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7
魔獸
遇見大數據可視化:那些 WOW 的數據可視化案例
數據可視化的內涵並非隻是專業人員才能看得的懂的圖表,當你想要通過數據來宣傳證明自己時,你遇到的問題是大多數人並不能看懂你的圖表。那麼讓數據可視化的過程更加的生動有趣、通俗易懂就顯的尤為重要了。
如何才能讓數據可視化在麵向普羅大眾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甚至產生WOW的感覺呢?下麵我試著通過一些具體的數據可視化案例來說明。
U.S. Gun Deaths
“U.S. Gun Deaths”是之前係列文章中出現過的美國因槍支而死亡的人的網站。在這個案例中,每一條線的灰色代表是一個人原來可以活到多少歲,但因為槍支卻提前死亡了,死之前用桔色表現。一開始隻是一兩條線來讓用戶說明線條的含義,然後突然加快速度若幹線線條一起出現,每條線條的顏色匯集在一起,從而直觀的表現出因為槍支死亡的是中青年。
可以想象如果隻是用簡單一些折線圖來表現,對觀看者的觸動就沒到現在這些大,從而達不到提醒人們對槍支管理進行反思的意義。
網絡的演變
“網絡的演變”是穀歌推出為了說明網絡技術與瀏覽器相互作用,讓我們的網絡越來越強大的網站。第一條彩帶都代表一門網絡技術,可以看不同時間瀏覽器對技術產生不同的影響,特別是手機端Safari和Chrome加入後,讓網絡技術變得越來越強大和複雜。
在這個網站中,橫向時間軸的滾動,技術彩帶上下飛動,幾大瀏覽器的版本線通貫全場,這都是一般圖表所不能表現出來的。如果不用這種方式,可能我們並不能知道瀏覽器的發展對網絡技術的重要性。
Listen to Wikipedia
“Listen to Wikipedia”是對維基百科最近更新數據的視覺和聲音展示網站。用聲音表示增加或刪除詞,不同的音調代表不同的編輯量。綠色圓圈表示未注冊的貢獻者在編輯,紫色圓圈表示自動機器人在編輯。所有的用戶都會產生一些小噪音,而每個編輯者會有一個特別的聲音。
用聲音來對數據進行展示就是本站的亮點,通過在這裏聆聽這些聲音,那麼再在維基百科貢獻時就不會再感覺到孤獨。更可以吸引新的貢獻者參與到編輯工作中來。
The Evolution of Music Taste
“The Evolution of Music Taste”反應歐美從1958到2016年最流行5首歌變化情況的網站。在傳統的折線圖上加入歌手榜單的動態變化,隨著榜單變化,第一名的歌曲也會變化。用戶聽著音樂聲,回憶著一首首老歌,再聽一聽新歌,對音樂和時間變化的關係更加理解深刻。
榜單變化本是一個簡單的事,但加入了TOP1音樂做為背景,並隨時間產生相應變化。則就是非常有意思的事了,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Migration in the Census and in the News
“Migration in the Census and in the News”是牛津移民觀察站為了展示2011年英國移民數據情況的網站,這裏的數據從相關新聞中提取。做本站的意義在於他們想表達支持關於移民的平衡討論的立場。
可以看出裏對數據的表現非常直觀,而不是讓人看到聽到的冷冰冰的數字,在一開始的動畫就可以看到約有七百萬移民從不同國家來到英國。隨後用動態的小點來展示英國各個地區移民數據的情況。
The Refugee Project
“The Refugee Project”是闡述難民問題的網站,展示難民的時間和地點,以及他們背後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複雜故事。通過將曆史背景融入到到移民的數據變化中,表達每次危機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通過一開始的數據變化,我們可以發現難民數據竟然是上升的,僅2000年到2006年數據下降了,這說明這個世界並不太平。通過點擊我們可以發現為了避難,有的人甚至跨過了半個地球。
Commonwealth War Dead: First World War Visualised
“Commonwealth War Dead: First World War Visualised”描繪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因戰爭死亡人員的數據。試圖通過可視化的方式來表現戰爭的殘酷。
長長的橫向滾動,在瀏覽時,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戰爭的進行,死亡的人數在不斷增加,讓我們不要忘記曆史。
Histography
“Histography”是一個跨越140億年曆史的交互式時間表,從大爆炸到2017年。該網站每天從維基百科和自動更新中抽取曆史事件,並記錄新的事件。用戶可以選擇觀看在特定時間段內發生的各種事件。
不同於一般時間軸表現方式,這個頁麵用非常多的小方點來表示事件,通過在縱向維度上的堆砌,表現某一時間段的事件。而在頁麵縮放時,小方點們動態的變化也顯的非常有趣。
Shipmap.org
“Shipmap.org”基於2012年以來所有商業航運而繪製的地圖,目的是為用戶展示現代商業航運的巨大規模,以及巨型船隻在世界各地的路線,還有不同類型的貨船的地域分布和他們生產的二氧化碳。
這個網站把所有船舶都展示了出來,而且還可以隨著時間而移動,動態的展示一兩個船舶的移動不能,難就難在所有船舶的移動都展示了。而且還有帶背景音樂的內容介紹,以及地圖的說明性遊覽。
Notabilia
“Notabilia”分析和可視化了維基百科中爭議性條目的討論情況。這裏展示出最長的100個討論。
這裏創意的用樹的形式來展示這些討論。當用戶對條目建議保留、合並或重定向時,會添加用向左傾斜的綠色線條。而用戶建議刪除條目時,會添加向右傾斜的紅色線條。而隨著討論的進行,線條的長度以及角度會慢慢衰減。
The Network Behind the Cosmic Web
“The Network Behind the Cosmic Web”使用來自24000多個星係的數據來構建宇宙網絡的多個模型,為星係融合提供了複雜的藍圖。
用3D交互式可視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想象宇宙網絡,更方便展示模型之間的差異,讓我們深入了解宇宙的基本結構。
通過上麵這些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案例首先都會有一個主題,圍繞著這個主題對會對數據進行一些提純,而不是把所有相關數據都羅列讓用戶自己去找答案。最後就是怎麼讓數據展示的更加生活和更有交互性了。
來源:36大數據
End.
最後更新:2017-10-25 22: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