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魔獸
“打新新規”驚動市場!四大修訂背後各有重點 特別是信用申購
點擊查看>>>最新鮮的新股資訊 新股申購表 新股上會情況一覽表
從投行到一般投資者,怕是昨日都受了小小驚嚇。
國務院法製辦10日發布了修訂後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主要包括四項內容:線下配售至少40%分配給公募基金、社保、養老金;對可轉換公司債券等申購方式進行調整,避免大額資金凍結;約束網上投資者獲配後又棄購的失信行為;提高承銷商管理承銷風險能力等。
打眼一看,不少市場人士以為打新規則又變,仔細一瞅,其實是一場虛驚,所謂的發行承銷新規是證監會9月7日修訂內容的複製黏貼,隻是這次的發布平台從證監會官網搬至中國政府法製信息網,時間也順勢更新至10月10日,法規定位上升。
目前,修訂後的規則已經實施,對市場影響最大的要數可轉債的申購方式的調整,引爆了可轉債的打新風潮。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繼雨虹轉債之後,截至9月28日,目前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再融資申請企業中,擬采取可轉債方式進行再融資的公司共有68家,其中寧波銀行等18家公司則為已通過發審會,這也意味著後續有多個可轉債項目可以“打新”。
發行規則的四大修訂重點
國務院法製辦發布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修訂內容,和證監會9月7日正式頒布實施的發行辦法如出一轍,證監會曾按法定程序,在2017年5月26日就修訂內容向市場征求意見。
具體來看,修訂內容為四方麵:
第一重點是增加了養老金的配售待遇。
修訂內容將原有的第九條改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采用詢價方式的,公開發行股票後總股本4億股(含)以下的,網下初始發行比例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60%;發行後總股本超過4億股的,網下初始發行比例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70%。
其中,應當安排不低於本次網下發行股票數量的40%優先向通過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公募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下簡稱社保基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以下簡稱養老金)配售,安排一定比例的股票向根據《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設立的企業年金基金和符合《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的保險資金(以下簡稱保險資金)配售。
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和保險資金有效申購不足安排數量的,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可以向其他符合條件的網下投資者配售剩餘部分。
“對網下投資者進行分類配售的,同類投資者獲得配售的比例應當相同。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和保險資金的配售比例應當不低於其他投資者。”
解讀:相比此前條款,新修訂內容增加了養老金的配售待遇,之前的優先配售對象中僅為公募基金、社會保障基金。證監會相關人士表示,鑒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同時具有公眾資金和社會保障資金性質,本次修訂明確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享受同公募基金、社會保障基金相同的優先配售待遇。
第二重點是可轉債申購的信用申購。
第十九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網上投資者在申購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無需繳付申購資金。”
解讀:此舉為消除可轉換公司債券和可交換公司債券發行過程中產生的較大規模申購資金凍結對貨幣市場的影響,對可轉換公司債券等申購方式進行調整,明確網上投資者在申購可轉換公司債券和可交換公司債券時無需繳付申購資金。
具體操作方式為,對於網下投資者,承銷商今後不再按申購金額的比例收取保證金,基於管理承銷風險的考慮,可向網下單一申購賬戶收取不超過50萬元的申購保證金,並在發行公告中明確約定網下投資者違約時申購保證金處理方式。可交換債的網上發行由現行時間優先的配售方式調整為與可轉債相同的搖號中簽方式進行分配。
權威統計顯示,修訂前的可轉債、可交換債的發行采用資金申購方式,易產生較大規模凍結資金,對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造成一定的擾動。2015年至今發行的可轉債,發行期間平均凍結資金規模為發行規模的93倍,單隻最大凍結資金量近5400億元。
證監會相關人士表示,本次改革將申購時預先繳款調整為確定配售數量後再進行繳款,可基本消除原資金申購方式對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衝擊。
第三重點是加強黑名單管理。
將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二款修改為:“網下和網上投資者申購新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獲得配售後,應當按時足額繳付認購資金。網上投資者連續12 個月內累計出現3 次中簽後未足額繳款的情形時,6 個月內不得參與新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申購。”
解讀:這是為了約束網上投資者獲配後又棄購的失信行為,統一首發和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網上信用申購違約懲戒機製,合並計算網上投資者參與信用申購的違約次數。
第四重點是對於發行中止的強調。
增加“網下和網上投資者繳款認購的新股或可轉換公司債券數量合計不足本次公開發行數量的70%時,可以中止發行。”“除本辦法規定的中止發行情形外,發行人和主承銷商還可以約定中止發行的其他具體情形並事先披露。中止發行後,在核準文件有效期內,經向中國證監會備案,可重新啟動發行。”
解讀:此舉便於承銷商管理承銷風險,也是借鑒了現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做法。
中金公司發布評論稱,此次辦法的修訂對新股市場短期影響有限,中長期視發行商對A類投資者的配售比例劃定是否會做動態調整。
A類40%的優先配售比例是最低要求,在16年10月底之後,實際配售過程中A類的配售比例已經從此前的40%提升至50%-55%,B類在10%左右,C類為35%-40%。在養老金入市初期,較少的產品數量對A類其他產品(公募和社保基金)的擠占效果有限,發行商也無明顯動力調整現下的網下配售結構。中長期隨著養老金產品的增加,可能降低A/B/C類投資者的網下獲配比例(具體影響需視發行商在網下配售結構上的考量)。
新規後首例可轉債已發布
還有18隻待“打新”
在證監會發布可轉債申購新規後的半個月內,也就是9月25日,首隻采用信用申購的可轉債———雨虹轉債開啟申購。
市場人士將之稱為“這幾乎是目前市場上門檻最低的申購,是真正的零成本”。按照規定,即使股票賬戶裏沒有股票市值、沒有錢也可以申購可轉債,隻要中簽之後能夠繳款就行。
正因為規則簡單、人人都能參與、零門檻,雨虹轉債獲得大量投資者的追捧,中簽率也隨之大幅下降。從中簽結果來看,由於高達85.5%的可轉債向原股東優先配售,最終確定的網上向社會公眾投資者發行的雨虹轉債為2668660張(26686600元),占本次發行總量的14.5%,此前沒有持有東方雨虹的投資者中簽率非常低!可謂參與熱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網上中簽率為0.0013187948%,隻有萬分之零點一三的希望中簽,這甚至比打新股中簽率還低。
不過這一模式已經受到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不少投資者躍躍欲試,擬參與下次可轉債打新,別著急,券商中國記者通過梳理在審的可轉債審核名單,截至9月28日,目前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再融資申請企業中,擬采取可轉債方式進行再融資的公司共有68家,其中寧波銀行等18家公司則為已通過發審會,這也意味著後續有多個可轉債可以“打新”。
可轉債投資全攻略
投資者如何參與可轉債打新呢?新規實施後,投資者在參與可轉債的申購時,無需股票市值,就可以通過交易軟件,申購可轉債。
一般來說,可轉債的票麵價值為一張100元,10張1000元為一手,每1手為一個申購單位。
以“雨虹轉債”為例,有兩種參與方式:
1、社會公眾投資者:申購代碼“072271”,操作方向“買入” 。在T日進行網上申購時無需預繳申購資金。每個賬戶最小申購數量為10張(1000元),每個賬戶申購上限是10萬張(1000萬元)。中簽客戶應確保資金賬戶在2017年9月27日(T+2日)日終有足額的認購資金。
2、原股東參與優先配售:申購代碼“082271”,操作方向“買入” 。在T日參與優先配售時需在其優配額度之內根據優先配售的可轉債數量足額繳付資金。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原公司股東在申請優先配售的同時,還可以同步進行網上申購,兩種參與方式並不衝突。
分析人士指出,與打新股不同,可轉債打新有2種方式——直接申購和搶權配售。直接申購與新股申購機製類似,優勢在於打新收益不受正股價格波動的影響,但信用申購政策實行以後打新無需繳納保證金,意味著中簽率更低,打新絕對收益下降;搶權配售的優勢在於原股東配售率在申購配售前就已確定,申購的確定性更高,且更顯靈活。
要想提高打新率,無疑需要增加“打新”賬戶,用多個賬戶參與申購,或購買可轉債相對應的股票,搶權配售。
參與可轉債投資,主要有三種盈利方式,包括申購溢價盈利、持有轉債、套利交易幾種。理論上,一張可轉債可以拆分為一張普通的公司債券和一份股票期權,可轉債的價值就等於兩者之和。而新債的發行一般是按照票麵金額100元進行認購,會明顯低於其理論價值。因此,通常一級市場申購獲得的可轉債都能夠獲得一定的收益,且風險較小。
根據實際的市場環境進行分析,如果“雨虹轉債”能夠順利發行並進入二級市場交易,海通證券預計其溢價率在17%-20%。考慮到新債上市可能會產生額外的溢價,參與申購的投資者有望獲得較為可觀的獲利空間。
當然,債券進入二級市場交易後,投資者可以實現賣出了結獲取一二級市場的價差,也可以選擇繼續持有。本次發行的雨虹轉債不設持有期限製,投資者獲得配售的雨虹轉債上市首日即可交易。
海通證券張崎認為,對於選擇繼續持有的投資者來說,可轉債這一品種會展現出“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從曆史表現來看,可轉債在牛市中會更多地展現出股性,其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與標的股票呈線性關係。例如2016年6月至11月期間,伴隨著白雲機場(600004)股價從11元到15元的一輪上漲行情,“白雲轉債”的價格也從116元一路走高至135元。但在熊市中,可轉債則更多地表現出債權性,其價格主要由債券的票麵利率和當時的市場利率決定。投資者可以一邊定期收取債券利息,一邊等待股價上漲的時機到來。
除此之外,二級市場上的可轉債還可以進行套利交易,這種投資方式專業性較強,主要為機構投資者通過計算機程序化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修訂後的新規,網上申購日(T)+2日後,便能知曉是否中簽,而當日也為網上申購繳款日。
不過,對於未中簽的投資者,也不必喪氣,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券商都在忙於設計可轉債資管產品。
隨著雨虹轉債拉開信用申購的大幕,可轉債市場將迎來新的擴容時代,機構參與可轉債的熱情並未大幅走弱,券商等機構甚至開始逆勢增倉。
據了解,機構持倉結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截至9月末,基金作為可轉債最大持有人,選擇了減持可轉債。而券商自營、券商資產管理、QFII、年金和信托等選擇了增持可轉債。其中,券商資管產品增持7億元,券商自營和年金各增持3億元,QFII增持近1億元。基金減倉達到4.5億元。
張崎表示,整體看可轉債市場仍處於相對平穩態勢,增減持反映了各機構的不同態度。一方麵,由於連續調整,個別可轉債具備了一定吸引力,同時,可轉債重心再次回到正股。另一方麵,隨著100多家可轉債排隊上市,也將考驗機構持有可轉債的信心。
延伸閱讀>>>
注意啦!證券發行承銷無變化 相關傳聞不可信
打新政策又要改?發行承銷“新規”原是虛驚一場 正確解讀看這裏
中金評《發行辦法》修訂:為養老金入市提供支持
(原標題:“打新新規”驚動市場!四大修訂背後各有重點,特別是信用申購)
最後更新:2017-10-11 07: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