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
魔獸
全麵營改增以來 減稅規模超萬億
《經濟參考報》記者7日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全麵推開營改增試點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財稅改革的重頭戲,減稅效應持續釋放。據國家稅務總局統計,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全麵推開營改增試點累計減稅10639億元,其中,2016年5至12月減稅4889億元,今年1至9月減稅5750億元。
據統計,在營改增拉長產業鏈、擴大稅基的作用下,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四大行業營改增納稅人月均增加20.7萬戶,明顯高於2016年的月均增加8.4萬戶。
營改增其意義不止是減稅,更有力地促進了產業分工優化,拉長產業鏈,帶動製造業升級和服務業發展。“全麵推行營改增,在為企業實質減稅的同時,也引導企業集團把部分現代服務業從集團母體之中分離出來。在為母體企業服務的同時,也為市場上的其他企業提供服務,從而助推全社會現代服務業的蓬勃發展。”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林江認為,全麵實行營改增推動了全球化背景下產業分工更趨專業化,推動了現代服務業的健康發展,從而加快了廣東的加工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步伐。
值得關注的是,減稅政策的民生效應也在日益顯現,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享受到減稅紅利。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支持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減稅規模繼續擴大,減稅約790億元。
在今年國務院出台的六項減稅政策中,簡化增值稅率政策格外引人注目。從7月1日起,我國將增值稅稅率由4檔減至3檔,取消了13%的稅率,將農產品、化肥、天然氣、自來水和居民用煤等直接關乎民生福祉的生活必需品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簡並稅率政策將通過傳導機製引導部分生活必需品價格下降,從而用稅收“減法”去換民生的“加法”。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指出,結構性減稅的關鍵是民生為先,是真實可感的民生效果。百姓逐漸鼓起來的錢包,也會轉化為購買力,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原標題:全麵營改增以來 減稅規模超萬億)
最後更新:2017-11-08 0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