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魔獸
直麵美聯儲加息:中國央行的“5個基點”是隨行就市
摘要
北京時間12月14日淩晨3點,美聯儲12月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了今年內第三次加息,提升聯邦基金利率25個基點,至1.25%-1.50%區間,並繼續漸進式的被動縮表(即逐步停止對到期證券的再投資)。兩位委員反對加息的決定。美聯儲預計2018年將再加息2-3次。
北京時間12月14日淩晨3點,美聯儲12月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了今年內第三次加息,提升聯邦基金利率25個基點,至1.25%-1.50%區間,並繼續漸進式的被動縮表(即逐步停止對到期證券的再投資)。兩位委員反對加息的決定。美聯儲預計2018年將再加息2-3次。
同日上午,中國央行開展的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小幅上行5個基點(bp),為今年3月來首次。公開市場操作7天、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升至2.5%、2.8%,此前分別為2.45%、2.75%。同日,央行還開展了2880億元MLF操作,中標利率3.25%,上次為3.20%。
這一幅度和時點都略出乎市場意料的“跟隨加息”實則是“隨行就市”。央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負責人表示,歲末年初銀行體係流動性需求較強,公開市場操作投標倍數較高,利率隨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場供求的結果,同時也是市場對美聯儲剛剛加息的正常反應。目前貨幣市場利率顯著高於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此次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適度收窄二者之間的利差,有助於修複市場扭曲,理順貨幣政策傳導機製。
標普首席經濟學家保羅·希爾德(Paul J Sheard)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一輪美聯儲大幅、快速加息的可能性不大。盡管加息和稅改可能推動美元在未來幾個月走高,但歐元、日元很可能在下半年迎頭趕上,人民幣的預期基本穩定,資本外流風險也完全可控。
美聯儲2018年或加息3次
2018年1月的議息會議不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且加息的可能很小,隨後3月的會議則將由新提名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主持,因此這次也是美聯儲主席耶倫的最後一次事關加息的新聞發布會。
此次,美聯儲公布了FOMC對未來三年的經濟增速預期,且預期有所上調。美聯儲預計2017年實際GDP增長2.5%(9月預計增長2.4%),2018年料增2.5%(9月料增2.1%),2019年料增2.1%(9月料增2.0%),2020年料增2.0%(9月料增1.8%),更長周期料增1.8%(與9月預期持平)。
之所以有兩明委員此次反對加息,疲軟的通脹是主要原因,如今1.6%的通脹遠未達到2%的目標。不過,耶倫此次表示,美國接近充分就業,通脹疲軟之勢是暫時的,且“中性利率仍然較低,但利率仍一定程度上低於中性水平,因此存在加息的空間。”
美聯儲預計,PCE通脹指標將大體持平,預計2017年PCE為1.5%(9月預計為1.6%),2018年料為1.9%,2019年料為2.0%,2020年和更長周期料為2.0%(均與9月預期持平)。聯儲官員也仍預計到2019年的核心PCE通脹觸及2%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美股的高估值已經成了全球熱議的話題,此前也有一種猜測,美聯儲可能出於對金融市場泡沫的擔憂而采取宏觀審慎管理,即加速加息,但耶倫此次表態顯然否定了這種猜測。
耶倫稱,“雖然美股市盈率處於曆史高位,但估值高了也不一定代表美股就被嚴重高估。”目前,標普500指數在過去12個月的市盈率為25倍,而長期中樞為15倍;席勒周期性調整市盈率(CAPE)已經接近30倍,而曆史中值為16倍,這個倍數過去隻有在爆發金融危機的1929年和2000年才會被超越。
截至當日收盤,標普500指數收跌0.05%,報2662.85點,結束之前連續三個交易日創收盤紀錄高位的趨勢;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漲0.33%,報24585.43點,再創紀錄新高;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漲0.20%,報6875.80點。
轉向“鮑威爾模式”
對於美聯儲未來的走向,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明年1月議息會議的加息可能性較低,因此本次12月加息大概率是耶倫的謝幕演出,未來美聯儲加息由此轉向“鮑威爾模式”,續寫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功過得失。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鮑威爾將引領美聯儲加息之路穩中求變。一方麵,基於耶倫時期的經驗教訓和美國經濟的向好趨勢,2018年鮑威爾將大概率延續鷹派加息路徑,保持‘先加息、後縮表’的政策搭配。另一方麵,不同於耶倫時期,鮑威爾時期的美聯儲將麵對寬鬆退出、穩定增長和消化金融風險的三重平衡難題,亦可能承受來自特朗普政府的強大政治壓力,因此在鷹派加息的節奏掌控上將更加靈活。”
盡管鮑威爾沒有耶倫這樣深厚的經濟學學術造詣,但機構也認為曾擔任過財政部副部長並在投行工作過的他,政治智慧或更高於耶倫。此外,鮑威爾與耶倫的貨幣政策立場相似,偏鴿派,支持漸進式加息。然而,市場也開始擔心,在特朗普政府的影響下,美聯儲是否還會保持獨立性?
耶倫則對他投下了“信心票”。“他非常理解美聯儲,將會保證美聯儲的獨立性和不黨不私的作風,”耶倫稱,“鮑威爾在FOMC已經很多年,他一直是一個‘共識者’,很少會出現分歧,如今委員會也基本達成一致,支持漸進式加息,鮑威爾也是如此。他對美聯儲事宜了解深入,我對他很有信心。”
中國央行“隨行就市”
在美聯儲加息之後,中國央行的逆回購利率和MLF利率也無意外上升,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中美利差,應對外部情況導致的對匯率波動和資本流動的壓力。
不過,引發市場關注的問題在於,為何此次政策利率上調的幅度是5bp,而不是1月和3月10bp?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方麵,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雙支柱框架下,經濟有下行壓力、通脹低位、房地產價格出現頹勢、廣義信貸增速下行、匯率價格無明顯貶值壓力、外儲持續上升時期,加息不是一個必須的選擇;另一方麵,上調政策利率表明央行的態度,今後將更加強調宏觀審慎。”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前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則表示,從幅度來看,上行幅度僅5個基點仍小於市場預期,其信號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對市場影響有限。此次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略有上行。但沒有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一方麵可釋放繼續去杠杆、防風險的信號,避免市場主體形成長期低利率預期,抑製有政府擔保或隱性擔保的金融機構過度加杠杆、擴張廣義信貸的冒險行為,這有助於控製宏觀杠杆率;另一方麵,也是考慮到了經濟運行仍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總體還是把握了穩增長、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風險的平衡。
同時,馬駿分析稱,5bp也在於“糾偏”。“目前國內市場利率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有一定利差,如利差持續過大會影響流動性的分層傳導,扭曲市場定價。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早就應該上行一些,6月份美聯儲加息後沒動,是考慮了當時債市波動的因素。現在宏觀條件具備,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上行一些可縮小其與市場利率之間的利差,修複市場扭曲,減少不公平套利。”
此外,機構普遍預計,2018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並不悲觀,將呈現雙向波動走勢,貨幣政策總體保持穩健,市場利率中樞小幅抬升。盡管美國稅改有望提振美國經濟,但耶倫此次也直言其對美國居高不下的債務的憂慮(導致美元跳水),美元明年大概率將呈現前高後低的態勢。
(原標題:直麵美聯儲加息:中國央行的“5個基點”是隨行就市)
(責任編輯:DF372)
最後更新:2017-12-15 07: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