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57 返回首頁    go 魔獸


部分行業外資控股限製有望放開 內外資企業統一稅製

中國在加強吸引外資方麵頻頻“出招”,繼國務院年初公布《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近日又公布了《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幹措施的通知》【國發〔2017〕39號】(下稱通知).

8月25日,商務部、財政部等負責人在國新辦政策吹風會上對通知作了詳細的解讀。

新通知最大的亮點在於進一步放寬了12個重點領域的外資準入限製,預計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製造、船舶設計、支線通用飛機維修等多個行業的外資股比限製將會放寬,中資控股的要求可能出現鬆動,這些領域具體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有望在9月底之前出台。

中國正在構建一個以國民待遇、公平的政策環境及競爭機會、規範的市場監管體係為核心的“中性”的外資管理框架,在公平競爭審查製度之下,未來中國的外資企業、國企和民企將在同一個市場中開展公平競爭。

“中性”的外資政策框架

在擴大市場準入方麵,通知明確要求全麵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盡快在全國推行自由貿易試驗區試行過的外商投資負麵清單。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自貿試驗區外資負麵清單中的限製措施從最初的190項,已經降到了目前的95項,而這一試點開放的措施將盡快推廣至全國。

通知還提出,推進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製造、船舶設計、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12個重點領域的對外開放。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首次要求確定這些領域對外開放的時間表、路線圖。

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郝紅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相比年初的國發〔2017〕5號文,新通知在擴大市場準入方麵進一步明確了重點開放的領域,並明確提出了時間限製,這反映了國務院對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緊迫感。

這12個領域將如何開放?王受文表示,相關部門都會按照通知的要求,提出具體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使這些政策能夠真正落地。

至於時間表和路線圖何時能公布,王受文表示,根據7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通知中的22項措施,原則上都要在9月底之前出台相關政策。

王受文介紹,關於通知特別列明的12個領域,中國將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減少對外資的限製。

“比如在製造業領域,今天中國對新能源汽車要求外資的股比不能超過50%,專用車也一樣不能超過50%,39號文件明確提出將減少這一領域限製。”

此外,在銀行、證券、保險業行業,既有外資股比的限製,也有高管要求、業務領域範圍等限製;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目前是禁止外資進入的。王受文表示,這些領域的準入都將有所放寬。

郝紅梅認為,今後加大力度吸引外資並非說要給外資超國民待遇,未來我國的外資政策將按照“中性”的框架來構建,核心是國民待遇、公平的政策環境和競爭機會、規範的市場監管體係等。

王受文表示,為解決準入後的壟斷及不公平待遇問題,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在市場體係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製度的意見》。這個文件要求,任何政府部門出台政策,都要對這個政策是否符合公平競爭要求進行審查,如果影響公平競爭,文件就出台不了。

“所以,外資準入以後,外資企業和中國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是在同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內進行競爭的。”

內外資稅收優惠統一

新通知的另一大亮點就是,在財政稅收方麵采取了一係列新的支持措施。

郝紅梅表示,今年4月底美國公布了自1986年以來力度最大的減稅計劃,該項舉措將引起國際層麵的稅收競爭,其結果是外國投資將從高稅國流向低稅國。若中國希望引進更多外資,同時防止本國資本外流,出台力度較大的減稅政策是必要的。

通知表示,對境外投資者從中國境內居民企業分配的利潤直接投資於鼓勵類投資項目,凡符合規定條件的,實行遞延納稅政策,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介紹,按照中國稅法規定,企業分配的利潤要征收10%的預提所得稅。“按照此次通知規定,下一步如果分配的利潤留在中國境內繼續投資,符合一定條件的,10%的預提所得稅就不用征了。”

此外,通知要求對中國居民企業(包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分回國內符合條件的境外所得,研究出台相關稅收支持政策。

王建凡介紹,對中國企業到境外投資取得的所得,將與境內所得匯總計算納稅。“我們將與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研究,準備製定進一步的支持政策,這項政策要鼓勵我國在境外投資的企業,更多地把境外所得分回國內。”

他表示,不同於改革開放初期單向地吸引外資,今天中國的政策是雙向的,一方麵要繼續鼓勵外國直接投資中國境內,另一方麵,在稅收政策方麵也要鼓勵我國“走出去”的企業投資中國。

此次通知還要求保持外資政策穩定性連續性,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嚴格兌現向投資者及外商投資企業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認真履行在招商引資等活動中依法簽訂的各類合同。

“過去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政策上出現過反複和搖擺,這會對外商投資者的投資預期和信心造成影響,如今通知發出一個方向性的信號,就是要保持外資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一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王建凡介紹,改革開放初期,針對外資和內資有兩套不同的稅製,以1994年稅製改革為分水嶺,中國開始逐步實現內外資稅收政策的統一。2008年實施的新的《企業所得稅法》把內資和外資統一適用一個製度、統一了稅率和優惠。

“此次通知規定的三項稅收優惠,實際上也是不區分內外資企業的,隻要符合條件都可以享受,不過這三條政策對利用外資而言,是精準的、有針對性的。”王建凡說。

(原標題:部分行業外資控股限製有望放開 內外資企業統一稅製)

最後更新:2017-08-26 08:32:14

  上一篇:go 土儲大戰中的房企生態:高價地不再 大房企補倉
  下一篇:go 從央行貨幣政策報告看:目前中國經濟仍處於L型 絕非新周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