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
魔獸
“牛散”陳慶桃豪賭川化股份被套 “重整+恢複上市”套利模式終結
恢複上市後的頭兩個交易日,股價連續大跌超過36%。投機客豪賭恢複上市的迷夢,被複牌後股價狂瀉的川化股份(000155.SZ),擊成了粉碎。
停牌長達19個多月的川化股份,於12月18日恢複上市。但複牌的當天,其股價便大幅下跌接近29%,並在次日再度跌停。兩天來,其股價已累計下跌超過36%,超過41億元市值化為烏有。
川化股份的暴跌,讓押注其恢複上市的投機客損失慘重。公開信息顯示,停牌前的2016年二季度,多名投資者大舉建倉川化股份,並進入前十大股東。而專門押注ST股的“牛散”陳慶桃,也在停牌前增持川化股份。
川化股份恢複上市後的表現,也折射除了重整恢複上市套利模式正在走向黃昏。2017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在恢複上市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出現暴跌。值得一提的是,長期停牌、迄今尚未複牌的股票中,也存在投資者在停牌前增持、大舉進場的情況。
“牛散”損失慘重
12月18日,是川化股份複牌後的首個交易日。暫停上市前一個交易日,川化股份的收盤價為10.27元,因破產重整恢複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製,12月18日開盤時,川化股份便低開22.1%,之後雖有所拉升,跌幅收窄至17%,但隨即再度下泄。截至當天收盤,其跌幅高達28.92%,報收於7.3元。
這種驚人狂瀉的態勢,不僅未在次日停止,反而再次上演。12月19日,川化股份以6.57元的跌停價開盤後,跌幅雖一度被縮小到6%以內,但很快重新逼近跌停,並最終以跌停收盤,報於6.57元,跌幅為10%。
公開信息顯示,因2013 年至2015 年連續三年出現淨利潤虧虧損,且2014 年、2015 年連續兩年淨資產為負,從2016 年 5 月 10 日起,川化股份開始暫停上市,停牌時間長達600餘天。
長時間停牌之後,川化股份迎接投資者的卻是巨虧。按複牌前價格計算,經過連續兩天大幅些跌,截至12月19日,川化股份已經累計下跌3.7元,跌幅高達36%以上,接近41億元市值化為烏有。
2016年一季報牌顯示,截至當年3月底,其前十大股東中,除了四川化工控股集團、四川發展控股之外,六名自然人股東蔡鵬持股1.01% , 何海潮、王彥峰、劉世青分別持有0.79%、 0.66%、0.51% ,另三名自然人分別持有0.37% 、0.34%、0.28% ,西藏迪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0.54%。
臨近暫停上市前的2016年二季度,有人減倉逃命,卻有人選擇進場豪賭。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蔡鵬持股比例降至1%;王彥峰、劉世青持股比例將至0.66%、0.46%,西藏迪盛 、何海潮、徐莉蓉則在前十大股東中消失。而陳慶桃持股比例則升至0.51%, 陳飛、杜錦祥、徐彬則新進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0.26% 、0.23% 、0.22% 。
破產重整過程中,川化股份進行大比例轉增股本,蔡鵬、陳慶桃等人已退出前十大股東,目前持股比例不得而知。若一直持有至今,靜態計算,上述投資者最多已虧損1700萬元以上,最少的也虧損了近4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二季度加倉川化股份的陳慶桃,在A股市場有“牛散”之稱,以大量押注ST股而名噪一時。一家名為倉位在線的網站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陳慶桃的身影,至少在30家ST公司中出現過,除了川化股份,在*ST新梅、ST常林、*ST雲網、*ST柳化、*ST寶實等均有大量持倉,其中持股數量最多的超過1200萬股。
押寶ST股的過程中,陳慶桃既有豪賺的經曆,也有馬失前蹄。而一次持倉ST股失利,是在長航油運(600087.SH),由於未能保殼,該公司最終退市。而在2017年6月,當時的*ST新梅(600732.SH)雖然重整成功,複牌首日盤中雖然大漲27.77%,但最終還是下跌0.28%。而按2016年6月底持倉數量計算,短短兩天時間裏,陳慶桃已在川化股份浮虧近900萬元。
重整轉增股本差價釀大禍?
停牌600餘天,完成重整後的頭兩個交易日,股價卻狂瀉超過36%,與川化股份重整時形成的股東結構有很大關係。
根據川化股份此前披露,根據重整計劃,在法院監督下,2016年10 月 25 日,川化股份遴選了重整投資方。重整投資人受讓以4.3 /股的價格,受讓川化股份資本公積金轉增的股份。
三天後,包括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四川能投)等十三家企業組成的聯合體,與川化股份簽訂了投資協議,以均價 4.3元/股,受讓川化股份資本公積轉增股份 8億股,交易總價34.4億元。
數據顯示,暫停上市前,川化股份總股本為4.7億股,重整時按每 10 股轉增約17.021276 股,共計轉增 8億股股。轉增後,其川化股份總股本增加至12.7億股。
而相較於停牌前的價格,川化股份上述重整轉增的價格極為便宜。停牌前一個交易日,其收盤價為10.27元,4.3元/股的轉增價格,僅相當於停牌前的42%左右。即便按停牌前二十個交易日均價計算,轉增價格折扣也接近50%。
即便經過最近兩天的狂跌,除了四川能投之外的其他十二家轉增受讓股東,仍然獲得高額收益。數據顯示,在重整轉增受讓的股份中,四川能投共計受讓3.328 億股,其他十二家股東受讓約4.672億股。截至12月19日收盤,這些股東的收益仍然高達50%以上,合計浮盈近11億元。
更為重要的是,除了四川能投之外,其他十二家受讓的股東,均未做出減持承諾。四川能投在重整中承諾,使川化股份 2016 年淨資產為正值、經審計淨利潤、扣非後的淨利潤達到正值,且經審計的營業收入不低於一千萬元,2017年、2018年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3.15億元、3.5億元。若利潤承諾未完成,在現金補足差額前,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拋售、協議轉讓等任何方式進行減持。
沒有業績、減持承諾約束,意味著其他十二家重整中新進的股東,在川化股份恢複上市當天即可減持拋售。而2017年三季保報顯示,這些股東持股比例均在5%以下,可以進行靈活減持。大股東的巨大拋壓,很開能是引發川化股份大跌的主要原因。
交易記錄顯示,12月18日,中信證券的上海分公司、上海石化營業部、常州環府路營業部,賣出川化股份的金額分別達到3.45億元、3.43億元、1.39億元,占當日賣出前五總金額的70%以上。12月19日,賣一中信證券常州環府路營業部更是賣出了9285萬元。
押注恢複上市套利失靈
川化股份複牌後的暴跌,也為豪賭重整恢複上市套利的模式,敲響了一記警鍾。
由於重整完成後恢複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停限製的製度,此前一些暫停上市的股票,恢複上市後出現暴漲,個別股票複牌首日漲幅更是高達700%以上。極為可觀的收益,讓投機客對此類股票趨之若鶩。
公開信息顯示,最近兩年來,破產重整完成後,恢複上市首日漲幅最大的是長航鳳凰(000520.SZ)。2015年12月18日,長航鳳凰恢複上市首日大漲約738%。而協鑫集成(002506.SZ)恢複上市首日的漲幅,也高達594%。
但進入2017年之後,此類股票恢複上市首日的漲幅大幅縮小。如*ST新梅,今年6月複牌首日,其盤中漲幅雖達27.77%,但最終還是下跌0.28%收盤。此外,恢複上市第一個交易日大跌的,此前也有先例。今年7月31日,暫停上市一年多的ST常林(600710.SH)恢複上市交易,當日大跌19.3%以上。
上述情況的出現,正在讓恢複上市套利模式走向失靈。根據公開信息,目前滬深兩市仍有*ST華澤(000693.SZ)、*ST新億(600145.SH)等股票停牌超過一年半。其中,*ST新億停牌已經超過兩年。
公告顯示,*ST華澤2016年3月1日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至今後已經超過一年半,但其近期披露公告,鮮有與複牌有關的內容。而在其停牌前,也有部分投資者突擊買入該股。
公開披露信息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農業銀行-中證 500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持有*ST華澤 117萬股,到了2016年3月底,持股數量已上升至139萬股。而華商智能生活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雖然在2016年一季度減持了部分持倉,但華商穩健雙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卻在同期進場,買入80萬股。此外,蘇娜、郭文萍兩名自然人,也在2016年一季度買入67.9萬股、64.7萬股,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行列。
停牌已經超過兩年的*ST新億,也存在類似情形。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5年9月底,徐開東持有該公司313萬股,而2015年12月底則增加至484萬股。另一名自然人王健,持股數量則從2015年9月底的175萬股,增加到當年12月底的189萬股。此外,新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的,還有一家券商客戶信用擔保賬戶,持股數量201萬股。目前,*ST新億複牌仍然遙遙無期。
最後更新:2017-12-20 14: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