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魔獸
文投控股擬“聯姻”海潤影視 孫儷離A股財富夢還有多遠?

日前,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投控股”,600715.SH)公布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海潤影視製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潤影視”)的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文投控股的前身為鬆遼汽車,這家老牌國企在2011年以後屢次虧損,隨後鬆遼汽車實施重組,通過收購耀萊影視和上海都玩網絡開始著力布局文娛產業。而收購標的海潤影視曾出品過《玉觀音》《亮劍》《北上廣不相信眼淚》等多部熱播電視劇,同時還擁有孫儷、郭濤、趙麗穎等多名明星股東。在此之前,海潤影視曾積極尋求A股上市,但3次衝擊都以失敗告終。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多次致電致函文投控股及海潤影視尋求回應,但截至發稿,均未獲得明確回複。文投控股在9月20日召開的投資者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及有關各方積極研究、論證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相關事宜,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易觀智庫高級研究總監薛永鋒認為,此次交易雙方體量都較大,並且有共同的訴求點,盡管表麵看來是雙贏狀態,但今年多個影視公司並購重組遇冷,具體方案尚有待時間考證。
欲布局影劇遊聯動
資料顯示,2015年8月,上市公司鬆遼汽車完成對耀萊影視和上海都玩100%股權的收購,實際控製人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變為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持股比例為20.35%,目前主要從事影視和遊戲兩大業務板塊。
去年4月,耀萊影視的母公司正式更名為文投控股。在更名儀式上,成龍、馮小剛、張國立、李冰冰、黃曉明、曾誌偉、唐季禮等7位演藝界大腕為其站台。
根據文投控股公布的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公告,公司從2017年7月5日起停牌,於2017年7月19日進入重大資產重組程序。兩個月後,重組標的海潤影視終於浮出水麵。文投控股方麵表示,重大資產重組之前,交易對方與上市公司間不存在關聯關係,方案不會導致公司控製權發生變更,不構成借殼上市。但具體方案仍在論證過程中,尚未最終確定,不排除未來增加標的資產數量或者對標的資產進行調整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布擬收購海潤影視之前,文投控股曾發公告向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增資,其中向江蘇耀萊影城管理有限公司增資8億元,向上海都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增資4億元,向北京文創匯智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增資5億元,總計增加投資17億元。
通過不斷地投資布局,文投控股拿到了諸多王牌資源,尤其是得益於耀萊影視與成龍的深度綁定,文投控股通過影城、影片和體育產業等方式,挖掘成龍的IP價值,先後推出了《鐵道飛虎》《功夫瑜伽》等影片。其中,《功夫瑜伽》最終收獲票房17.53億元,登頂國內春節檔單片票房冠軍。
文投控股2017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77億元,同比增長49.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0億元,同比增長45.14%。
對於收入變動的原因,文投控股表示,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在影院電影放映及衍生業務收入為5.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6671.58萬元;影視投資製作業務收入為3.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68億元;遊戲運營與研發業務收入為2.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461.51萬元。
據文投控股透露,公司投資的影視作品還包括成龍重返好萊塢的影片《英倫對決》、馮小剛導演的《芳華》、音樂紀錄片《火力全開》、引進片《空難餘波》等,預計今明兩年推出。此外,與愛奇藝合作的《神探蒲鬆齡》、與索尼哥倫比亞合作的動畫長片《許願神龍》《摸金玦》、中美合拍片《尖峰時刻4》等項目,預計於今明兩年開始拍攝。文投控股還計劃未來就多部IP的手遊、頁遊和H5遊戲改編授權進行合作。
由此可見,文投控股有意以耀萊主導電影製作、發行,以海潤影視主導影視劇製作,以及以都玩網絡主導遊戲開發,形成真正的影劇遊聯動。
“對於資本運作的文投控股而言,缺少影視內容製作的能力,相反海潤影視則是以影視製作見長的公司,旗下的編劇、導演和明星都為國內質量較高的團隊。”在薛永鋒看來,如果收購海潤影視,此後的故事將能順利講下去。
海潤影視曾三次上市折戟
收購標的海潤影視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老牌的電視劇公司,實際控製人為劉燕銘。公司曾出品了《亮劍》《永不瞑目》《玉觀音》《胭脂》等多部知名影視劇。還擁有孫儷、連奕名等諸多明星股東。
在海潤影視之外,劉燕銘旗下還有一家以電影為主業的北京海潤影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潤影業”,836583.OC),曾投資拍攝包括《毒戰》《單身男女2》《巴黎寶貝》《華麗上班族》《我是馬布裏》等電影。而海潤影業除了孫儷外,還擁有郭濤、海岩、劉詩詩、高雲翔、趙麗穎等明星股東。
去年4月,海潤影業登陸新三板。據其2017上半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0.6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23.78%;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05億元。海潤影業表示,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係確認影片《大鬧天竺》的票房分賬收入。
事實上,海潤影視早在3年前就顯露出衝擊A股的野心,一直積極謀劃借殼上市事宜。由於公司擁有較多的“明星股”,其近年來在資本市場備受關注。
海潤影視最先於2011年計劃在香港上市,但由於當時市場低迷未能達成計劃;後在2012年計劃A股上市,但排隊時遭遇IPO暫停而撤材料。
2014年6月份,海潤影視欲借殼*ST申科進軍A股,根據當時申科股份發布的重組方案,海潤影視作價金額為25.22億元,增值率達336.08%。而根據當時媒體報道,作為股東的孫儷持有海潤影視701.62萬股,若成功上市可實現變現約2億元。
然而,2015年5月,申科股份突然宣布終止重組,海潤影視和孫儷的上市財富夢再次化為泡影。對於重組失敗的原因,申科股份方麵稱,是交易雙方對於重組繼續推進時間進程安排,以及重組後董事會安排等事項未達成一致。
沉寂2年後,海潤影視再度向A股發起衝擊。不過,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監管層對於影視標的高估值、高溢價情況詢問力度加緊,影視公司並購屢屢碰壁,目前來看,這一情況仍未有放鬆跡象,因此海潤影視此次與文投控股能否順利“聯姻”還有待觀察。文投控股也在投資者說明會上表示,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涉及資產量巨大,方案內容涉及多方協商、談判,審計、評估工作繁瑣、複雜,故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海潤影視作為老牌的影視公司,在電視劇板塊較強,但在電影方麵表現並不突出,雖然一直以來都在謀求上市,但是問題較多。文投控股則一直是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在擴大影視版圖,兩者的體量都很大,前者謀求上市,後者謀求影劇遊的融合,一拍即合,看上去是雙贏的狀態。”薛永鋒向記者分析認為,文投控股擁有“國有資產”的背景,實際控製人為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而且不構成借殼,這場交易成功的幾率較大。
(原標題:孫儷離A股財富夢還有多遠?)
最後更新:2017-10-07 10: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