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
魔獸
私募基金齊唿:金融板塊將現長線牛股!
“大就是美”又來了!
上周A股市場在銀行股、券商股、保險股等權重板塊的持續拉抬護盤下,窄幅震蕩。主要覆蓋大盤藍籌的上證50、中證100指數上周五雙雙刷新2015年8月以來接近兩年的新高。而在市場的另一端,以中小創為代表的大多數小盤成長股則在拋售的泥坑中越陷越深,其中創業板指數全周重挫幅度高達4.90%。
麵對當前市場新一輪的“兩極分化”,來自多家私募基金的一線投資人士紛紛表示,在“以業績為美”的市場主線繼續深化的背景下,綜合估值、基本麵、市場博弈等多方麵因素來看,主流資金對於大金融板塊的“價值窪地”挖掘短中期內仍有望得以持續。而與此同時,在看過了上半年以大消費為代表的“白馬群體”迭創曆史新高之後,私募業界對於大金融板塊未來繼續醞釀出新的長線牛股,也普遍抱有樂觀期待。
金融股上天小盤股入地
在前期領跑的白馬股群體自6月末以來普遍進入休整的背景下,上周以來,以銀行、保險等為代表的金融藍籌橫空崛起!相關最新市場統計數據顯示,在上周滬綜指、深成指整體表現差強人意的情況下,上證50板塊與中證100板塊再度逆勢拉漲。而近期原本就已反彈乏力的創業板市場,則又一次遭遇大幅拋售!
而在市場行業板塊表現方麵,銀行、保險、券商三大行業的大多數個股,則一舉扛起了多頭進攻的大旗!
“便宜”就是硬道理?
對於上周A股的最新戰況,上海匯利資管總經理何震表示,推動上周大金融板塊強勢上漲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相關個股在估值上“足夠便宜”。該投資人士認為,隨著之前市場對“漂亮50”的挖掘進入階段性尾聲,一些資金也在進一步挖掘新的“價值窪地”。整體而言,上周A股市場對大金融板塊的追捧,並不算是“以大為美”,而是“以業績為美”。另一方麵,類似上周五創業板為代表的小盤股大跌,主要可能還並不是由於“一九”或“二八”的市場分化效應,而是相關板塊權重股自身發生了問題。“類似神霧環保、三聚環保、樂視網等個股,在業績、財務等方麵頻頻出現負麵新聞,也引發了市場風險偏好顯著下滑”,何震表示。
此外,上海廬雍資管投資部總經理華立輝則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進一步指出,除了估值便宜的因素之外,從市場博弈的層麵來看,今年以來金融藍籌板塊對於打新資金,以及對於看重股息分紅的長期資金所構成的吸引力也同樣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過去較長一段時間以來,A股市場明顯缺乏新增資金入場,這一點相對於港股市場表現尤為明顯。在存量博弈的背景下,許多資金的“熊市心態”,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金融藍籌板塊時斷時續的震蕩走強。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收盤時,A股全市場市盈率(整體法)水平為22.64倍,而銀行、證券、保險三大行業的市盈率分別為7.14倍、25.05倍和23.45倍。進一步以市盈率中位數計算,當前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中位數為45.59倍,而銀行、證券、保險則依次為8.24倍、26.68倍和31.61倍。相對於全市場而言,在中小創高估值格局仍未徹底緩解的背景下,大金融板塊尤其是銀行股板塊的估值優勢仍然十分明顯。
券商股基本麵相對看淡
而對於大金融板塊三大行業當前的基本麵情況,華立輝則進一步表示,寶能舉牌風波之後,萬能險等險種業務持續收緊,保險業相關行業龍頭在這一輪競爭格局的變化中明顯受益。除此之外,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貨幣環境整體趨緊,保險機構在保單費率等負債端利率的上行幅度和速度,要顯著低於資產端,這對於保險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很大的利好推動。
而在銀行股方麵,雖然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銀行業整體受到負債成本持續上升的不利影響,但類似招商銀行等一些商業銀行在負債成本控製、信貸等資產風險控製等方麵已然做的很好。“相對於目前的基本麵狀況和估值水平,今年以來銀行股的整體漲幅還算理性”,該投資人士表示。
此外,對於券商股的基本麵情況,華立輝則分析認為,目前雖然部分券商經紀業務在營收中的占比有所好轉,但全行業整體依然還沒有擺脫對經紀業務收入的依賴。進一步結合當前全行業的估值水平、過去幾年券商總資產過度擴張導致淨資產收益率ROE下降等因素來看,華立輝分析表示,相對於保險和銀行,券商股相對不太看好。
在具體的基本麵分析方麵,何震進一步指出,雖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許多投資者都對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持有非常負麵的觀點,但從股價的表現來看,銀行股持續低位徘徊的估值水平實際上已經反映出這種預期。“以往投資者普遍看空的時候銀行股的股價也就這樣,何況是市場多空力量已經發生傾斜”,該市場人士如此評價今年以來銀行股股價的持續強勢。而在保險行業上市公司方麵,何震則較為鮮明地表示,從保費收入、資產端收益率等方麵來看,保險行業相關龍頭上市公司目前“成長性已然很好,基本麵依舊強勁”。而在券商行業方麵,該投資人士則認為,相對於銀行和保險的基本麵及估值,券商股整體要相對弱一些。盡管今年以來IPO持續保持在較高節奏,但當前券商股的基本麵整體還“看不出什麼太大的亮點”。
大金融板塊料仍有上漲空間
進一步展望未來一段時間大金融板塊的走勢,何震以銀行股舉例表示,像銀行股未來要取得很大的上漲空間的確有些難度,但從博弈的層麵來說,“目前工商銀行的市盈率隻有6.1倍,那麼後期工行的股價上漲到7倍市盈率、8倍市盈率,也完全合理”。此外,該投資人士同時表示,之前一段時間,類似招商銀行等個別銀行股的股價,已經持續在曆史新高的位置上不斷刷新曆史新高。從上市公司基本麵的角度來看,未來大金融板塊的一些優秀上市公司,完全可以通過其在風控、業務拓展等方麵的經營、管理能力,最終“脫離行業約束”。在大金融板塊內部,也完全有可能繼續出現一些股價長牛、大幅超越指數、走出獨立行情的個股。
此外,尚雅投資董事長石波則進一步分析稱,目前中國的上市銀行平均市盈率在21倍左右。在此之中,小銀行反而會達到25倍左右,而前五大銀行的平均市盈率卻隻有8倍左右。從橫向對比來看,海外成熟市場恰恰完全相反。比如,香港股市銀行的平均估值是9倍市盈率,但行業龍頭匯豐銀行的估值反而達到了19倍。僅從銀行行業的情況來看,以往曆史上中國A股是龍頭股折價,海外是龍頭股溢價,中國資本市場獎勵落後、獎勵差生,而不是獎勵優秀、優勝劣汰。從這一點上來看,銀行等藍籌股的行情仍然沒有走完。
上海某具有公募基金背景的一家私募基金在談到後市看好的金融股投資標的時表示,盡管本周金融整體相對大盤普遍都已經錄得不小的相對收益,但從市場進一步的交易博弈來看,一旦市場主流資金對於大金融板塊的基本麵預期進一步出現大幅度逆轉,那些在管理經營等基本麵方麵相對較弱的銀行股,反而可能表現出更大的股價彈性。
(原標題:私募基金齊唿:金融板塊將現長線牛股!)
最後更新:2017-07-17 04: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