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
魔獸
比特幣生產被禁?監管人士:沒有禁止挖礦的文件發布
今年9月,“比特幣交易平台全部關停,並於近期退出市場”的監管規定已經落地,眼下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已經不複存在。然而,11月14日晚間,網上流傳的一份《關於禁止比特幣生產的緊急通知》再次打破了幣圈久違的寧靜。比特幣生產,即俗稱的“挖礦”,也要被禁止了嗎?
網傳文件顯示,國網四川甘孜州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丹巴縣供電分公司通知各並網小水電,“比特幣生產屬於非法經營,各並網電站也屬於非法轉供電經營行為”,要求其自接到通知日起“全部停止比特幣生產”,對於繼續非法轉供電的並網電站,“將予以解網處罰”。
網傳《關於禁止比特幣生產的緊急通知》
第一財經記者第一時間求證,相關監管人士稱,沒有禁止“挖礦”的文件發布,應該是地方發布。
針對這一消息,已經有媒體致電丹巴縣供電分公司負責人,對方表示:“該通知是真實的,但是表述有誤,是公司部門在處理大麵積限電問題時匆忙撰寫,而非公司正式紅頭文件。其本意並非指比特幣挖礦為非法經營,而是因有的小水電站未能優先滿足當地的民生用電需求,違反了與公司購售電合同的要求。”
對此,第一財經記者向此前在境內參與“挖礦”及存在礦池業務的相關公司負責人求證,均表示,尚未聽說禁止“挖礦”的消息。
其中,一名相關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因為枯水期,調節電力是比較正常的事情。就全麵禁止來說,目前沒有這個跡象。參考此前的‘99號文’,相關部門也沒說比特幣本身非法。”
今年9月2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省市金融辦(局),發布了《關於對代幣發行融資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整治辦函【2017】99號(下稱“99號文”),其中明確,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本質上屬於未經批準的非法公開融資,涉嫌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非法發售代幣募集,以及涉及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
總體而言,“99號文”的主要內容有三點:全麵摸排、一律叫停ICO新發行的項目、對已完成的ICO項目要進行逐案研判,針對大眾發行的要清退,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據記者觀察,“99號文”本身未提及比特幣,此後在比特幣交易平台關停前後,雖然傳聞不斷,但也沒有將比特幣本身或比特幣生產定義為非法的具體規定出台。
據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就比特幣礦池算力占比來看,中國以81%的哈希(Hash)算力高居榜首,冰島緊隨其次,占比為5%,隨後依次是日本(3%)、捷克(3%)、格魯吉亞(2%)、印度(2%)。
所謂“挖礦”,其實就是把中心化記賬的權力分享給所有願意記賬的人,“挖礦”是參與維護比特幣網絡的節點,通過協助生成新區塊來獲取一定量新增的比特幣。也就是說,當用戶發布交易後,需要有人將交易進行確認,寫到區塊鏈中,形成新的區塊。在一個去中心化、互相不信任的係統中,該由誰來完成這件事情呢?比特幣網絡采用了“挖礦”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挖礦”是計算機哈希隨機碰撞的過程,隻要猜中了,礦工就得到了比特幣。
今年上半年開始,中國龐大的“挖礦”產業就廣受關注。四川省已經成為全球比特幣挖礦資本最聚集的地方,電費成本是最主要的考量。出於節省鋪設線路成本以及用電便利性方麵的考慮,比特幣“礦場”大多直接建在水電站內部。四川等地的水電資源非常豐富,在豐水期時電力用不完,“礦工們”就利用這些水力來“挖礦”。
其中,“礦場”主要選擇在四川大渡河,因為這裏的水電便宜而豐沛。據說世界每挖出100枚比特幣,都有5枚產自這裏,電力即決定了算力。2015年全國裝機容量32000萬千瓦,整個比特幣係統60萬千瓦。也就是說,比特幣係統消耗的電,四川一座中等水電站就足以提供。
此外,第一財經記者也發現,在比特幣交易平台被關停後,不少中國的持幣人並未提前將比特幣拋出,仍將比特幣轉存在自己的“比特幣錢包”中選擇持有。比特幣在9月一度跌破20000元人民幣後,一路反彈,近期接近44000元人民幣。
記者也發現,不少幣圈人士再度回歸傳統的“地下交接”模式,有業內人士也對記者透露,比特幣場外交易仍然活躍。
(原標題:比特幣生產被禁?相關監管人士:沒有禁止挖礦的文件發布)
最後更新:2017-11-15 13:04:06