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2 返回首頁    go 魔獸


廢紙價格坐上“過山車” 新規有望停止“豪賭遊戲”

在飆高3個月,一度突破3000元/噸後,廢紙的價格終於在10月底11月初從峰頂重重落了下來。因為創造了單價直降1000元的紀錄,10月20日更被業內人士稱為“黑色星期五”。

暴漲暴跌的價格,讓從業人員也坐上了“過山車”,隻不過體會到的不是驚險和刺激,而是強烈的擔憂和失望。在跌幅最大的日子裏,記者在網絡論壇和群組裏,見到許多“囤了八九噸廢紙,每噸賠四五百”的哀歎。一位9月底高點入行的私人廢紙回收老板在他組建的廢紙群裏感歎:早知道廢紙生意這麼不好做,何必要跟風進這一行?不久,他便把重心從廢紙轉移到養魚、養雞等風險較小的行業中去了。

卓創資訊廢紙分析師劉健分析認為,8月份以來國內廢紙價格勐漲,是因為廢紙進口政策收緊,進口廢紙供應量有所減少,10月份的下跌則是由短期供求關係變化導致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廢紙分會唐豔菊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如果廢紙行業各個環節的企業能形成規模,達成契約關係,而不是像這樣總是在賭或互相博弈,必定會一定程度上緩解廢紙價格不穩定的問題。

收儲量變化幅度大

這一輪廢紙漲價的起因,被普遍認為是8月份廢紙進口政策的調整。今年8月中旬,環保部發布的新版《進口廢物管理目錄》中,未經分揀的廢紙已從限製進口調整為禁止進口,回收紙及紙板被列入了“禁入名單”。

此前,國內廢紙價格就已經進入了緩慢的上升通道,從去年年底的1400元/噸,震蕩上漲到1800元/噸左右,但此政策一出,國廢價格便如離弦之箭,兩個月內已經突破3000元大關。

但10月15日開始,在其他地區仍在普漲時,廣東地區紙廠開始下調廢紙回收價格,起初是三四百元,到20日開始帶動全國收購價斷崖式下跌,最高達到1000元。隨後,紙價又經曆了補漲和回調的大幅震蕩,調整幅度在700元上下。

劉健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10月中旬,國內包裝用紙市場進入去庫存階段,廢紙供貨商也積極出貨,導致短期供應增加,國內廢紙價格自階段頂部回落。另據業內人士分析,廢紙價格的勐漲導致不少造紙廠短期內收儲量供大於求,造紙廠隻好通過降價來采購廢紙。

兩周之內暴跌近千元又暴漲六七百元,廢紙行業的“天”好像比娃娃的臉還難以捉摸。這種行情是否會一直持續,什麼時候價格才能穩定下來,成為人們廣泛關心的話題。

唐豔菊指出,目前國內從事廢紙加工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超過1萬家,年加工能力過萬噸的不足一半。從事廢紙回收的大多是分散經營的個體戶,經營者隨意設廠,露天加工,沒有任何汙染防治和職工勞動保護措施,火災頻發,嚴重影響城市市容和生態環境,並且,他們還會在回收價格高的時候盲目搶收,一下子把前端價格提高了。如果能達到普遍規模化經營,年廢紙加工能力不低於10萬噸的企業成為市場的主體,形成了競爭力,就能夠對市場形成調節效果,不會見到上漲就向前端瘋狂搶貨,跟造紙企業之間也可形成良性的供應和契約關係。

行業規範即將出台

事實上,相關行業規範早已經在製定的過程中,隻不過紙價過大的變動幅度,讓人們提前意識到現今廢紙行業調整機製的缺失。

6月16日,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編製的《廢紙加工行業規範條件》(下稱《規範條件》)通過了工信部的專家評審。據協會介紹,該項編製工作開始於2013年,曆時3年,舉行了多次意見征求會和座談研討會,廣泛征求意見的企業超過300家,其間經曆過十幾次修訂。11月初,在第二屆中國回收紙行業大會上,400多名與會企業代表也對這一規範進行了探討。

根據協會提供的“編製說明”,該規範將對廢紙加工企業的選址和土地使用手續進行嚴格規定;鼓勵廢紙加工企業形成規模產能,有利於改變廢紙加工行業目前小散亂的現狀;限製廢紙加工過程中的電耗;鼓勵廢紙加工企業與前端回收、後端生產利用企業合作,形成供應鏈同盟,將利於廢紙質量管理的一致性,有利於廢紙供應規模化和穩定化,提高廢紙資源綜合利用效率;要求廢紙加工企業必須通過環境管理體係認證,企業化運營的分解加工中心需具備環評證。

唐豔菊表示,未來,國內廢紙將成為造紙行業廢紙原料的主要組成部分,但由於種種原因,國內的廢紙加工企業尚未達到大環境提出的要求。然而,在當前政策倒逼之下,再生資源行業必須向環境服務的角色轉型。《規範條件》正式出台後,將有力推動廢紙加工行業規範與整合,推動行業技術裝備水平的提升,提高廢紙供應鏈交易效率,實現廢紙回收利用行業的綠色發展、環保發展。

“跟房子一樣,廢紙也不是用來炒的。”新華社的一篇報道,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據悉,《規範條件》在通過專家評審後,有望在一年之內出台,屆時將對構建良好的廢紙產業生態鏈,解決廢紙、造紙、包裝全產業鏈的問題提供指引。

(原標題:廢紙價格坐上“過山車” 新規有望停止“豪賭遊戲”)

最後更新:2017-11-18 05:33:44

  上一篇:go 證監會調整交易所管理辦法 強化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責
  下一篇:go 標普道指8月以來首次連跌兩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