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7 返回首頁    go 魔獸


胖哥試車 凱迪拉克XT5——城市範兒美係SUV

凱迪拉克品牌下的SUV目前隻有兩款,凱雷德和SRX。前不久,凱雷德進行了換代,但凱德拉克官方並沒有正式引入中國。而目前的SRX看起來也有些蒼老了。所以是時候引入一輛新車,來接過SRX手裏的接力棒了。

它會是誰呢?就是我身後的這輛XT5。

外觀與內飾

先看樣子。

雖然與之前的SRX整體造型差不多,但車身上多了許多棱線,有了肌肉感和層次感。前臉的設計是凱迪拉克最新的家族化樣式,更簡潔細致。車身並不像傳統的美係SUV那麼高大。

很明顯,這是一款適合擁堵城市開的城市範兒SUV。

一進入XT5的車內,內飾看起來就相當不錯。

因為XT5的頂配版,也就是鉑金版,官方指導價是53.99萬。當然,在各地的4S店會有不同程度的優惠。XT5全係的價格是從25T最低配的35.99萬,到頂配28T的鉑金版53.99萬的跨度。

鉑金版內飾的材料是翻皮的,手感相當不錯。隻是前排非常硬,用的材料挺好,手感卻不好,而且聲音很單薄。

XT5和CT6在內飾的個性、特色方麵沒有一脈傳承下來。

變速杆的造型,XT5很像德係某個品牌的車型,而CT6是橫向的;

座椅控製方麵,CT6是在車門上,XT5就在座椅普通的位置上;

CT6的手套箱有一個虛擬的按鍵,寫著glove box手套箱,一摁就會降下來,而XT5就是普通的開啟方法;

在中控的布局上,XT5有一個鏤空,可以放東西,也是有一些不一樣;

儀表盤方麵XT5的轉速表時速表都是實體機械式,中間是一個液晶顯示屏,而CT全部是虛擬顯示。

二者雖是同一個品牌——凱迪拉克,分屬不同車係,一個SUV一個轎車,但是在很多細節方麵還是不一樣。而這些細節方麵恰恰是能夠延續它自己的個性——或者說傳統的東西。不同車不同設計,給人一種不太連貫的感覺。像德係BBA,一進入車內,不管低配高配,就知道它的品牌,設計基本一脈相承。

配置

再來看看XT5的配置。

前排有一鍵升降,而後排不是。有博世的音箱、帶有前部大腿承托的電動調整座椅自動大燈自動雨刷、防追尾的預警車道保持、方向盤加熱、座椅的通風和加熱、電動的方向盤調整、自動空調、電子穩定程序的關閉、駕駛模式的選擇、AWD的指示燈。

儲物空間是變速杆前麵的小槽,適合放車鑰匙等小雜物。另外有兩個較小的縱置杯架,旁邊是向後打開的儲物盒。

全景大天窗基本和以前測試的車型一樣,玻璃是全景的,但是透氣的隻有一點。流媒體的後視鏡上方有安吉星。儀表盤有科技版標準版兩種模式。

操作是凱迪拉克主推的CUE係統,很方便,就是某些按鍵,比如聲音鍵不很靈敏,最好還是方向盤上來操控。

來看看後視鏡的流媒體。往上一提,就是普通後視鏡的防眩目模式,有攝像頭,很清楚,而且比正常鏡子的反光範圍廣得多。隻是因為攝像頭實時拍攝的原因,會有一點點遲滯。這套係統目前是全球第一家真正在量產車上使用的,而且與鏡子的反射不同,所以使用起來有一點點不太習慣。但是天氣陰暗或者想看後排更廣角度的時候,用它挺好。上路以後需要多適應一下。

空間

XT5的軸距是2857毫米。

好的地方是腿的空間還可以,地板相當平整。不太好的方麵是坐墊有點硬,角度怪怪的。這輛車是四驅車型,有傳動軸,但地板是平的,因為兩邊往上稍微提了下,跟中間原先的隆起抹平了,所以腳、大腿稍微會有點往上翹。靠背的角度雖然可以往後調的比較多,但是坐姿不大自然,而且1米8的個子坐著會有一點頂頭。

XT5的後備箱容積是584升,看來夠寬也夠長,但是底挺厚,所以稍微影響了後備箱地板的的高度。而地板隔層放的是全尺寸備胎。

後備箱還有一個部件,可以伸縮和拉長,固定在兩邊可以滑動的卡鉗上,對後備箱進行分割式管理。不僅能夠一起滑動,還可以隻控製一邊進行前後移動。

第二排座椅可以四二四分開放倒。中間扶手占20%,兩邊座椅各占40%,這就是所謂的四二四。放完之後整個後備箱相當平整,容積就增加到1634升。

總之後備箱的組合變化以及第二排座椅放倒的組合豐富多彩,所以這輛車的實用性挺可以的。

動力與油耗

XT5全係都使用了一台2.0T渦輪增壓發動機。那麼接下來就來看看這台2.0T渦輪增壓發動機。

全係XT5的2.0T渦輪增加發動機分為高低功率兩個版本。低功率的是184千瓦400牛米,而試駕的高功率版本是198千瓦400牛米,匹配的是8AT變速箱。

與CT6不同的是,它的變速箱並不是通用研發的那台8L90,而是來自於愛信。

差不多五六年之前,如果試駕搭配愛信變速箱的通用車型,那麼多少會有一些不太好的預期。那個時候通用對於愛信變速箱的匹配,或者說愛信變速箱本身,開起來它的遲滯、變速箱的響應都不是那麼讓人滿意。

在開這輛車之前,我可能會先入為主,認為2.0T搭配愛信8AT,還是那種不太好的表現。但是開了幾天之後,這輛車完全打破了我的預期。因為這台8AT的愛信變速箱,表現真是相當不錯。

變速箱最重要的一點,是它足夠聰明,能領會車主的意圖,不會讓人開得很累。比如這台變速箱調校的就很聰明。想要在當前檔位上柔和地加速,還是按時稍微多踩一點降一檔加速,還是油門到底急加速,它都能非常聰明地察覺到車主的意圖,進而在超過90%的時間內做出令人滿意的動作。所以這台變速箱開起來讓人非常省心、舒服。

同樣,這台2.0T發動機的表現也足夠好。2.0T要看用在什麼樣的車型上。用在小鋼炮車型上,它的取向就應該是爆發力,大功率、大扭矩、迷人的聲浪,會犧牲一些平順性和經濟性。但是SUV,則需足夠動力和扭矩的儲備,良好的平順性、靜音性。因為這種SUV的用途就是全家多人多物的長距離的穿越自駕遊,並不是爆發力越強越好。

這台2.0T除了起步時有點點遲滯、底氣有點點弱,和要接替的SRX的3.0的V6,甚至是3.6的V6自然吸氣發動機,沒有太大差別,開起來很平順、很舒服。

結合愛信的8AT,這輛車開起來相當省心。變速箱的聰明程度以及2.0T發動機的順滑、渦輪增壓器的隱蔽程度,都足夠了。速度快,後段的動力儲備完全夠用,這也足夠了。

開的這幾天它的綜合百公裏油耗在13升左右,稍微有一點點高。可能和開得比較勐,或者堵車路段比較多有關係。

駕駛模式

它的mode鍵按下之後有四種駕駛模式可供選擇:舒適模式、全輪驅動、運動模式、野外(土路)。我們現在是舒適模式,調到運動模式,油門更加靈敏,可以感覺到底盤更緊繃、更勁道,變速箱響應更衝一些。全輪驅動用在濕滑路麵,因為舒適模式更多是靠前輪驅動。

既然駕駛模式寫了土路,那就來現成的土路試試。

這輛車很有自知之明,或者說很嚴格,在“越野”後用括弧注釋“土路”。其實也是,這輛車本身的定位也不是極限越野車。另外如果你買了它的話,也不會拿來越野。所以主要還是看看它在這種路麵懸掛的舒適性

在調整到越野土路模式之前,我原以為它的油門會更加敏感一些、更加躥一些,就像其他SUV擰到沙地模式的感覺一樣。但實際上它和舒適模式下的油門反應沒什麼差別,所以推測這種情況下更多的是對前後輪的動力分配,可能會有更敏感、更激進的策略。

開了一會兒,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表現、搭配不錯,像在公路上開起一樣。可能是由於開不了太快,所以發動機轉速並不是太高,基本在1500-2000左右。這個時候扭力的儲備、整體的反應,確實不像在高速公路上開起來有底氣,或者說從容一些,稍微顯得有一點點單薄,但是也還好。

再來說懸掛。公路上是柔韌偏柔一些,當減震器阻尼繼續壓縮,在這裏就會覺得是柔韌偏韌一些了,甚至是有一點點堅硬的感覺。它的懸掛很結實很強壯。

路麵上的東西反饋得很清楚,晃起來的節奏還挺舒服。所以這輛車在它說的土路上表現也還可以,就是有一點點低扭,但是開起來的話就可以了。但是在非鋪裝路麵上,前三分之二比較柔的特性可能會讓你更沒信心,所以穩一點開會會讓乘客更舒服。

試駕

再說底盤。這輛車配備MRC電子懸掛,在舒適模式下,路麵表現偏柔,很悠然很柔韌。配合它的動力、變速箱的聰明程度,開起來真的是非常舒服,適合一般路況的長途穿越,不適合極限越野

除了底盤非常的舒適之外,它的轉向也是柔和適中,開起來不會有太大負擔,但也不像棉花一樣虛無縹緲。

整個車無論是動力、變速箱、底盤、轉向都相當舒服,且不是犧牲了駕駛感覺為代價的舒服。在兩者之間找到了較好的平衡點。

原廠匹配的輪胎胎噪稍微有點大。胎壓監測顯示2.38左右,是一般會用到的胎壓,但是開在良好的路麵上,胎噪的吱嘎聲很明顯。

這輛車製動的調校、踏板的回饋,前三分之二相對柔和,不像CT6比較剛性、偏硬,刹車很線性。這不能算是一個缺點因為繼續踩它會踩住。但是對於SUV來說,滿載成員的情況下這種柔和的感覺可能會讓人沒有太大的信心。

車主能感覺到油門踏板傳來機械的震動,或者說發動機傳來的一些細微的震動。發動機聲音抑製得不錯,但是運轉方麵的一些小震動,能夠比較明顯的感覺到

總的來說,這是一輛足夠好開,乘坐舒適性和配置都不錯的車。隻是在特有的家族化細節方麵,希望凱迪拉克這個品牌能做到所有車係的融會貫通,而不是每款車各自為戰。

關注

【胖哥楊力 私人微信號】

panggeyangli011

豐富的試車視頻

胖哥和你直接交流

選型、保養再沒有難題

最後更新:2017-10-08 01:38:59

  上一篇:go 雅閣VS凱美瑞,中堅力量的混動之爭!
  下一篇:go 9月銷量點評:朗逸報仇登頂 前十名銷量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