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4 返回首頁    go 魔獸


信托在私募“保殼”後這一年:12家公司備案100隻產品占比僅0.3%

9月12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8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0652家,已備案私募基金60688隻,實繳規模突破十萬億元大關。

而在私募基金規模不斷擴張之時,信托公司的身影卻漸行漸遠。自2016年8月1日(基金業協會規定的最後期限)至今年8月1日,僅有12家信托公司進行了100隻私募產品備案登記,備案產品占比僅在0.3%左右。並在此之後,尚未有信托公司作為私募基金管理人而進行私募產品備案登記。

在業內人士看來,私募基金的投資範圍與信托相比優勢並不明顯,同時私募基金監管趨嚴,都使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對私募備案態度趨於冷淡。

從登記備案的100隻私募產品來看,備案公司集中度非常高,共有59隻產品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備案公司主要為華潤信托和外貿信托;23隻產品為契約型基金,備案公司主要為民生信托及中信信托。

信托備案私募基金

占比僅為0.3%

9月12日,基金業協會公布最新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私募基金產品備案月報。其中顯示,截至2017年8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0652家,已備案私募基金60688隻,管理基金規模10.21萬億元,實繳規模突破十萬億大關。

而在私募基金規模不斷擴張之時,信托公司的身影卻漸行漸遠。

從備案產品方麵看,自去年8月1日以來,共有12家信托公司進行了100隻私募產品備案登記。而與同期數據比較,自去年8月1日以來在基金業協會進行備案私募基金數量已逾3萬隻。也就是說,信托公司備案的私募基金產品占比僅在0.3%左右。並且,進入今年8月份以來,尚未有信托公司作為私募基金管理人而進行私募產品備案登記。

在進行私募基金備案的13家信托公司中,以外貿信托備案產品最多,共有44隻,民生信托、華潤信托則分別備案了24隻、14隻,僅這三家公司備案產品占比就在八成以上。另外,中信信托亦備案了6隻私募基金,其餘9家公司備案產品均為1-2隻。

嚴監管下

信托興趣下降

事實上,業內對信托公司參與私募基金業務曾經期望頗高。在2015-2016年期間,信托公司及旗下子公司“紮堆”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彼時多位信托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傳統的房地產信托、政信信托等業務愈發難做,資本市場則越來越受到信托公司的重視。信托公司發力私募基金業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托公司將在投研方麵有所建設,努力向投資顧問方向轉型。

然而,自去年以來,信托公司對該部分業務的冷淡十分明顯。“私募基金的投資範圍與信托相比優勢並不明顯,大部分項目並沒有必要以私募基金的方式發行。”北京某信托公司業務總監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比而言,契約型基金的優勢倒是比較明顯,但對於部分中小信托公司來說,由於專業人手不足、項目經驗有限,相關項目以信托計劃的方式落地顯然更為穩妥。

另外,業內人士指出,私募基金行業監管的不斷趨嚴也是信托公司對該部分業務“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就去年情況來看,證監會與基金業協會同時加大對私募行業的檢查與整改力度,對違規私募基金管理人監督處罰毫不手軟。2016年,證監會組織各證監局對305家私募機構開展了專項檢查,涉及基金2462隻,管理規模0.9萬億元,占行業總規模的14%。此外,證監會還對74家私募機構發出了行政處罰決定,對相關責任主體均處以相應的行政處罰。

而今年9月8日,證監會通報了2017年上半年私募基金專項檢查執法情況。通報內容顯示,今年上半年,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對328家私募機構開展了專項檢查,除檢查常規情況外,重點檢查私募證券基金落實《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情況、跨區域私募股權基金的關聯交易和利益衝突等情況。在通報中,證監會一並公布了83家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的私募機名單,山東信托位列其中。

(原標題:信托在私募“保殼”後這一年:12家公司備案100隻產品占比僅0.3% 四家公司備案產品數量占比超八成)

最後更新:2017-09-15 03:02:37

  上一篇:go 焦炭價格大漲 煤炭市場“淡季不淡”
  下一篇:go 銀行轉型大打“科技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