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
魔獸
四川五萬億國資證券化全麵提速
作為國有企業總資產位居中西部第一的經濟大省,四川當前資產證券化率卻隻有12%左右。在該省國資委主任徐進看來,推動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未來將以四川國企改革發展基金為抓手,跳起摸高,力爭到2020年末,實現資本市場上市及掛牌國有企業20家以上和資產證券化率30%的奮鬥目標。
從12%到30%的“跳起摸高”
截至今年6月底,四川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49975.5億元,位居中西部第一。而省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僅有5家(四川路橋、四川成渝、四川化工、川投能源和新華文軒),資產證券化率僅為12.18%。
“四川的資產證券化率偏低,比雲南、貴州都低一些,力爭到2020年末,實現資本市場上市及掛牌國有企業20家以上和資產證券化率30%的奮鬥目標,這個任務很重,未來幾年得跳起摸高。”徐進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坦言。
據調研了解,由於曆史、體製和觀念等因素製約,四川省國有企業的產業布局整體不夠合理、較為分散,大部分國有企業主營業務不集中,涉及行業過多,效益低下,一些甚至是趨於淘汰的產業,造成部分實體企業一直處於虧損或微利狀態,成為企業集團發展的出血點。
同時,就企業而言,則存在著“不想上市、不敢上市、不會上市”的心態。有些企業認為自己有一定利潤,不需貸款,又無新的投資項目,滋生了“守攤子”的思想;有些企業擔心上市後要建立規範的治理結構,信息要公開透明,害怕困住手腳;有些企業認為上市就意味著要讓出利潤乃至“改朝換代”,擔心自己辛苦經營的企業要拱手送人;有些企業認為上市的成本太大,上市後盈利壓力增大,擔心自己的企業持續增長能力不夠;有些企業擔心改製過程中暴露曆史遺留問題製約發展等等。
“人才短缺也是製約我省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的一大因素。”徐進介紹說,推動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而這一切需要操盤手,因此先從培訓入手,舉辦了四川省國資係統利用資本市場促進企業改革發展培訓會、四川省國資國企改革及資本運作培訓班等,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對省屬企業和市州國資委進行培訓,並且從國內外直接引進人才。
這隻是第一步。四川製定了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工作方案,在省屬國企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納入上市工作完成情況,完成任務的予以最高5分的加分獎勵。企業完成年度上市目標任務的,加0-0.5分。在非主板市場成功掛牌或上市的,加3分。在主板市場成功上市的,加5分。同時,擬設立省屬國企上市獎勵基金,直接融資企業除按《關於印發<四川省鼓勵直接融資財政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規定的領取獎勵外,省國資委將另行獎勵在上市過程中啟動關鍵作用的人員200-300萬元。
不是為了上市而上市
“上市的話,我們是多條腿走路,堅持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並舉,企業可以在國內主板、新三板、創業板上市,也可以去新加坡、美國等地上市,或者通過重組收購一些上市公司實現資產證券化。”徐進介紹說。
據了解,今年來新華文軒成功登陸A股,成為國內首家實現“A+H”的文化類企業。川化股份順利完成司法重整並進入恢複上市階段。四川成渝定向增發獲得中國證監會批準。近期將重點推進川投水務、能投股份等2戶符合條件的省屬國有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或掛牌,通過市場化機製為資本定價、發現價值。推進川化股份恢複上市,培育一批上市後備企業。力爭到2020年末,國有資本在各主要業務板塊實現1戶以上優勢企業成功上市。
地市國企資產證券化的步伐也在加快。瀘州市是四川國有資產總量僅次於成都市的地區,當地國資委主任喻誌強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今年3月31日,瀘州興瀘水務集團股份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是四川省水務行業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企業,現已發行股份21494萬股,募集資金4.94億港元(扣除相關費用後淨額為3.95億港元);華西證券股份公司已於去年正式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有望今年上市。同時,原有上市公司瀘州老窖股份公司的定向增發和瀘天化股份公司的市場化債轉股工作也在推進。
不過,徐進強調,雖然設立了“十三五”的目標,但不是為了上市而上市,要圍繞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推進資產證券化,堅持“一企一策”,有些資本結構簡單的,計劃今年完成,有些股權複雜的,時間可以放寬一些。
眾多業內人士認為,在國有企業改製、兼並、投資過程中,利用資本市場平台、擴大直接融資、可以獲取低成本的資金來源,解決國有企業發展中的資金“瓶頸”問題,增強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中的競爭力。
在徐進看來,資產證券化的意義並不止於此。相對於獲得資金,更重要的是缺乏流動性的國有資產通過股份製改造、結構性重組、風險隔離等方式,轉化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的證券,使其具備了流動性,從而盤活了企業存量資產,優化了資本結構,提高了資產周轉率和流動性。而且,無論是上市、還是發行證券或其他資產證券化形式,對企業資產質量均有較高的要求,在推進國有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也是強身健體提升企業效益,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此外,通過資產證券化,國有企業成為一個公眾公司,實現產權多元化,有利於進一步調優國有企業治理結構,更好地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製度。
以國企改革基金為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川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國企改革發展投資基金是不可或缺的抓手,區別於以往政府主導、國企直接投資,其探索的是一種“政府搭台、國企參與、銀行跟進、社會資本隨同”的新型投融資模式,一切回歸市場化。
據了解,該基金成立於2016年11月3日,由四川省國資委與濤石股權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絲路金融有限公司、招商銀行共同設立,今年2月底完成工商注冊,首期規模500億元,總規模1000億元以上。
“希望通過市場化的運作引入市場化的力量。從基金的構成來看,國資的比例相對低一些,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是社會資金。管理公司也是混合所有製,由四川發展有限公司、濤石股權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絲路金融有限公司聯合組成,這樣就可以把四川資源和”一帶一路“資源結合起來,在公司製度建設方麵也充分吸收三家股東的優點。”該基金的管理機構四川弘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下稱“四川弘濤”)夏小禹介紹說。
他給《經濟參考報》記者算了筆賬,目前四川省國資總量接近5萬億,資產證券化率從12%提高到30%,市場空間很大,對於專注在這個領域的投資基金是很好的機會,社會資本參與國改基金的熱情很高。四川國改基金給企業發展、並購重組能夠帶去大體量、長時間的股權投資基金,支撐企業幫助完善治理機製,為企業的發展做一些增值服務,幫助企業製定並購策略,去尋找並購標的等。
不過,挑戰也不少,四川國有企業主要集中在傳統行業,目前增長有限,在資本市場表現普遍不佳,怎麼能夠提升國有企業的價值,提升上市之後的再融資能力。而且,在部分行業還存在著資源比較分散的情況,如何能夠突破局部利益,最終能夠通過市場化的並購重組,發展出一些在特定行業有相當體量、有相當地位的企業。
四川弘濤董事長黃曉廉介紹說,結合四川省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國資布局優化方向,四川國改基金目前主要有三大投資方向,一是對於已經具有相當體量、比較好業績基礎的四川省國企,通過強化主業、股權重組等達到上市公司的要求。二是通過省內外、境內外的並購打造行業內甚至全球領先的企業去謀求上市。三是對四川省戰略新興行業做一些戰略性的孵化性的投資。“省屬的國有企業我們大部分都接觸了,地州國企也接觸了一些。”
就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前,徐進剛參加了四川國改基金項目的一個討論會。“項目成熟一個推出一個,今天開會的7個項目涉及物流、交投、機場等,首批投資30億元,實際感興趣的項目早就超過了這個數目,第二批的投資規模將是120億元。”
夏小禹透露,四川國改基金今年項目運作的重點還是省內國企,首批項目集中在四川省國企傳統優勢產業,比如能源、基礎設施等。儲備項目當中的優質可行性比較強、短時間可能實現的已經有100多億元,今年的投資目標是30億元。下一步如果做省外、境外並購的話,戰略要非常清晰,旨在促進企業的進一步增長。同時,在配合國企並購時,會選擇相對風險比較低的領域,例如“一帶一路”方麵出去會選擇和四川省接觸比較頻繁的國家。
(原標題:以國改基金為抓手從12%到30%“跳起摸高” 四川五萬億國資證券化全麵提速)
四川省鼓勵直接融資財政獎補資金管理辦法>最後更新:2017-11-08 0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