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29 返回首頁    go 魔獸


四家企業IPO申請同一天被否 創業板IPO迎來最嚴審核

9月13日,有8家擬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IPO申請接受發審委的審核,其中4家企業IPO申請被否,一家企業取消審核,創業板迎來史上最嚴發審審核。今年以來被否的企業中,有32家擬在創業板上市,占比為61.5%。

事件:一天4家企業IPO被否

9月13日,證監會公布了創業板發審委2017年第71次和第72次會議審核結果。一天之內,8家上會公司中,4家公司被否,一家取消審核,通過率低至37.5%。有人直唿這是一次將被記入IPO史冊的發審結果。

證監會公開資料顯示,9月13日創業板發審委召開第71次、72次發審會會議,珠海市賽緯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智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世紀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三家上會第71次發審委會議,全部未獲得通過。杭州萬隆光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湖南廣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廣州廣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浙江長盛滑動軸承股份有限公司(首發)四家公司上會第71次發審委會議,其中湖南廣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獲得通過,其他三家獲得通過。

同時,發審委還表示,鑒於山東泰和水處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落實,決定取消第71次創業板發審委會議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這也是2017年第8家IPO申請被取消審核的企業。

公開數據顯示,取消上會的山東泰和水處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薦機構為中泰證券,珠海市賽緯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保薦機構為申萬宏源證券,智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世紀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廣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則均是招商證券保薦。業內人士看來,這次結果堪稱“腥風血雨”。

更令人吃驚的是,兩家被否企業均來自同一名保代。根據資料顯示,該保代在2013年通過保薦代表人資格考試,這次是其注冊為保代後首次簽字的兩個項目,均在同一天上會,但不幸被否。投行人士表示,上述均屬巧合,發審委是否通過IPO主要以企業基本麵為依據,不會針對保薦機構或保代。

關注:3000萬利潤成過會隱形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被否的智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廣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因利潤問題被關注,而兩家公司的淨利潤均未達到3000萬元。在投行人士看來,3000萬元的扣非後淨利潤是企業過會的一道隱形紅線。

智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除稅收返還和政府補助後的淨利潤分別為2564.1萬、-201.78萬、1839.34萬元,自2013年至2016年期間,公司還陸續收購了天津天職、內蒙古普諾傑、雲南匯眾100%的股權、西藏展望60%的股權,並增資控股了雲頂偉業與福建海醫匯。就此,發審委對收購行為以及後續經營問題提出了質疑。

湖南廣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絕緣紙板和絕緣成型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報告期內的淨利潤分別為1683.22萬、2179.54萬、2267.81萬元,公司業務增長緩慢成為發審委關注的首要問題。

另外兩家企業因其他問題被否決,但細看兩家公司扣非後的淨利潤也不樂觀。以賽緯電子為例,2014年-2017年6月,歸屬於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1927.38萬、1760.59萬、4986.61萬、2706.35萬元。

另外,市場人士觀察到,自2016年以來IPO終止或暫緩審核的70餘家企業中,有26家企業2014年歸屬母公司股東所有者淨利潤在3000萬元以下,27家企業2015年歸屬母公司股東所有者淨利潤在3000萬元以下。

分析:為何創業板上市企業被否數量較多

據了解,今年以來,已經有52家企業的IPO申請被否,其中,有32家為擬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占比為61.5%。

大同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鄭虹對外界表示,擬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被否數量較多,主要是由三方麵原因造成的:一是創業板IPO門檻低於主板與中小板,大多數想上市的企業把目光集中到了創業板身上;二是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需要具有創新型科技含量的主營項目,不排除部分企業為了能夠上創業板存在包裝的可能,因此,在審核過程中自然會被否決;三是由於創業板門檻相對較低,部分企業急於上市而忽略了上市後企業的成長性,而在審核過程中,企業上市後的成長性是審核重點之一,對於部分不符合要求的擬上創業板的企業來說,被否的概率就大了。

從上述52家企業的情況來看,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續、信息披露是否充分、財務數據是否真實合理、公司是否規範運作、是否存在關聯交易、是否存在商業賄賂等是IPO申請被否的主要原因。

市場注意到,今年以來,商業賄賂問題已經成為發審委關注的重點之一。通過對今年上會的289家企業進行梳理,至少有25家企業被問及商業賄賂問題,占比達到8.65%。在上述25家企業中,醫藥醫療企業數量占比過半,達到13家。業內人士表示,要避免這一問題,最根本的還是要完善內控製度,堅決杜絕商業賄賂行為。

展望:IPO審核趨嚴很可能成為常態

業界認為,A股上市企業IPO正迎來史上最嚴審核,這一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今年7月召開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係統年中監管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切實加大發行質量審核力度,保持首次公開發行的常態化”。這也被業內解讀為新股發行審核嚴監管的口徑長期不會出現鬆動,被否率居高不下或將成為常態。

公開資料也驗證了這個說法,2016年有275家企業IPO上會,247家過會,18家被否,被否率為6.55%。而今年1月至今,發審委共審核376家企業首發申請,其中305家審核通過,否決52家,其他情形(包括待表決、暫緩表決、取消審核)19家,被否率達13.83%,遠遠高於去年。

(原標題:四家企業IPO申請同一天被否 年內IPO被否企業超六成擬在創業板上市 創業板IPO迎來最嚴審核)

最後更新:2017-09-15 08:03:54

  上一篇:go 美債收益率普遍上漲 CPI數據提振美聯儲12月份加息預期
  下一篇:go 要約收購方打壓股價造成損失 ST生化控股股東狀告上市公司欲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