的預測值,1位給出的預測值為6.6%,還有1位給出了最悲觀的預測值6.4%。
同時,有21位經濟學家對今年GDP增速進行了預測,預測均值從一季度末的預測值6.54%上升至6.65%,大部分的受訪者都相信,2017年經濟增長目標的6.5%將會被實現。
祝寶良認為,今年下半年,經濟轉弱的因素有所增加,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會繼續回落,企業加庫存周期行將結束,出口增長存在一定的變數。他初步預計三季度GDP將增長6.6%左右,四季度為6.4%左右,全年經濟增長6.7%左右。一是貨幣政策堅守穩健中性,保持流動性穩定,把銀行間市場拆借利率穩定在今年4月初的水平。二是合理適度地加大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力度,擴大債務規模。對地方政府已完成政府購買服務流程、已開工建設的項目,建議按照購買服務合同繼續執行,保障項目完工,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等問題。
物價:6月CPI同比增速連續四個月回升 PPI同比增速有所下降
調研結果顯示,經濟學家們對今天將會公布的6月CPI同比增速的預測均值為1.54%,高於統計局公布的5月值(1.5%)。參與調研的24位經濟學家中,國家信息中心祝寶良給出了最大的預測值,為1.8%,而最小值1.3%來自興業銀行魯政委。
經濟學家們預計6月PPI同比增速將由統計局公布的5月數值(5.5%)下降至5.46%延續今年3月以來的下降趨勢。其中預測最高值5.7%來自興業銀行魯政委,而最低值4.9%則來自於中國銀行陳衛東。
5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6月預測(CPI):
陳衛東:1.6%
郭豐:1.6%
連平:1.6%
沈建光:1.5%
溫彬:1.6%
伍戈:1.5%
周浩:1.5%
朱海斌:1.6%
5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6月預測(PPI):
程實:5.5%
黃劍輝:5.6%
沈建光:5.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月消費有所下降
調研結果顯示,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10.54%,較5月(10.7%)有所下降。其中,10.9%的最大值來自德勤中國許思濤,摩根大通朱海斌給出了最小值10.2%。
李慧勇預計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他表示,從汽車銷售來看,根據乘聯會數據,截至6月16日,汽車零售同比增長2%,略好於5月,預計6月汽車銷售數據或有所改善。但6月油價大幅回落將拖累石油製品類消費。截至6月27日,布倫特原油價格同比下跌4.8%,遠低於5月同期8.3%的漲幅;國內成品油價格也連續下調。地產鏈相關消費如建材和家具類銷售,近來已出現回落趨勢,預計6月仍有一定的回落壓力。
5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6月預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李慧勇:10.5%
許思濤:10.9%
工業增加值:較上月穩中有降
調研結果顯示,6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6.45%,繼統計局公布的5月值(6.5%)穩中有降。其中,興業證券王涵給出了最小值6.2%,德勤中國許思濤和德商銀行周浩給出了最大值6.7%。
黃劍輝表示,從高頻數據來看,6月份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同比增長5.7%,相比於上月的11%大幅回落;汽車輪胎的半鋼胎、鋼胎開工率6月中下旬均有所回落。同時考慮到5月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9.3%,較4月下降1.1個百分點,為去年下半年以來同比增速首次放緩,顯示出企業或逐漸開始從被動補庫存轉向主動去庫存,他預計6月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將微降至6.4%。
5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6月預測(工業增加值):
程實:6.5%
許思濤:6.7%
周浩:6.7%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三個月下降
經濟學家們預計,6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值為8.4%,較統計局公布的5月值(8.6%)繼續下降。其中,興業證券魯政委給出了最高值8.6%,矽穀天堂郭豐給出了最低值8%。
李慧勇表示,從三大類投資來看,製造業投資預計仍將有小幅修複。一方麵,去年6月製造業投資僅增長3%,處於底部區域,基數較低;另一方麵,近期出口改善也對製造業投資有一定的支撐。而隨著地方政府融資約束的加強,基建投資預計仍將有回落的壓力。5月房地產投資年內首度回落,新開工和土地購置等先行指標預示地產投資仍有回落壓力。但6月土地市場較5月有所回暖,對地產投資有一定支撐。
5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6月預測(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
丁安華:8.3%
郭豐:8%
黃劍輝:8.4%
邱曉華:8.3%
伍戈:8.5%
房地產開發投資:6月數據有所下降
調研結果顯示,6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速的預測均值為8.46%,較統計局公布的5月值(8.8%)下降0.34個百分點。參與調研的經濟學家中,海通證券薑超給出了最高值9.2%,民生證券邱曉華和興業證券王涵給出了最低值8%。
汪濤認為,房地產活動保持穩健。由於去年基數較低,高頻數據顯示6月30個大中城市的房地產銷售同比跌幅從5月的39%小幅收窄至34%。據報道,部分未出台調控政策的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情緒穩健、房價小幅上漲,因此銷售也依然強勁。考慮到基數較低,她估計6月全國房地產銷售同比增速可能從5月的10.2%回升至10%~15%。受此前房地產銷售好轉的滯後拉動,再加上基數較低,新開工同比增速也可能有所反彈。整體而言,她估計6月地產建設活動大致平穩,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8%~9%。
5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6月預測(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速):
王涵:8%
外貿:6月貿易順差連續四個月增加
本次調研中,經濟學家們預期6月貿易順差將維持上月的增加趨勢,將較5月公布值(408.1億美元)增加至425.31億美元。經濟學家們預計6月出口同比預計將由5月公布值(8.7%)升至8.78%,而進口同比預計將會有所下降,由5月公布值(14.8%)降至13.79%。
魯政委表示,出口方麵,首先,從外需角度看,歐洲經濟繼續向好利好中國出口。6月歐元區製造業PMI初值達57.3,創74個月新高,表明歐洲企業活動增長強勁,這將帶動我國出口增長;其次,從航運信息看,6月高頻數據顯示,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與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較上月均小幅上行;最後,從基數效應看,低基數繼續拉高6月出口同比讀數。進口方麵,6月進口同比數據受價格下降但數量增長兩股力量拉鋸,預測在百日計劃餘溫影響下,進口小幅上行。
5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6月預測(貿易順差):
伍戈:450億美元
新增貸款:6月新增貸款較上月有所上升
經濟學家們預計,6月新增貸款與社會融資總量都將較上月有所上升,其中,6月新增貸款較5月數據(官方數據為11100億元)上升至12291.74億元。
黃劍輝表示,從貸款意願方麵看,由於此前負債端增速的持續放緩,銀行在季末考核的壓力下可能會放緩信貸增速,且二季度前兩個月信貸大超預期,也占用了一定的信貸額度;從貸款需求方麵看,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降溫和市場利率的抬升,房貸需求有望在6月份出現回落,但與此同時,表外融資需求向表內轉移,以及今年以來地方債務置換進度的總體放緩,有望對6月信貸增量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綜合來看,他預計6月新增貸款1.15萬億,略高於5月。
5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6月預測(新增貸款):
丁安華:13000億元
祝寶良:15500億元
社會融資總量:6月社融總量較5月上升
調研結果顯示,6月社會融資總量預測均值為1.37萬億元,較央行公布的5月數據(1.06萬億元)有所上升。其中,德勤中國許思濤給出了最大值2.08萬億元,國經交流中心徐洪才給出了最小值1萬億元。
魯政委表示,2010年至2016年前6個月貸款占全年貸款的比例在56%至60%之間。據此估算,6月新增信貸可能在1萬元左右,對應的社融規模在1.5萬億左右。據此估算,6月社融餘額增速可能從5月的12.9%回落至12.7%。
5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6月預測(社會融資總量):
郭豐:1.2萬億元
徐洪才:1萬億元
朱海斌:1.4萬億元
M2:6月增速繼續下降
5月M2同比增速(9.6%)降至曆史低點,為三十年來首次低於10%,經濟學家們預計,6月M2同比增速將在此基礎上降至9.54%。其中,招商銀行丁安華、民生證券邱曉華和國家信息中心祝寶良給出了最大值10%,民生銀行黃劍輝給出了最小值8.8%。
丁安華預測,今年年底M2同比增速將為9.6%。央行引入MPA考核對金融部門持有的M2影響最大,銀監會政策的影響較小,因此,6月MPA考核仍會壓製金融部門M2。此外,今年以來非金融部門M2月度環比均處於曆史低位、同比增速持續回落,拖累M2增速難以回升至10%以上。
5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6月預測(M2):
程實:9.4%
利率&存款準備金率:2017年7月央行利率與存準水平調整可能性極小
給出存貸款基準利率預測的21位首席經濟學家均認為到2017年7月末,存貸款基準利率不會發生變化。存款準備金率方麵,有19位經濟學家給出預測,他們均認為今年7月期間這一數字將不會有變化。
徐洪才表示,目前,我國貨幣政策實際上是中性偏緊,有必要適度增加政策的靈活性,可選擇降低金融機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用來部分替代公開市場操作,進而從源頭降低商業銀行資金成本、服務於實體經濟。
匯率:6月人民幣匯率波動不大 年內貶值幅度較此前預期縮小
經濟學家們預計7月底人民幣對美元將輕微貶至6.83(6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774)。同時,經濟學家們還上調了對年底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預期,由上月底的6.99上調至6.96,這是年內第四次上調預期。
伍戈表示,匯率方麵,在資本管製的情況下人民幣階段性企穩。雖然依然會受到外部衝擊和影響(如美聯儲的加息),但中國貨幣當局仍有充分的手段進行資本流動管理以熨平匯率波動。
官方外匯儲備:6月數據繼續上升
上周末,6月官方外匯儲備數據公布,公布值為30567.9億美元,稍低於經濟學們的預期(30620.28億美元).
黃劍輝表示,從匯率因素看,6月美元延續前期貶值步伐,預計因非美貨幣升值造成外儲增量為100億美元。從利率因素看,6月海外債券市場收益率小幅上行,預計因債券折價造成的外儲損失約20億美元。從結售匯因素看,6月雖然是境外上市企業分紅的高峰期,但月初和月末人民幣的快速升值刺激了結匯需求,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企業購匯的影響,預計6月結售匯格局總體保持穩定。綜上所述,他預計6月外匯儲備較5月增加50億美元,餘額為30585億美元。
汪濤認為,外匯儲備規模將小幅上升。6月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日均交易量較為平穩,表明資本外流壓力企穩;同時6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0.8%。考慮到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的估值收益抵消了發達國家政府債券價格小幅下降帶來的估值損失,她估算6月外匯儲備估值收益為50億~100億美元。再進一步考慮其他因素(貿易順差、淨FDI穩定等)之後,估算6月外匯儲備可能上升50億美元左右。
政策:短周期回落+長周期企穩+超長周期崛起
程實認為,周期異動將成為下半年中國經濟的主要特征。中國經濟的“三期疊加”將從“短周期反彈+長周期下行+超長周期崛起”,演進為“短周期回落+長周期企穩+超長周期崛起”,“L”型下行亦將孕育結構性生機。據此,他做出以下判斷:第一,“減速增質”進入白熱化階段。雖然中國經濟增速將階段性回落,但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望穩固經濟增長底線,並為供給側改革開拓空間,金融“嚴監管”亦不會放鬆。第二,人民幣穩定成為常態,“一帶一路”建設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動力,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和多樣性有望由弱轉強。第三,中國股市的結構性投資機會顯現。今年下半年,股市總體表現有望優於債市,消費升級、共享經濟、“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投資主題值得重點關注,我們對港股市場亦持有謹慎樂觀的預期。
宏觀經濟熱點問題預測與判斷
6月8日至21日,1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出現了長達10天的“倒掛”,利差最高達7BP,本次調研中,共有11位經濟學家對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及影響發表了看法。經濟學們普遍認為國債收益率“倒掛”、收益率曲線扁平的原因在於:在去杠杆和貨幣政策趨緊的背景下,資金緊張抬升了國債收益率曲線的短端,而市場普遍預期下半年經濟將會有所回落,基本麵的影響使得長端利率上行承壓。
上月M2同比增速降至穀底,本月有12位經濟學家對今年年底M2同比增速進行了預測。金融去杠杆帶來了M2增速較低,其中有8位經濟學家預計,M2增速較低的狀態是暫時的,隨著杠杆逐步被清理,M2同比增速會有所上升,並在年底達到或超過10%,另外有4位經濟學家認為年底M2同比增速難以達到10%。
(原標題:經濟不確定性仍存 M2增速料將上升)
最後更新:2017-07-10 06: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